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美中实验北维校区六年级1班 孙苹老师
我是孙苹,已经在美中实验学校赫城校区教了四年的中文,从二年级开始带这个班,现在一群小不点已经升到六年级了。我最深切的体会就是学中文要以兴趣为主,对老师的挑战呢,就是在不同的年龄段调动学生的兴趣,要变花样,还要随着他们的年龄增长而改变策略。孩子们也挺不容易的,一周就这么两个小时的中文学校时间,老师要尽量把这一周的课紧凑的讲给学生,所以留给孩子娱乐和休息的时间就相对比较少,两个小时就会相对比较累和比较枯燥。
低年级的时候,老师奖励一张贴纸或一块橡皮,小朋友都高兴的不得了,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但很快随着年纪的增长,他们就不是那么好蒙了。所以我刚刚开学的时候,都会问他们在中文学校最喜欢和最不喜欢做的事情。喜欢的事情是听故事做游戏还有练字卡比赛等等,不喜欢的事情很简单,就是不喜欢做作业,不喜欢录音和考试。那我就灵活一点,尽量让喜欢的事情为不喜欢的事情服务。不喜欢录音,那好,咱们上课念课文,上课念得多和流利的同学,挣到录音pass,回家就可以不用录音了。我和班上所有的家长建立了微信群,让同学们在微信群里递交录音作业,然后我打卡签收。在微信群里大家可以听到彼此的声音,对学生和家长都有一定的鞭策和压力,比单纯的录音效果好得多。还有认字卡,上课我们变着花样进行念字卡比赛,个人比,分组比,男生女生比,抢答,把词组倒过来念等等,大家每次都很有参与感,嫌玩认字卡的时间不够。我们班同学最最喜欢的,应该是上课不说英文的竞赛。这些美国长大的小孩,见了面总喜欢用英文聊天,在中文课上也时时忍不住夹着英文词。上课不说英文的竞赛是老师vs学生,在一堂中文课上只允许学生们说的英文词总和不超过五次,老师说的英文词不超过一次,学生们赢就都有奖品。这一招最实际的效果就是课堂上聊天的同学少了,那些原来不好意思说中文的同学,不知不觉的也慢慢开口说中文了,不能拉集体的后腿呀。
老师常遇见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个班的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如何让水平不同的学生在同一堂课里最大程度地学到知识,对任何科目的老师都是个挑战。比如认读能力稍差的学生,我会在认字比赛给他的字词得分的权重更高,这样他认出一个词得分就比别的人高,或者让他做裁判,裁定先举手的同学并且重复别人念出的词。课堂念课文也比较微妙,特别是对于那些认字慢的同学,既不能耽误太多的教学时间引导他们认字,又不能让他们失去学中文的信心和兴趣。去年我们班五年级学西游记,课文篇幅很长但是故事性很强,课上念课文的时间上也较多。大家念着念着就有点疲劳了,我就让一个学生当floater,叫到谁朗读,floater要站到他身边,帮他指出该读的段落,帮他认读疑难字词。这个苦差事,不知为何成了香饽饽,大家都抢着当floater,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兴趣和能量的促动。
以兴趣为主,我并不期待每个学生的中文水平都一样齐,但是我非常强调学生的努力和家长的支持。忙不应该成为没时间做中文作业的理由,现在很多学生有很多课外活动,弹钢琴、滑冰、跳舞、游泳、打球参加数学课和乐高比赛,等等等等,但是只要有心,总能有时间顾及中文,就一定能把中文学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