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与爱心和分享有关的特殊课程 博城中文学校2016年爱心义卖活动侧记 (撰文/李佳,摄影/孙宇明)
12月18日,圣诞节和新年前的最后一个星期天,由博城中文学校学生会策划组织的2016年爱心义卖筹款活动如期举行,为了这次活动,孩子和家长们已经筹备了多时。
下午一点钟,学校大门一开,参与组织的学生会成员和家长就急切地冲进大餐厅,忙着摆桌子,布置义卖场地、摆放义卖物品。不多时,十几张桌子前就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各种宝贝,像卡拉OK机、电脑显示器、琴谱、崭新的儿童衣服和鞋子、各种头饰、电子琴、埃及手绘的瓶子、异国情调的家庭装饰品,以及书籍、文具、小家电、电动工具和小礼品等等,许多义卖品都是崭新的,价钱却是市场价格的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各位老少“摊主”一边做着生意,一边和“顾客”交流着孩子培养的心得,如何申请大学,哪种参考书更实用……卖的人喜气洋洋,买的人乐此不疲。一位家长不无遗憾地对身边捧着笔洗地另一位家长说:“这么好的东西我怎么就没发现,让你捡了个漏,咳!”;还有一位家长指着一件男孩滑雪服对老公说:“这件衣服多漂亮,还新着呢,可惜咱儿子长个了,要不然立马拿下。”更多的家长则感慨道,这个活动真好,把家里不用的东西拿来分享,卖的钱又拿来做慈善,实在是一举多得。
参加义卖的印度裔家长说,他们非常感激学校举办这个活动。当孩子们知道他们的玩具可以和更多的小朋友分享,而收入又可以捐给学校作为经费,都非常开心。利用这个机会教会他们分享,也教会孩子懂得感恩和回报,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与爱有关的课程。
有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精心地在为妈妈选一件头饰。不一会儿,他又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打算再买一个,送给他的中文老师,因为老师对他太好了。收到这个特殊圣诞礼物的妈妈和那位老师好幸福啊,因为在这小小的头饰背后,是孩子对她们的感恩和爱意。
韩同伟老师带着马立平五年级的孩子们来了。圣诞节学校要给每个孩子送礼物,韩老师希望大家在义卖现场选购自已喜欢的东西。韩老师耐心地告诉孩子们,每个人的预算是多少,同时和孩子们一起仔细记录着每一笔消费,算算他们的余额还有多少。孩子们非常信任韩老师,无论买了什么都会在第一时间跑来与老师分享。他们之间的那份平等、关爱和尊重让大家好不羡慕。
义卖的组织者——博城中文学校学生会的孩子们从提出意向,商讨实施方案、写宣传文稿、做宣传海报、统计参与家庭……做了许多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而对于孩子们的这份爱心,指导老师孙殿涛、家长们和董事会的老师们一直精心呵护、引导和鼓励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了尊重和配合好这次活动,董事会几次地开会沟通、不厌其烦。因为在他们眼中,孩子的健康成长才是最最重要的。
开展各种形式的募捐活动已成为博城学生会历来的传统。其目的在于,一是支持学校的发展,为学校筹集经费;二是方便学生会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三是让爱和祝福延伸。他们已经连续三年向中国贫困地区捐赠,帮助那里的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一年又一年,在各位老师和家长的关爱下,博城的孩子在学好中文的同时,也学会了感恩,学会了爱与责任。冬天来了,可在博城校园里,却处处都洋溢着暖暖的爱意。 你如果想知道义卖最终的结果,可以告诉大家的是,几百美金的义卖所得被全部拿出来,分别捐给了学校和学生会,可以说是战果颇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