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留美高中生的读后感——种族隔离和民族自卑的悲剧 作者Leo,2000年出生于中国哈尔滨,2014年随父母到美国读书,开始 “小留”新生活。 现就读于马里兰某高中11年级。对文科感兴趣,京剧票友, 爱读书,偶用中文写作,新浪博客"书籍爱好者"有3万点击。进入11年级,非英语母语的LEO每天要学习到凌晨,能抽出时间写篇中文,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读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后感——种族隔离和民族自卑造成的悲剧 托妮·莫里森 托妮·莫里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以反映美国黑人的社会现象为主,因此被誉为“黑人的百科全书”。《最蓝的眼睛》是莫里森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文中主人公皮科拉是一名黑人小女孩,她生活在一个不幸的黑人家庭里:她的父亲酗酒成性,时常和家人斗殴;她的母亲在为无法过上白人家庭那样幸福的生活而无能为力的同时,逐渐开始厌恶自己的种族,也开始奚落。在这种混乱的家庭环境下,皮科拉也像她母亲一样,开始憧憬自己有一双蓝色的眼睛——在她眼中,只要拥有了白人的蓝眼睛,就能摆脱家庭的窘境,过上幸福的生活。 然而不幸接踵而来。一天下午,皮科拉的父亲在酩酊大醉后走进厨房,看到正在洗碗的皮科拉。他被自己对皮科拉的爱和恨压倒不能自已,竟对其施暴,致使皮科拉怀上她父亲的孩子。在周围人的流言蜚语以及她母亲变本加厉的虐待下,皮科拉彻底精神失常了,她相信自己已经拥有了一双蓝色的眼睛,并终日和她想象中的 ”朋友“自言自语。她唯一的朋友在愧疚下,也逐渐地远离了她,并在暗中感叹:”一切都太晚了。” 最蓝的眼睛封面截图 这部小说的时间设定于一九四一年,但反应的却是刚结束不久的民权运动未能完全解决的种族问题——黑人在长期的种族隔离下,自己的价值观开始扭曲,从一开始羡慕中产阶级白人美好的生活,逐渐演变为对自己种族的贬低,甚至厌恶。莫里森笔下的皮科拉一家,在这样一种影响下,也视自己为“丑陋”的人。有几个细节把这种民族自卑感描绘地淋漓尽致: 1. 皮科拉经常买一种糖,而买这种糖的原因是为了收藏印着白人小女孩图像的糖纸。 2. 皮科拉的母亲年轻时曾幻想自己能像好莱坞电影中的白人那样有着而和睦而幸福的家庭,但她的梦想却在贫困和混乱中破碎。当皮科拉出生时,她感叹道:“老天,这孩子真丑。” 3. 皮科拉的父亲小时候在看一个黑人切西瓜的时候,望着黑人高大的身躯,开始胡思乱想起来:“这是上帝吗?不,上帝绝对不是这个样子。上帝应该是个头发花白的白人老头,有着和蔼却略带忧郁的眼神。眼前的这个人一定是个恶魔,正要把一个星球一劈两半” 而当时的黑人社区,更是无处不体现出黑人对于自己种族的自卑感——以至于但凡肤色稍浅点的,都以嘲笑肤色相对较深的人为乐,甚至自称“有色人种”,意在把自己和“N*****(侮辱黑人的词汇)'区分开来。因此,作者希望用这部小说,让黑人重新找回自己的种族认知,并让她的同胞们意识 到:只有找回民族自信,黑人才能不受歧视。 而现今的中国,也面临着一个类似的问题,即文化自信的缺失。不管教育局如何呼吁“弘扬中国文化”,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已经越来越少了,而逐渐开始接受外来文化(坦诚的说,我是一边听着蓝调音乐一边写这篇博文的)。在这种环境下,很多人开始把文化的丢失归咎于这些“舶来品”上。每逢圣诞节,各大新闻媒体都充斥着 “XX高校严禁学生过圣诞节”,“XX学校学生穿汉服游行,呼吁‘不要忘本’”这类新闻。令人诧异的是,有相当一部分人还对此拍手称快道:“西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想用文化侵略来同化民族’的阴谋总算没有得逞。” 可能有人要说了,小说中的主人公就是因为错误地接受了其他种族的价值观,才产生对自己种族的自卑感,我们为了吸取教训,恰好应当采取强硬措施,才能保护自己的文化。 而事实却是,正因为美国当时的种族隔离政策,才导致黑人对于他们极少接触的白人文化知之甚少;而正是这种认知的缺乏给当时的黑人心目中留下“白即是优,黑即是劣”的错觉,才使得他们任由白人扭曲他们的价值观。同样地,随着互联网信息的发达,你根本无法阻止年轻人去接触外来文化,强迫抵制只会让他们在偶然接触新的事物时,产生一种盲目的崇拜感。再者说,就算能完全做到闭目塞听,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需要靠抵制外来文化来维持自己“一家独大”的地位,那这种文化,又哪有什么“自信”可言? 嗟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八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谈何容易?诚然,文化对外开放就一定意味着会有人迷失自己的方向(我已经深感自己汉语水平有所下滑,常常要想半天才能组织好语言),但闭目塞听的反智主义更会适得其反。因此,只有在充实自己的同时敞开大门,让自己的文化面对外来文化的交流和冲突,中国才能真正找回文化自信。 (微信公号 美国见闻 AMHuiyao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