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世界雖無聲 但有愛 - 聾教育的起源和發展 “無聲世界:中國聾教育與文化,雖無聲但有愛”講座,將於4月6日,星期四晚上6時30分至8時30分,在美京華人活動中心(CCACC)美京藝廊大廳舉行。地址:9318 Gaither
Road, Suite 215, Gaithersburg, MD 20877,停車方便,免費入場,歡迎參加。本次講座活動是由愛加倍愛聾國際協會主辦,美京華人活動中心及大華府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和武漢大學等校友會共同贊助。
自古以來聾人的命運充滿坎坷,而聾教育的起源開始於1545年在西班牙的修道院的貴族家庭的聾兒教育,基於無聲/沉默是修道院裡生活的部份要求,因此手語和手指文字在修道院裡的發展很自然地成為修道院開展聾人教育的基礎。以“聽力損失不會妨礙語言的發展,聾人具有獲得語言的能力,聾人可以借著手指語學習閱讀和寫字”為信念,聾教育逐漸在西方國家傳播開來。
法國神父萊佩為教育來自一個貧困家庭的一對雙胞胎耳聾姐妹,於1755年在巴黎建立全世界第一所正規的聾人學校。美國的第一所聾校於1817年創建於康涅狄格州首府哈特福德,1864年4月8日,美國總統林肯簽署法令成立國立聾啞學院(National
College for the Deaf and Dumb),是當時世界上唯一的聾人大學。1894年國立聾啞學院更名為加勞德特大學(Gallaudet University),迄今這所世界唯一的聾人綜合大學已經擁有文、理、商、藝等38個學士學科,管理、教育、心理、病理等15個碩士學科,及教育、哲學等5個博士學科。
1887年,美國傳教士米爾斯牧師在中國山東的登州(現今的蓬萊)創建了中國的第一所聾校(即今日煙臺市聾啞中心學校的前身),米爾斯夫人則著重于聾校師資的培訓。聾人教育從煙臺向全國各地發展,官立聾校保定聾啞學校及私立聾校杭州聾校就是那時創辦的。一個多世紀來,中國的聾啞學校有了相當的發展。
中國有兩千萬聾啞人,聽不到美麗的聲音,說不出動聽的話語,只能活在無聲的世界裡!在中國的一百八十多萬聾啞兒童中,有超過百萬是因濫用抗生素而引起藥物中毒性的耳聾,目前仍以每年兩萬人的速度增長。很多聾啞人家庭無力承受讓他們接受教育的經濟負擔;大部分聾啞學校也還只是局限在語言溝通教育上,缺乏知識的培養,聾啞學校的師資力量也相對缺乏。
“雖無聲,但有愛”,中國的聾啞人教育正受到全社會的愛心沐浴。我們有幸邀請到首位在中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的聾人、重慶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鄭璇,前來講述中國聾啞人教育文化的現況、發展與需要, 説明我們深化對聾教育和文化的認識, 並為促進中國聾啞人教育的發展獻上我們的愛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