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爆发示威游行抗议总理梅德韦杰夫 图源:BBC新闻网 【海客说】 近日,俄罗斯国内出现示威活动,一些媒体炒作称这是将矛头对准总统普京,甚至称普京的权威受到威胁,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海外网(m.haiwainet.cn)海客纵横写作组学者千里岩撰文分析,国内一些人看衰俄罗斯背后的心态。 --------------------------------------- 3月26日俄罗斯若干城市突然发生了系列抗议示威活动,示威者们直接针对现任总理梅德韦杰夫,指责他可能涉嫌严重腐败,但是普遍认为示威的真正矛头其实是对准了总统普京。 示威 原本这次示威只是一个范围很有限的事件,参与的人并不多,即便是在集会规模最大的莫斯科最多也只有7000人左右,俄警方以集会未经批准为由跟示威者发生了一些冲突,逮捕了数百人。部分城市的示威因为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批准,因而较为平和。示威仅仅持续了几个小时,而后不管是俄政府还是示威者一方并未有后续冲突情况发生。 这次抗议的组织者纳瓦尼是普京的老政敌之一,以前就曾经组织过各种针对普京的抗议,只是这次据说他公布了一份梅德韦杰夫可能涉嫌严重腐败的材料,因此引发了一些青年人的不满。 应当承认,俄罗斯自从苏联独立出来起就始终被腐败困扰,而且加之近年来经济不景气又遭受西方制裁,国计民生水平较前几年有所下降,社会上对普京积累了若干不满。不过从许多在俄学者的分析和观察看来,普京目前政治地位并没有受到严重冲击,不管是从执政集团内部稳定还是从整个社会认同,纳瓦尼的影响力都无法跟普京相比。 但是在西方媒体上,这次示威活动被认真渲染为俄罗斯现政府遭遇了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普京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不过他们的渲染只是一闪而过,反而是在中国国内舆论场上短时间内形成了一个议论热点,其中被传播最多的观点就是普京的政治地位岌岌可危了。 炒作 那么为什么这则消息在中国国内的舆论场上会引起如此波澜呢?一般而言,一个人努力传播某个消息往往是他最渴望的或者最担心的。如果继续追问下去,希望普京陷入政治困境或者对此担心的人又分别是什么人呢?很显然此事必然都与其具有利益关联性。担心俄罗斯陷入混乱的人应该主要包括,在俄有亲属的人、在俄有商贸等经济利益的人和希望中俄合作稳定发展的人,这不必深究。什么人希望普京陷入困境或者说俄罗斯政局发生混乱,这就是个有意思的事情了。 为什么希望普京陷入困境呢?大约有两种人会乐见此事:一是有的人希望用普京陷入政治困境说明探索独立于西方的道路不可行,以此映射中国也别想走自己的路。二是有的人想说明中俄在战略上“背靠背”的伙伴关系不靠谱,不能以此为基础制定中国新时期的国家战略,对于美国的战略挤压和围堵应该保持更大的“忍让”。 首先,独立之初俄罗斯虽然采取了全面西化向西方靠拢的政策,但是始终不被西方所接纳,西方国家没有不仅像俄罗斯期望的那样帮助其走出苏联解体带来的震荡,重组社会和国民经济,反而借机“北约”东扩加紧了对俄罗斯进行地缘战略上的压缩和围堵。 正是这种对于西方做法的失望,导致了普京执政下的俄罗斯明显开始调整全面西化,试图重新寻找新的适合俄罗斯社会的发展道路。也正是在普京的努力之下,顺带借助当时国际市场油气价格高涨,俄罗斯经济虽仍未完成重建但是已经基本走出了“崩溃期”,国计民生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这显然是俄罗斯很大程度上在对西方的模式进行否定,而西方国家自食苦果却仍然难以接受。 同样逻辑,既然俄罗斯的重建在西方模式下毫无作为,反而是普京在探索不同方式治国的道路上有所成就,那么很显然就说明了西方的价值观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对于中国满心膜拜西方价值观的一些人来说,如果能看到俄罗斯再次失败显然是在证明他们自己价值观的胜利,他们对于此事的渴望就丝毫也不难理解了。 其次,确实有人会从中俄历史上的关系考虑,认为俄罗斯是曾经给中国造成最大伤害的国家,美国反而从未有过大规模入侵中国的行动,因此中俄建立亲密的战略伙伴关系是一种错误,中国更应该努力在价值观上追求与美国趋同。 这种观点乍一看似乎很有道理,但是错误在于没有认真考虑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过去中国积贫积弱,而俄罗斯则正处于扩张期,虽然在西方列强之间也存在互相牵制内斗,但是并不存在一个类似“北约”这样集合了西方大多数国家的的军事政治组织对他进行围堵和压迫。 即便是跟冷战初期的中苏关系相比较,今天的中俄力量对比也绝不可同日而语。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除台湾问题之外,国内也不再是分裂割据状态,中央政府稳定而高效,国防力量足够强大。俄罗斯目前不但没有进行扩张的实力,反而还没有完成国民经济体系的重整,甚至部分国内势力对于中国的强大还存有一定的疑惧心态。 关于美国历史上不曾像其他西方国家一样做过许多直接侵略中国的事情,那也是复杂的历史条件决定了它当时不可能像英法一样进行殖民活动。中美的地缘特点又决定了美国既不可能占领中国也不便入侵中国。同时我们也不能遗忘“门户开放”政策所指为何,对战后的美国主导制定全球政治经济规则来维护自己霸主地位的事实视而不见。不管是冷战后的俄罗斯还是“大中东民主计划”所导致的中东乱局,都是美国战略上的“利己主义”所造成的恶果,这个先例足以让我们保持警惕。 当然了,中美之间并非是一种对峙关系。中国奉行的和平崛起路线,不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的态度,追求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政策。中美之间巨大的共同利益等诸多因素决定了中美完全可以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实现合作共赢。 尾声 总的说来,今天中俄的合作是各取所需的合作,既不是背负无限义务的同盟,更不存在谁主导谁支配谁的问题,更不是要一起去针对美国。只要中国跟俄罗斯的伙伴关系能够确保俄罗斯担心的问题得到解决,中国和俄罗斯合作产生的利益大于西方国家暂时性“收买”政策所能带来的好处,那么俄罗斯就会是中国的一个好伙伴。 我们应当想清楚这样一个事实:中俄关系中,目前不是一个衰弱的中国巴望俄罗斯来拯救,而是中国作为一个处于上升期、面对全球化的强国与俄罗斯进行合作。如果我们还放不下历史包袱,不懂得如何跟俄罗斯这样一个没有完全走出衰退期的大国打交道,中国贯彻自己国家意图的意志力怎么体现?还怎么谈面对世界,尤其是更强大的美国? (千里岩,海外网专栏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