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界说:“年轻人,我想从你的身上看到中国。”作者:阿侬 世界说:“年轻人,我想从你的身上看到中国。” 我迎着她的目光回答:“那便睁大眼睛看着我吧!我的思想,我的品行,我的精神将会告诉你,我身上的光明正是中国!” -1- 我来纽约快一年了。 作为一名留学生,经验尚浅,套路未通。 我处在一个内心动荡不安的阶段——文化和观点碰撞最激烈,理想与现实最纠结,对自我、对世界最惊奇也最迷惘。我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摸索着,很想改变一些什么以融入新的环境,从而收获更多的可能性;又很想坚持一些什么来维护自己内心的某种既定模式和秩序。我踟蹰在一个快速摇摆的跷跷板上,左顾右盼,晃晃荡荡。 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越来越来大,我愈发感受到那种外国人在自己身上探寻中国缩影的目光。上课的时候,每当讨论一些时事问题或者历史文化等课题时,教授们就常用期盼的小眼神cue我们几个中国学生,希望我们能多分享一些中国的情况。我深切感受到他们越来越渴望了解中国这个戴着神秘面纱、正一步步改变世界的东方国度。 我为此感到无比喜悦与自豪,但同时也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那是一种还没做好准备就被推到聚光灯下的仓皇失措,一种习惯了混在人群里作壁上观,却突然被单拎出来指点江山的心虚和不自信。 这种不安发生在各个细微的场景里:当从小习以为常的事情被当众质疑和批判时,自己内心主观情感与客观理智的冲突与挣扎;当“家丑”被人揪出解构剖析时,自己作为“家里人”却说不出个所以然的尴尬;当无知者或“有心人”高举刻板印象的大字报广而告之时,自己想要辩驳却因能力不足而显得苍白无力的懊恼;于我而言,这些感受和情绪都是真真切切存在的,也绝非装聋作哑或刻意粉饰就能消除的。 突如其来的使命感让我惶恐,但我深知逃避和“玻璃心”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于是我决心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入手去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我开始更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更主动地关心时事,多去思考一些严肃且复杂的问题,多张口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抓住每一个小的机会,向老师和同学们展示他们所不曾认识的中国。 我身边的小伙伴也在做着大大小小的努力。同专业的小安致力于让艺术与审美教育在国内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学设计的小宋专注于数字时代语境下中国元素的发展与创新;隔壁宿舍的大关力图建立起国内外K12教育资源对接与共享的桥梁;好朋友小高一手创办并用心经营着中国留学缴费平台——易思汇,在今年获得福布斯30 under 30的殊荣后,励志要带领更多小伙伴们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中国青年的铿锵之声。 虽然这些努力并不惊天动地,虽然以我们个人为出口传递出的中国印象远不及祖国五千年璀璨文明的万分之一,但我相信“合抱之木,始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崔卫平老师说:“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我们都在努力着。 -2- 外界的压力能化作动力让我不断鞭策自己,而身边同室操戈之风却让我陷入另一种深深的忧虑。 我最近时常感受到一种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气息:总有一些人,一些媒体,稍有风吹草动便煽风点火刀剑相逼;一言不合便以最坏的恶意妄加揣测,以最恶毒的言语肆意中伤;满眼尽是一场接一场喊打喊杀的扫荡,众人争抢着为这戾气横生的狂欢叫好。这刀棍相加的架势,让我讶异,惶恐,懊恼自己无计可施。我越来越警惕那些刻意标红的“关键词”,越来越小心那些“意味深长”的报道或指控,我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冷静,三思而后行,才能在一波又一波的唇枪舌战里,避免自己的无心之举成为“有心人”实施伤害的武器。 外人的曲解与污蔑顶多皮肉之伤,而同胞之间的刀光相见却让人痛心入骨! 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人,既不对人类社会最艰难复杂的问题予以深入的思考,也不对最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寻求可行之途径,只顾逞莽夫之勇,图一时口舌之快,巧借名目谋取私利,而在真正需要思辨深究的问题上轻描淡写或避而不谈,在真正需要承担责任的行动上唯唯诺诺,畏首畏尾,此等草率自私之行径,何以论是非,何以言曲直,又谈何家国情怀? 在这个新的时代,海外求学,跨国迁徙,工作调动,科研人才流动,文化和观点交互碰撞 ……这些都是全球化影响下的必然结果,也是每个人选择各自生活方式的自由和权利,没什么好大惊小怪,也无需稍有分歧便在意识形态上大作文章。 我求知学识,我走南闯北,是为拥有更健全的人格,更立体的三观,更宽广的胸怀和更严谨的思辨精神。我寻求的是一个更广阔的“智识家园”。就像喻俐雅学姐在毕业发言里说的,“一个提供了对话空间的地方,能够给予我归属感而不把我划入一系列身份范畴;能够允许我提出问题,并以一种干脆利落、不大惊小怪、令我能全神贯注于问题本身的方式全力需找答案。” 关于“做好活名片”这件事,与其总想着故作姿态地刻意输出些什么,我认为更要紧的是提高自身修养,努力达到一种不卑不亢的姿态,一种理性客观的态度,一种自尊且尊重他人的素养,一种坚持原则却又开放包容的胸怀,一种放眼世界心系未来的视野,一种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能泰然自处并促进沟通的从容与自信。我相信这是祖国期待我们的样子,这是我们应该成为的样子。 不要让“爱国”成为一个干瘪的标签,一句空洞的口号,一个被剥去了真情实感的政治词汇;不要盲从和“双标”,不要成为冷漠而刻薄的人,不要只顾精明地利己却置他人的权利、自由、福祉于不顾。
家国情怀不是燃起滚滚硝烟的枪炮,而是一副刚正不阿敢于担当的魂魄。“五千年不是一件可以随便拍卖的古董,而是一盏会带来幸福的神灯。” -3- 其实脱离了主观情感来讲,国家,民族,身份等等从来就不是浅显而简单的概念。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我从未认真思考过自己的身份问题,也从未对归属、解放、平等、自由等等这些大概念有过任何深刻的探求。而在异国他乡,尤其是在一个多元文化融合与碰撞的国度和城市,生活中的切身体验和接收到的各种信息,都或多或少映射着身份和归属等问题,敏感、复杂、引人深思。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一书中沿着世界史的踪迹探讨了民族情感与文化根源,他提出“‘国家’是‘作为印象在心中被描写的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是这一想象之下形成的极为多种多样的社会、政治、与思想体系的图形。‘民族身份’经常是为了某种需要而被创造出来的。”他引用了厄内斯特·勒南的观点,“为了组成一个民族,人们必须记住一些什么,更必须忘记一些什么。人们都通过自己的选择才同或不同其他人发生民族意义上的联系。你觉得自己和某人属于一个民族,或不属于一个民族,经常是出于你当时的需要。”“所有这些情感依附的对象都是‘想象的’……在这个方面,祖国之爱和永远带有温柔的想象成分的其他情感并无不同。” 且不论这一理论是否适合作为构建世界观的基础,它给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能跳脱出主观情感和某种不容分说的道德枷锁,更客观地看待身份、归属、民族等等一系列问题。在这一层面上,每个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观念和主观感受不同,我认为应当保有理性对话和讨论的空间,我对以个人意志为中心、草率解读鲁莽定罪并以私刑论处的方式不能认同;我对蓄意煽动情绪、利用人们关心则乱之情满足私欲的行径视如敝屣。 就我个人而言,我血液里流淌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而各种外界文化的浸染和熏陶也在我身上留下了与原生民族不同的精神与气韵。我和很多年轻人一样,热爱自由,张扬个性,迫切地追求自我价值却又不断找寻归属感。源源不断的外界刺激加之来自内心深处的追问让我陷入困惑,迷惘,矛盾,纠结的迷思,在一波又一波的思想洪流里沉沉浮浮,百思不得其解。 但我认为这就是求知学识,远赴重洋,闯荡世界的意义,这是成长和蜕变所必经的阵痛。唯有直面这些困惑与拷问,迎着最艰涩的问题坚持理性思考与探索,在行动上大胆实践同时不忘自律和自省,才能在认知的解构与重塑过程中,建立起一个更明亮更宽广更包容的精神世界。 就我个人而言,我对民族和母语的热爱是一份有血有肉的深情,是一生扎根于心的羁绊。我始终相信它是一盏会带来幸福的明灯,无论我身在何方,都给予我温柔而坚强的力量。 就我个人而言,关于“我是谁”的答案里,一定有一句我是中国人,关于“我从哪里来的”答案里,一定有我美丽富饶的祖国和至亲至爱的家乡,至于“我要到哪里去”,我会沿着哪个方向出发,在分叉口选择哪条道路,终点是否存在又归于哪里,我将燃烧着泱泱华夏的热血,奋斗一生去寻找答案。 我愿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为 “你绯红的黎明,你簇新的理想”,你坚定的力量;你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便“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愿我继承你浩瀚的胸襟,厚德的品行,高深的智慧;愿我顶天立地,成器成才,不负你泱泱之厚土,煌煌之文明!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