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华裔设计师有何魅力?让迪士尼、谷歌、微软、Twitter纷纷找上门来Authentically Disney and Distinctly Chinese 上海迪斯尼乐园在开建两年前就开始造势,气氛在去年6月正式开张时达到了高峰。迪斯尼自己也很舍得花钱,特意请了著名设计师,将旗下的米老鼠、辛巴、花木兰、冰雪皇后和白雪公主,加入独特的中国元素,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呈现在地铁站、户外显示屏和各大招聘会上。 这是身着祥云图案、脚踏虎头鞋的卖萌米奇: 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战马上,绘制了传统国画风格的木兰花: 在呈现这些角色时,迪斯尼统一应用了“剪纸”这一浓浓中国风的元素。冰雪皇后Elsa披风上的雪花,白雪公主裙摆上的森林与梅花鹿,原本的北欧风情现在添加了传统中式的喜庆色彩和童话风格,完美实现了迪斯尼“Authentically Disney and Distinctly Chinese”(真正的迪斯尼,独特的中国风)的苛刻要求。 海报给上海的市民和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 迪斯尼非常欣慰:自己找对了人。而设计出这一系列海报、将中西文化的元素完美结合的著名设计师,是谁呢? 这就是密探今天要写的主角——陆怡颖(Yiying Lu)。 陆怡颖(Yiying Lu) 知名跨国艺术家和设计师 顶尖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创意总监 “微软十大创新领袖” 其设计作品曾被《纽约时报》《福布斯》《时代周刊》等发表 客户包括迪士尼,谷歌,微软等 现在,你有机会与陆怡颖互动,听她为你解密“内容为王的时代,如何用设计勾住你的用户”,感兴趣的朋友可直接至文末获取报名信息。 陆怡颖成长于上海这座国际都市。90年代后,很多外资企业首次进驻中国,包括肯德基和必胜客,他们新鲜的品牌形象和设计,成功吸引到蜂拥而来的消费者,也给幼时的她留下深刻印象,并且开始思考:为什么看似几笔勾勒而成的图案,却比长篇论述的文字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大学时,陆怡颖远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和悉尼科技大学(UTS)深造,主修视觉传达设计,期间也在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 (Central St. Martins) 交换学习, 主修广告和插画。毕业前,她已经在智威汤逊、麦肯光明等4A广告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人脉网络,尚未毕业就有源源不断的设计项目找上门,于是,她直接成立了自己的个人同名工作室(Yiying Lu)。 被数亿人看到的“推特宕机鲸” 在世界各地学习和工作,陆怡颖认识了来自天南地北的朋友,对于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文字艺术知识都有了涉猎和沉淀。这些,在她以后的设计生涯中,一次次给予了她灵感和创作源泉。 2007年,来自数个国家的好友,陆续邀请陆怡颖参加他们的毕业典礼,分身乏术的她无法一一赴约,心底觉得很遗憾。于是,她想要画一幅图来表达自己的祝愿和思念,就设计了下面这幅画作“Lifting A Dreamer”(托起一个梦想家)。 这幅图笔法简洁,表面意思一目了然:无数只小鸟,托举起一头庞大的鲸鱼,漂洋过海而来。但真正打动人的,是它丰富的内涵。密探只说说自己的理解:鲸鱼(Whales)和陆怡颖当时所在的澳洲威尔士同音,也能代表她本人;同时它也是一名dreamer,携带庞大的梦想和祝福;虽然远隔重洋,但哪怕小鸟的翅膀承载不起,它会自己游过来。再厚重的梦想,终有登陆的一天。 这张图片在社交网络上立刻引发了极大的反响,传来传去,被当时Twitter公司的创意总监看到了。当时,Twitter还是一家小小的初创公司,高速增长的用户量让他们看到伟大梦想实现的希望,但也使得服务器时不时宕机。图片中的小鸟,和Twitter的当家Logo竟也惊人的相似。于是Twitter花钱授权了这幅图,作为自己宕机后的404显示页面,并给它重新命名“The Twitter Fail Whale”(推特宕机鲸)。 随着推特的做大,这张图被数以亿计的社交网络用户看到,并引发了二次创作的热潮。 来自世界各地的网友对宕机鲸的二次创作 时至今日,陆怡颖还会时不时收到来自各地用户的感谢信,谢谢她设计出这幅引发他们情感共鸣的画作。这也是在采访中陆怡颖一直在阐述的一个观点,即好的设计作品,需要引发观众情绪上的“共鸣”,让他们有所感有所悟。作品本身,最好包含丰富的可解读内涵,给看到的人代入空间,想到某一时某一地的自己;甚至激发他们的再创作行为,来更妥帖地挖掘种种微妙的情感。 就好像这头笨笨的鲸鱼,它可以代表梦想和祝福;也有人从中读出寂寞孤独;当时的Twitter看到的,却是自己面对困难会更加努力的斗志决心。 设计:寻找打动人心的力量 在Twitter “推特宕机鲸” 设计图之前,陆怡颖已与上海智威汤逊(JWT)、洛杉矶的TBWA(麦迪逊邦), 以及McCann Erickson(麦肯光明)等全球知名广告公司制作创意项目。她和上海智威汤逊(JWT) 团队一起合作的作品曾荣获Cannes Best in China 戛纳国际创意节中国最佳广告。但Twitter的这幅作品的广为流传,更使她在硅谷及全球声名远播,工作室应接不暇,数年之内,她为迪士尼、百事可乐、微软、Expedia、索尼、纽约大学等全球知名企业和机构做过设计,也以各种奇思妙想,帮助很多初创公司和跨国NGO组织打造它们的视觉形象。 Failwhale 之后,时隔 10 年,陆怡颖设计的“饺子”、“筷子”、“幸运饼干”和“中餐便当盒”四款 emoji 被“万国码组织”(Unicode Consortium)接受,它们将随 Unicode 10.0 版本在今年六月份后发布。届时,中国美食将出现在全球互联网用户的手机和电脑Emoji输入法里。 为微软Surface Pro设计的作品 虽然作品不断,陆怡颖本人对客户其实很“挑剔”——她必须和这个项目和合作品牌产生共鸣,才会接下这个case,并全身心地投入创作。 因为设计作品要打动别人,须先打动自己。中澳千禧计划(China Australia Millennial Project,CAMP)是一个针对中国和澳大利亚青年人的双边创新孵化器。CAMP在2014年找到陆怡颖,希望她帮助设计整个组织的Logo,以及旗下16个主题智库的Logo,并且能体现出中澳文化的包容和差异,与16个项目各自的特征。 这个要求看起来过于复杂,然而项目本身却让陆怡颖很受触动——年轻人,无论你来自世界的哪个角落,专注哪个领域,我们都能求同存异,共同发展。于是她一口答应下来。 陆怡颖认为,首先要为CAMP和这16个主题找到一个通用的形象,在此基础上加以衍生。有什么东西本身简单,却有无穷无尽的拓展空间呢?她想到了七巧板。 原本拼成正方形的七块木板,只要你有足够的想象力,就可以组装出千变万化的形象。陆怡颖想到:来参加CAMP活动的年轻人,终将由朴素的蚕蛹,化身为七彩蝴蝶;而热烈的红色可以代表中国,大海般的蓝色能代表澳洲;最终是“人”,连接起远隔重洋的两个大国。于是她设计出了CAMP的整体logo: 设计就如做一道数学难题一般,只要想到解题所需的那个关键定律或者中心思想,接下来就抽丝剥茧、顺理成章。陆怡颖自己玩起了七巧板,很快把16个项目logo全部搞定。有些图案一目了然,比如代表“Renewable Energy”的风车;有些logo颇有趣味,需要观众自己进行联想,比如“Natural Resources Management”的小海龟图形。 设计= or ≠ 艺术? 设计工作需要底蕴和积攒,才能做出有内涵和延展性的作品。而设计师本人,则既需要科学家那样的高度抽象和概括能力,也得具备辐射四海八荒的想象力。没了前者,我们难以从乱花迷眼的表象中提炼出最具价值、“万变不离其宗”的那个内核(比如拼凑出千千万万图案的,终究是七块木板),从而让作品少了可探究的深度;没了想象力,我们无法设身处地地联想、和发掘各种趣味,就会让作品丢失了广度(比如由七巧板延伸出的16个子项目logo)。 一般来说,我们认为设计师往往由艺术家担纲,或至少具备高于常人的艺术天分。可陆怡颖说,设计不完全等于艺术。艺术家可以自己选定主题,自由发挥,乃至“为创作而创作”;可身为设计师,你有客户、目标人群和主题等等理性的限制,又需要感性的发挥,是“为给更多的人传达理念而创作”。优秀的设计作品,不仅有相当大的商业价值,而且它产生的文化效应,可以影响了一代或几代人,她举了大白兔奶糖糖纸的设计作为例子。最终支持着我们负重起舞的,是内心对设计工作的热爱、以及对这份职业的敬意。 凭借“宕机鲸”闻名硅谷的陆怡颖,后来自己搬到了硅谷,并于2015年担任投资机构500 Startups的创意总监。业余也有很多科技公司请她的工作室帮忙设计形象和产品。可最让她有所感触的,却是一个很小很意外的项目。 说起来她和Twitter确实有缘——时隔数年后,Twitter的Capacity Team再次联系她,希望和她一起,为小组设计一款文化衫。这更像是一次趣味活动,陆怡颖一口应承,和该小组的manager一起,给象征Twitter的蓝色“小鸟”戴上帽子和“眼镜”,胳肢窝里塞上工具,让其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只猫头鹰工程师。 他们在旧金山本地的一家印刷厂做出成品,组里的员工们穿上新的文化衫都很开心,因为这让他们日常琐碎的工作有了“卡哇伊”的感觉。不过最令陆怡颖动容的,是小组manager在项目尾声时,郑重地向她表示了感谢。 他说:十几年前我也是做艺术设计的,可是后来赚的钱不足以养家,只好学习编程,转行成为一名工程师。但我的创作梦一直不曾破灭,这次和你一起设计文化衫,我一点不觉得增加了我的工作量,反而它令我很开心。真的。 可能每个人,都有一颗对于创作蠢蠢欲动的灵魂。你的设计作品,能激发其他人“似是故人来”的共鸣,和心底“蓦然回首”的热情。想必这一点,能带给设计师很大的成就感吧? 身为创意总监的心得和感悟 现在,陆怡颖的主要工作来自500 Startups及其孵化器里的初创公司们。这家机构分布于25个国家,投资了1700余家startups。陆怡颖的工作量也很大:对外,她要负责公司品牌的塑造和宣传;对内,她跟进完善每一家初创公司的视觉形象。 为500 Startup设计的独角兽作品 500 Startups员工们身着陆怡颖设计的独角兽文化衫 参加美国旧金山市2016年度“Pride Week”游行 这是她为500 Startups韩国微基金和谷歌韩国分公司共同举办的“Connect”活动设计的Logo,把500 Startups和谷歌的公司标志,和韩文中“女性”一词相融合,以呼应那一届活动“关注女性职业发展”的主题。从文字的形状,或某种文化的典型意象中寻找灵感,是陆怡颖常用的一个技巧。 500 Startups的创始人和投资者,每年都前往世界各地参观当地的创业生态系统,并和当地创业公司、投资机构和政府进行交流,该活动英文名叫做“Geeks on A Plane”。2016年的目的地是东亚(杭州、香港、深圳、台北、东京、新加坡),陆怡颖同时设计了此行的中英文品牌/标志,并给此活动取了一个响亮的中文名“飞天极客东亚行”。她说:原先按照字面翻译是“飞行极客东亚行”,我觉得“行”字用两次重复了,便把第一个“行”改为“天”。公司懂中文的同事们都表示这一推敲之后的修改既带来了“飞天”的典故,也相对大气,做到了翻译的三大原则:信、达、雅。其实好的设计作品和翻译有异曲同工之处,如何把一个公司的品牌个性、及其产品内容“翻译成”大众喜闻乐见、印象深刻的LOGO标志或者Campaign广告?我都会遵循“信、达、雅”的准则。 在帮助公司孵化器里的startup完善视觉形象方面,陆怡颖已经很有心得。密探这里直接推荐她自己所写的一篇文章“7 Design Hacks to Improve Your Startup Logo Designs”(《七个提升创业公司logo设计的设计技巧》)。 作为一名日常和科技公司打交道的设计师,陆怡颖说,“技术和内容固然非常重要,但我认为拥有优秀的艺术设计和创意用户体验,才够促进品牌与客户的互动,从而加深顾客忠诚度,成为企业利润的真正源泉。” 2014年,陆怡颖曾为一家叫做Visually的创业公司做过“内容为王”的创意方案,把这个主题具象化和趣味化,帮助他们在西南偏南(SXSW,美国最著名的媒体音乐互动大会)获取了大量关注和互动。 “内容为王”是比尔·盖茨在1996年说过的一句话,当时新兴的互联网行业缺少竞争对手,好的技术和产品不会被埋没。但是今时今日,“酒香最怕巷子深”,创业公司如何让受众愿意了解自家产品和服务,已经成为能否获取商业成功的重中之重。陆怡颖对此心有所感,于是改进了上面这幅设计图。 她说,“内容为王,互动为后 (Content is King, Engagement is Queen)”,通过有趣的设计和形式让受众和品牌产生互动,才能获得成功。“我希望给用户带来的设计不仅仅有视觉上简洁美观,而且实用、富有内涵,独一无二的作品。” 在硅谷Live的诚挚邀请下,陆怡颖将在5月14日为大家带来一场独家Live。她将详述自己在设计领域从业多年来的点点滴滴,既有“设计之道”的心得领会,也有“设计之术”的实用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