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智宏、饶毅、顾红雅透视转基因:事实为据,不避锋芒转基因问题 毋庸讳言,转基因争议已经成为当代中国观感最差的公共话题之一。一些参与者的话语方式带着强烈的文革遗风。在这种氛围里,大多数中国科学家都回避矛盾,对于介入公共事务心存疑虑。许智宏、饶毅、顾红雅三位教授近日不避锋芒,公开“透视转基因”。 三位嘉宾与主持人互动,左二起分别为顾红雅、许智宏、饶毅 11月24日晚,当许智宏、饶毅和顾红雅三位教授现身北大金光生命科学楼邓祐才报告厅时,现场已经座无虚席,不少人在讲座开始前才得以挤进来,寻找空地坐下来。 关注过中美双边关系、克里米亚大变局等宏大话题的“博雅文化沙龙”是北京大学研究生会的品牌活动,此次以“透视转基因”为主题的科普讲座,受关注程度之高超过了主办方的预期。 为转基因问题写过十几篇文章的饶毅在主席台落座时,环顾四周,特意表白:今天主要是许智宏老师主讲转基因,自己是来保持气氛,如果万一出现扔西红柿或鸡蛋的情况,可以“为年纪大的许教授、性别比我好的顾教授挡着”。此言一出,听众开怀大笑。
生物技术新革命:不改变物种本质 “今天我们吃的大多数农作物都是人类长期人工选育、转移基因的结果。”许智宏表示,从科学的角度而言,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并无本质不同。 实际上,许多农作物,如栽培稻是由野生稻经历人工长期驯化而来,野生醋栗番茄被驯化为栽培番茄的过程中,果实变大了上百倍,黄瓜则由苦涩难食变得香甜可口。这些长期驯化过程背后发生的基因转移,近年来陆续在《自然》《科学》等国际期刊上被揭示。 “今天我们种植的绝大部分作物已经不是自然进化而生的野生种,而是经过千百年人工选育改造,即不断打破生物间生殖隔离、转移基因创造的新品种和新物种。”许智宏表示,“即使是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李振声的高产抗病小麦也是分别将亲缘关系较远的野生种或远缘种中的优良基因转移到作物中的结果”。 顾红雅表示,自然界的转基因现象古往今来普遍存在,现在仍悄悄发生,只不过不为人所察觉而已。生物进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种属内外、甚至不同物种间基因的转移,不断打破原有的种群隔离。“我们不要忘了,现在高等植物中的叶绿体基因其实是来自原始光合细菌基因的转移。” 她进一步表示,“转基因并没有改变物种的本质。只是改变作物的特性实现增产、抗虫的目的,这样的特性改变并不会使作物变成新物种。”科学家们所做的,不过是通过与传统育种不同的方法对作物进行更有预见性和准确性的定向改造,顺应并加快了生物进化的进程。 许智宏在报告中指出,随着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对植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光合作用、生物固氮、代谢和养分利用、植物抗病虫害和抗逆境等过程及其调控的深入了解,根据人类的需求定向进行“作物设计”将成为现实。 前景如此光明的生物技术正是各国赢得新技术革命的必争之地。作为生物技术的核心,转基因技术正在成为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等现代生物产业的支柱。然而,适逢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面对激烈的世界产业化竞争格局,中国科学界在转基因技术研发领域却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局。 转基因食品安全大考验:无需过虑 安全,安全,绝对安全! 中国老百姓在转基因新技术面前,近乎惶恐地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提出了苛刻要求。 “Bt转基因的玉米,我们人类吃了之后真的没有问题吗?”“抗生素抗性转基因农产品会不会与人体肠道菌群重组,产生超级细菌?”在当天的沙龙上,三位嘉宾再次回应了普遍存在于公众间的顾虑。 “Bt蛋白是特意针对昆虫有效的基因,只有被剪切变小在碱性环境中被细胞上的受体接受这三点同时满足才能发挥作用,而整个哺乳动物的消化系统这些条件一个也不满足,因此它的安全性是不用担心的。”顾红雅解释说,“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的食物在人类消化系统会被降解吸收,不会存在完整的基因。” 许智宏在旁补充,“在酸性环境的胃里,Bt蛋白最多在一分钟内就会完全降解,变成氨基酸或者更小的单位。因而,美国农业部今年年初已经正式取消了检测食物中的Bt蛋白,将其视为正常的蛋白。” “(环境安全)炒得最热的是疯长的杂草,我觉得并非是转基因作物惹的祸。”许智宏解释道,而是因为各种农药、除草剂大量地交叉使用,使杂草抗药性增强。 谈到转基因食品标记时,饶毅表示:“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我是非常放心的,因为在原理上不会产生安全问题。如果转基因是不安全的,靠标记在中国是没有用的。中国的标记不可靠,官方不可靠,农民也不可靠。因为它根本没经过检测。目前阶段,中国官方和民间都难建立广泛的信任。在原理上经过美国批准的转基因是没有问题的。” 美国人不吃转基因食品?其实转基因食品为美国公众广泛接受并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转基因作物会破坏免疫系统和致癌吗?已有的实验并不能证实这一结论。许智宏专门针对转基因热门问题做了系统梳理,包括被热炒的导致动物生长异常的“先玉335”玉米,其实根本不是转基因玉米。 “我知道美国和中国都有一批科学家专门希望找到转基因的安全问题,恨不得找到漏洞可以发表很重要的论文,但事实上他们已经失望了。各个国家对于转基因安全问题都高度重视,都有真正的科学家在做负责任的研究和评估,结果明确无误地显示转基因是安全的、可控的。”饶毅表示。 “要让公众更充分了解转基因,但不能将转基因妖魔化、政治化”,许智宏呼吁,全社会要从理性的角度看待转基因。 沙龙现场座无虚席,听众争相提问 技术研发国际竞争:内忧外患前景堪忧 20世纪80年代末棉铃虫的危害使中国的棉花产量减少了一半,连杀虫剂都毫无作用。 当时,美国科学家开发了Bt棉花来抵御害虫。孟山都公司试图将其技术以高价出售给中国,但是中国于同期在“863”计划的支持下开始转基因研究,最终科学家们的努力让中国有了自己的Bt棉花。 一项2010年的数据显示,中国转基因抗虫棉育成并审定品种超过200 个,种植面积超过6000万亩,占棉花总种植面积80%。累计减少农药使用 65 万吨,农田环境污染指数降低 21%,农民增收250 亿元。而且抗虫棉产品走出国门,向印度、澳大利亚等国转让,在国际棉种市场上争得了一席之地。 “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生物技术,就会落得印度的下场,棉花种子市场被外国公司控制。”许智宏说。 然而,12年来除棉花以外我国没有一个重要转基因农作物研究成果被批准产业化。相继得到“863”计划、“973”计划乃至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大笔经费支持的转基因研究成果,因政策限制止步于市场应用与推广。 2014年8月17日,华中农业大学研发的两个抗虫水稻品种“农业转基因安全证书”到期,对于研究成果耗时11年验证了生物安全性,却不得不继续申请延期,既不能产业化、也无法销售,科学家们不无怨言。 许智宏告诉《赛先生》,经过近30年的研发投入,中国已经初步建成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包括功能基因克隆、遗传转化、品种选育、安全评价、产品开发、应用推广等各环节在内的转基因育种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体系。已拥有抗病虫、抗除草剂、抗旱耐盐、营养品质改良等重要基因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棉花、水稻、玉米等转基因作物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已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与特色。 但是,一切的努力止步于产业化。妖魔化转基因、反对转基因的声浪在社交媒体上此消彼长,政府顾虑重重,迟迟未能抉择。 然而形势逼人。中国农业对国际市场依赖度已高达21.1%,由于人多地少水缺,旱、涝、病虫害频繁发生,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长期有效供给压力很大。数据显示,中国化肥农药用量不断增长,分别达4700万吨和140万吨,均居世界总量1/3。近年水稻等农作物单产增长缓慢,难度加大。单纯依靠传统农业技术和生产方式已无法突破发展的资源约束和技术瓶颈。 而生物育种产业近年的蓬勃发展,既带来成本的降低,又可增产增收:1996年到2011年,农业收益为982亿美元,其中一半得益于降低成本,另一半得益于3.28亿吨的产量。发展中国家1500万农户、5000万贫困农民因种植转基因作物而增加收益。同时新技术的采用节约了耕地,有利于环境改善。仅杀虫剂一项6年间即节省使用4.73亿千克。 但是一个显著的事实是,近年中国在重要转基因作物产业化推进上停滞不前,结果不仅在发展水平上与美国的差距重新拉大,而且发展速度已落到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之后。 近期发改委拟向外商开放转基因研发的消息,使许智宏认为“在技术的先进性和自主性方面,中国科学家肯定将面临更多的竞争”。当前,全球转基因核心技术与产品大部分为五大跨国公司所垄断。如孟山都公司连续三年生物育种年投资超过10亿美元,2012年销售额已达135亿美元。 近年中国已经在为重要转基因作物产业化推进上停滞不前付出代价。中国农业对国际市场依赖度已高达21.1%,其中转基因大豆进口量占国内消费的82%,转基因玉米进口逐步攀升,保障中长期农产品稳定供应形势依然严峻。而在外围,国外公司倚仗技术与经济优势一直觊觎挤占和控制中国农作物和种业市场。 目前中国转基因大豆进口增长迅猛。2012年进口5838万吨,相当4亿亩耕地的产量,占国内消费量82%。转基因玉米进口则逐步攀升,2012年达540万吨,预计今后还将大幅度增加。 “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不可理喻。欧盟拒绝转基因是为保护本地农业市场建立壁垒,中国允许大规模种植转基因棉花,证明我们相信不存在生态风险,允许大量进口转基因玉米和大豆,是相信转基因没有食品问题,但是现在就是不允许发展自己的转基因农业,把市场和巨大利益拱手送人。还有比这更愚蠢的政策吗?”饶毅连呼不能理解。 许智宏也表示,中国转基因生物育种发展正处在关键时刻:如果陷入“安全”之争而止步不前,就将失去发展的难得机遇,积多年努力形成的研发优势将会得而复失,结果不仅会让生物育种发展与市场受制于人,经济社会发展也将受到严重影响。 在结束当天的报告时,许智宏停在了一张意味深长的幻灯片上:一位漂亮少女在等待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一直等到变成皓首苍颜的老太婆。 (文章来源:赛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