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寬的木作藝術 正在美利堅大學博物館展出至八月十三日 孫文影
“Escape” 是件14英尺高,62英尺長的木作。其外觀造型似山亦似長龍,座落在美利堅大學博物館庭院牆邊,好不壯麗!的確,它就是要吸引你走進去。就如其英文名目,你若想要暫時避開外面的繁雜喧嘩,不妨去裏面一探究竟。
伴著淡淡的松木氣味,在僅容一人行走的空間内仰望根根平滑向上伸展的木條,有置身在高聳教堂的錯覺。特別是在天色漸暗之後,從内部地面上透出的燈光,讓這件完全由松木搭建的木作顯得格外寧靜。木作外觀的木條顔色深淺不一,帶著樹皮的與溫和細緻的木條,井然有序地交錯其間。藝術家將大自然中的粗獷與細膩皆舖呈在眼前,就是要提醒我們,它,來自有生命的大樹。終究,藝術家畢生所追求的,都在大自然裏。觀於斯,得於斯;藝術,就是想把當下的和逝去的重新賦予生命。
沈寬還有兩件作品在該博物館内展出:“木屑”是一件由木塊堆積成“窯”的剖面造型,它依附在館内的玻璃牆面,是借著玻璃牆顯露出窯的中空内部。藝術家巧妙地把從不同顔色的木塊鋸下來的木屑,層層相叠成自然的圖案。可看出藝術家極爲珍惜他的木料,而且也常常把此做為創作的元素。
沈寬那件平躺在戶外庭院地上的Escape藍圖的意象是美國南部的疆界山脈,他在那窄小的通道內也開了不少大的出口和小的窗口互相對映,顯然是有其象徵意義的。沈寬在該館內的另一件Escape作品—“塔”,雖高不可及,然它隱喻著人類心靈向上的希望。這件木作基部仍然類似窯的造型,從一樓直衝三樓頂,像極了磚塊砌成的大煙囱。藝術家再次地邀請你走進他的木作裏,你會不自覺地擡頭,即刻望見藝術家心中嚮往的那個滿月。沈寬的這三件木作展覽將於8月13日結束,愛好藝術人士不要錯過機會。展覽地址:American University Museum at the Katzen Arts
Center,4400 Massachusetts Ave NW, Washington, DC,該館周一不開放,其他開放時間:上午11時至下午4時,不收門票,該停車場下午五時後和周末免費停車。
在華府市區繁忙的第19和L街,兩旁的迷你雨水花園裏,也冒出了沈寬的木作藝術,在城市裡看到這裝置頗為有趣。這四件安置在街邊花園的四個角落,疑似做為接雨水用的木作。無論是其造型或是其竹黃的顔色,是否會使你聯想起我們古老的竹編工藝?那竹黃色是因爲在松木上噴刷了多層透明的防水漆所造成的。松木的溫和感會令人想要有去觸摸它的衝動。沈寬把3700塊松木安排得恰如陶土一般,好有塑性。它們好像是用手拉胚的方法,揉拉之間塑成韌性的、有機的、各式的“平平安安”,“節節高昇”的造型。事實是:藝術家把木作分為數段,用錯位疊法一路旋轉架疊而上,再把每段相互對接固定才完成整體的造型。每件作品之所以能夠保持整體鏤空線條的流暢,或有向上無限伸展的感覺,這全在於藝術家的技術和功力了。沈寬的這四件作品自2015年就豎立在街頭,目前已被華府金三角協會 (Golden Triangle BID)永久收藏,當你經過市區第19街時,看看街旁花園的花木,想必已經高過沈寬的木作藝術了。
沈寬有
一件非全木的作品好似没有被人注意到,是13英尺高,33英尺寬,2英尺深的霓虹裝置。它高掛在地鐵紅線中國城Gallery Place出口站內已有17年了。經常搭乘地鐵去華府中國城的朋友,是否有注意到?不,那可不是孔雀開屏!再仔細近看,可不是個筷子扇麽?扇骨是用筷子的造型,半透明的塑膠玻璃象徵半透明的棉紙扇面,扇後的光源將大小不同的彩色圓點一一點亮,繽紛霎時躍於扇面;它沉靜地閃耀著,似乎敘述著華裔艱辛又榮耀的故事。藝術家善於用普及的素材與細緻的元素,融入大衆的生活,代代不斷地承傳下來即成文化。這把絢麗的大扇安置在中餐館林立的中國城地鐵站,大概另有别意吧!朋友,下回進城不妨放慢腳步或停下欣賞片刻,華裔藝術家沈寬的“華裔之光”(The Glory of the Chinese Descendants)。
在華府多年的沈寬教授生於澳門,但在香港成長,青年時期來美國學習藝術。他是馬里蘭大學知名的藝術雕塑教授,也是美京華人活動中心美京藝廊評選委員。沈寬教授的網站http://www.foonsham.com (圖片: 孫文影, 美利堅大學博物館Katzen Arts Center, 地鐵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