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一场商业版图的地震效应最近一直没怎么更新文章,一来忙于几个项目的服务,二来没啥新发现,怕是耽误了大家的时间,索性就停停看。但非常高兴的是,本频道的读者数量一直坚挺,没怎么下滑,所以你不得不相信:不作为也是一种新作为。 小圈子的狂欢 然而,咱们今天要聊的是一个崭新而足够重要的话题:区块链。在接连错过IP、社群的时代红利后,除了今天的区块链,还真没那件事儿让我彻底失眠,商业的嗅觉和直觉被趋势的火苗撩拨之后,你所有的举动几乎都是自驱动的,而这样的感觉,应当是人生的第一次,没错,时代已经疯狂,我只是一个陪同少数人狂舞的孤独者而已,但这样的孤独注定会转瞬即逝,因为区块链的窗口期不会太长,未来的一年,言必称区块链、ICO、韭菜,就会成为流行。 和任何一个流行词不同,区块链的火爆仅仅是体现在专业圈层,尤其是金融和技术圈,区块链就像一枚大当量的核弹,沉闷的小打小闹被一笔带过,大家在诚惶诚恐中开始了不间断的亢奋,从意识到行动,都在竞技赛中火速推进。然而,除开这两个圈,主导商业变革潮流的主流VC和相关媒体却集体失语,甚至无动于衷,除了嗅觉灵敏和行动快速的个别投资人(以薛蛮子老师为主)疯狂布局外,尾大不掉、谨慎习惯的主流基金在观望中彷徨:这是咋啦? 大部分人的麻木 至于大部分网络用户对区块链的认知和行动,更是零反映,但这个也不能怪大众,因为不同于共享经济、新零售、社区、知识经济、互联网思维等流行概念的大面积传播,区块链从商业逻辑到场景应用,都是一次深层次的革新,因此,区块链之所以没能大范围的瞬间引爆大众圈层,无非有以下四点原因: 第一,它是对互联网科技底层逻辑的颠覆,触及的是老百姓的元认知能力。99%的人疲于奔命、习惯了在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上践行实用主义,没人会关心技术本质的变动。 第二,技术语言充满了专业术语,语言障碍成了认知的门槛。尤其是被骗怕了的小白们,他们习惯于把看不到的新物种自动归为“骗局”,然后嗤之以“哼”、“不就是那啥吗”、“有啥了不起”,等。 第三,区块链技术在应用上从掀翻原金融体系的利益主体开始。这更是让无数小白无所适从,这意味着,它的每一步推进都是深入骨髓、浑然不觉的,而徜徉于毛发上的诸位,焉能贴耳聆听地壳涌动之声? 第四,原有圈子的沉浸,麻木了对新物种的感知。你在新认知上的每一次推动和突破,都会被旧圈子的异样眼光所杀死,然后你服从了多数人的平庸与缓慢,最后就是与大趋势的南辕北辙。 就在此时此刻,马云那句著名的咒语又开始起作用了: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历史的发展总是惊人的相似,和互联网技术的早期一样,区块链技术也站在了20年前的同样位置,而你的认知与行动将再次接收新历史的审判。 区块链革命的深层逻辑 在我看来,互联网链接的是信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把无数的碎片化信息瞬间链接,历史性的打破了信息主体关系,即人人都成了信息发布者、传播者和接受者,这在没有互联网出现之前,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在这之前,普通用户只拥有信息接受者一个角色。权力的本质,就是对信息的控制,用户主权也只有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彻底成为现实。所以你看到了,移动互联网的兴盛带来的是传统媒介的纷纷没落:电台、电视台、杂志、报纸,统统被自媒体取代。 互联网链接的是信息,而区块链链接的则是价值,每个人的价值都将以区块的方式证券化,并通过一条条保密、安全、低成本、可信任的链条高效传递,这个链接的意义将是举世瞩目的。因为存在了几千年的传统交易方式消耗大量的信任成本,而且每个人每个行为的价值定价权,完全控制在各组织阶层,尤其是公司,而区块链技术将打破这种不对称的定价霸权,每个人成了价值的创造者(拥有权)、传递者(交易权)和定价者(定价权),这和互联网技术对信息三权的颠覆意义,如出一辙。 价值的拥有权、交易权和定价权,会是区块链时代的三权合一,平等而分布式的存在于每个单体,天赋人权的大同概念,将在区块链时代落地生根,传统的组织形态也将因此而逐渐瓦解,尤其是公司,取而代之的会是一个个开放的生态网络。 当然,在今天预测公司将不复存在有点太过天真,甚至会招来骂名,但互联网时代里的外包盛行,已经撕开了公司消失的裂缝,只是这种浑然不觉的变化,让很多人忽略了持续量变后的终局发生。 揭开区块链的价值链面纱 至于区块链是什么,由此而流行的ICO、代币、韭菜、币圈、链圈又是何物?看惯了书本和专家们的解释,我不妨用一个大家熟悉的固有认知体系来解释,因为大家对淘宝比较熟悉,索性就拿淘宝开荤吧—— 在区块链生态里,代币(token)好比琳琅满目的商品,韭菜好比买家,发行方&庄家好比卖家,ICO交易所好比淘宝平台,ICO好比淘宝的交易规则,区块链技术好比开发淘宝的Java、PHP等语言,币圈是买家群、链圈是卖家群。和淘宝上假货横行一样,币圈同样充斥着无数的只有概念而缺乏应用场景的山寨币,只是坊间传言,淘宝上的假货率达到了63%,而币圈里的垃圾比则达到了骇人的95%。 本质上,这是一个新的利益链条,只是,淘宝生态的交易基于对支付宝这一个中心的信任,而区块链的利益链条则是分散在每一个参与者身上的,而且在链条上流动的所有数据都是共享、安全、私密、低成本、快速的。支付宝的服务器一旦遇到不测,我们所有人在上面的资产将化为灰烬,这是一个中心的最大风险,而区块链的分布式记账模式,则完全不会有此担心,每个人都是中心,每个中心都有数据备份,这样的破坏成本实在高昂。 区块链技术将引发的商业地震 结合这样一个技术逻辑,我们突然有了新发现:当下如火如荼的共享经济模式,不过是区块链时代快要到来的一次渐变。因为共享经济的基础设施也是分布式的,破坏一个不影响其它,每个设施的数据更新,每个人的用户端也会有变化(当然你只有到了现场才能直观的体验到该变化)。 只是,当前共享经济的模式不够彻底,因为它的底层技术是移动互联网,在需求确定的情况下,如果及时搭乘不做区块链技术,目前绝大部分的共享项目都将滑坡摔死。而实际上,不可一世的Airbnb已经在开始遭受BAirbnb的饱和攻击。 同样面临趋势威胁的会是目前的超级商业帝国,BAT在瓜分了海量数据后,也给这些数据资产悄悄上了锁、归为己用,各平台之间无法自由流动。而区块链技术必将通过区块的链条外挂,把数据资产的三权让渡给每个用户,主流圈的各位大爷或许也会上演福特、IBM、柯达、Nokia们的时代悲剧。 和所有新物种的诞生规律一样,区块链也长于边缘,并由其貌不扬的人设操盘,这个曲折的路上,除了寂寞、孤独、信仰摇动,也注定会遭受泼粪、碾压、排斥,而且一些个狂妄不羁的份子也终将因为价值观的不端正,被即将来到的监管肃清,在追逐野蛮爆发的同时,边战斗、边站队,应该成为区块链从业者的天条,用具体应用场景下区块链解决方案的运营数据来驱动币值,应该成为这个保护区块链这个优质技术良性发展的守则。 从工业革命时代的资源导向,到互联网时代的需求导向,再到区块链时代的价值导向,是商业文明的主导权从官方组织、到市场组织,最后到个体的一步步交割,而维系商业主体运行的规则也开始从制度遵守到文化浸润,最后到让渡给了价值观尊重。 总之,未来已来,只是在不均匀的分布,谁也不会成为新中心,那些藏匿在旮旯里的灰色数据,会慢慢被涤荡掉,作恶成本将低到冰点,好人好事儿,终究会成为主流价值而被优质证券化,而这才是商业版图之外,令世人最为欢腾的福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