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台灣》之後
金大俠
週末(8/26,週六)在僑教中心觀賞了《看見台灣》紀錄片。這部影片完成於2013年[註一],並榮獲該年金馬獎最佳影片,四年後,在地球另一端的華府,終於有幸一睹佳片。
這是僑教中心精心準備的《看見台灣》試映會,主任陳世池、副主任王怡如全程參與,還備妥了爆米花、洋芋片、巧克力、飲水等,很親民、很有看電影的氣氛。雖然牆壁上貼有告示:「在教室內不可飲食點心」,觀眾互嘻笑,還好教室已成了電影院,Rick特地前來向我補了一句:「我們是州官」,呵呵。在影片放映之前,我大口將點心飲水統統吃光。現場陸陸續續來了100人左右,有許多老朋友,楊楨雄醫生邀來三位美國友人一同觀賞;我與吳正昌夫婦坐在一起,互道近況與退休生活;青春活力的小薇也背個小背包坐在第二排;海蒂推著滿頭白髮的媽媽也來看見台灣,人人滿心期待。
陳主任開埸白說到,他在台灣五十餘年,影片中的有些地方他也沒有去過、也不知道是什麼地方。影片結束後整場一片肅靜,一段沈寂,還是主持人陳主任打破靜默,他說,觀看後有驕傲、也有焦慮,隨後開放給六、七位觀眾做簡短的迴響發言。
《看見台灣》的導演齊柏林用大螢幕、高解析的畫面,以高空的視角俯瞰台灣,讓觀眾「化身為一片飄盪的雲或者一隻飛翔的鳥」,俯視未曾見過的美麗壯闊、賞心悅目,也有平時難以察覺的山河異色、怵目驚心。電影裏沒有大牌的演員,只有台灣這片土地的各樣面貌,搭配細膩浩蕩的音樂,以及有些台灣國語的鄉土口白(是吳念真吧),緩緩地述說著寶島的現狀與病容、美麗與哀愁。
電影或可概分為四個段落,起、承、轉、思,逐步喚起觀眾對台灣的深情、對環保的重視、對人性的檢驗、對大地的深思。
一、【起】自然美景──一幕幕美不勝收的自然景觀,一座座挺拔屹立的高山奇石,海浪波濤拍打著沿岸礁石,清澈流水淙淙於溪澗溝壑,讓人驚嘆,這竟是台灣的一景一觀,她的美麗、清新、壯闊、柔韌,我們與有榮焉。那一刻的心情是驕傲的。
二、【承】土地滋養生計──漁船歸來,承載著滿滿的魚獲;農田耕地,胼手胝足的辛勤工作,但求溫飽。世世代代的人們,從這片土地汲取所需,寶島是島民的衣食父母。豐衣足食之後,經濟的衝擊、科技的改變,迎來了先進方便的時代。
三、【轉】天災不斷人禍不絕──影片轉成動物相爭互攻的鏡頭,音樂也跟著緊繃聳動。口白說著,「我們已經驚動萬物的平衡,埋下了災難的種子。」預告接下來的災難禍害、滿目瘡痍、膽戰心驚。搭配著一幕幕驚心動魄的駭人場景,口白說著一個個可怕的數據與資料。 颱風、豪雨、地震是臺灣每年無法避免的天災。加上無知人禍及有意人害的推波助瀾,台灣的山坡地帶愈來愈承受不住短時日的豪雨狂風,土石流橫行;台灣的沿海地區不時發生海水倒灌的災難,片片水鄉澤國。
人們將山地剷平蓋豪華民宿,種植檳榔樹、高山茶、高麗菜等淺根植物,讓山坡抓地力下降,豪雨引發土石流,水庫淤積;為了養殖魚類的需要而鑿取純淨的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產生海水倒灌。工廠排放工業癈水至河流中,水中生物消失殆盡,河流成了有顏色的排水渠道;不肖廠商對山林開膛剖肚,違法盜採水泥、砂石等,不僅耗電、汙染,更是環境殺手;海岸線被強行截直堆上人工防波堤,影響生態、破壞景觀。
「因為看不見,所以不知道害怕。」 「利益為先,誰又在乎對環境的傷害?」 「大多數人看不見,少數看得見的人選擇看不見。」
四、【思】永續經營的抉擇──在提出物質文明與環境保育的矛盾與衝突後,其實我們是茫然的、深思的、沈重的、無語的,不確知能夠做些什麼才能彌補對這片土地的傷害、以及停止對台灣的破壞。影片後段加上「苗栗洪箱」、「宜蘭賴青松」採用有機種植的例子,回歸土地、善待土地的義舉與掠奪者形成強烈對比,
「我們需要的不多,只是想要的太多了。」 「唯有善意的呵護土地,土地才會呵護我們未來的子子孫孫。」 「不要等事情來了,就怨天、怨地、罵政府。」
《看見台灣》,看見台灣人的貪婪,看見人類文明的愚蠢,看見人定勝天[註二]的短視,看見人們對這片大地所做的錯誤示範。
《看見台灣》看見了台灣,然後呢?
《2017年9月6日於華府》 [註一]:《看見台灣》榮獲2013年金馬獎最佳影片,它是一部扣人心弦,令人省思的紀錄片。導演齊柏林因2009年的88風災,他乘著直升機飛入災區拍照,目睹台灣山林受到極為嚴重的創傷,幾已滿目瘡痍的景象,深深體察到,平面的影像,不足以讓觀眾真實地感受到台灣正在面臨的危機,更激發了他的使命感,決定拿房地產做抵押,毅然決然投資了9000萬元的鉅資,前後耗時3年,租用直昇機,在全台灣的上空飛行拍攝,累計飛行拍攝的時數超過了400小時。
[註二]:人要敬天,人要畏天,人要聽天,人要愛天,人要惜天,人要護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