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勇牧师‖ 文明转型与品格革命 (二) 选自王志勇牧师 《上帝、圣约与国度----三一上帝与基督教文明论护教学》 第二节圣经、圣灵与圣徒 圣经是上帝赐给我们的特殊启示的结集,圣经本身的结集成典是在圣灵的默示下进行的,目的就在于造就圣徒,使圣徒能够明白上帝的旨意,完成上帝所赐给的使命。“圣经都是上帝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3:16-17)。另外,在真道的传递和领受上,圣经是最重要的文本,是基督教信仰和生活的最高标准;要明白圣经,关键是要有圣灵来光照我们,“只有上帝藉着圣灵向我们显明了,因为圣灵参透完事,就是上帝深奥的事也参透了。除了在人里头的灵,谁知道人的事?像这样,除了上帝的灵,也没有人知道上帝的事。我们所领受的,并不是世上的灵,乃是从上帝来的灵,叫我们知道上帝开恩赐给我们的事”(林前2:10-12)。当然,圣灵也常常使用圣徒来教导他人,耶稣基督在大使命中就是这样吩咐的:“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20)。 圣经是上帝通过圣灵默示圣徒写成的,也是通过圣灵光照圣徒来明白的。圣灵既是圣经的作者,也是圣徒的老师。圣徒手中拿圣经—圣经为圣徒的教导和生活提供客观性的标准,心中有圣灵—圣灵为圣徒明白和活出圣经的教训提供内在的光照和引领。北美大陆牧者团契称此为“三源合流”,强调三大属灵传统的合一,就是代表宗教改革的改革宗、代表新兴教会的灵恩派、代表历代教会的天主教教会中三大属灵传统。圣经是超验启示的文本性本源,改革宗强调“唯独圣经”,注重圣经的权威和教训;圣灵是神圣光照的主体性本源,灵恩派强调“唯独圣灵”,注重圣灵的充满和恩赐;圣徒是真道传递的器皿性本源,天主教强调“唯独教会”,注重使徒的统绪和传承。 其实,真正的改革宗信仰乃是具有大公教会精神和传统的信仰,不仅注重圣经文本的重要性,也注重教会传统的重要性,但教会的传统不能凌驾于圣经之上,只能是辅助性的权威和功用。当然,改革宗神学师承奥古斯丁的传统,非常注重圣灵的光照,圣经本身就是来自圣灵的默示,并且没有圣灵的光照,我们就无法明白圣经,无法通过圣经而认识上帝和耶稣基督。同时,在改革宗神学中,以信经、信条和教理问答为代表的教会的传统,乃是圣灵光照历代教会按照正意分解真理的结晶。 最重要的是,不管是圣经的启示、圣灵的光照,还是教会的传统,三者的目的都是为了造就圣徒,正如保罗所强调的那样:“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上帝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使我们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就随从各样的异端;唯用爱心说诚实话,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基督,全身都靠他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其职,按照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弗4:12-16)。 雅和博经学在三源合流上强调:(1)基督徒个人与教会之间的合一是“连于元首基督”,关键不是组织和形式上的合一;(2)合一的方式就是“唯用爱心说诚实话”,我们要用主的爱彼此相爱,用爱心去了解对方,用爱心去服事对方,而不是把自己的看见硬加在对方的身上;(3)强调基督教各个宗派之间功用上的合一:“全身靠他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其职,按照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4)合一的目的就是要“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5)合一的关键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求主赐给我们耐心,“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6)合一过程中最需要防范的就是“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随从各样的异端”;(7)合一的目的不是为了人多热闹,而是为了建立教会,造就高素质的圣徒与英雄式的基督精兵,“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 因此,在正统改革宗神学中,圣经、圣灵和圣徒三源在真理的传递和见证上有着完美的和谐。圣洁是教会的本质,但爱心却是建立教会的关键。正如梁家麟博士针对多纳派对教会造成的分裂和困扰所分析的那样:“奥古斯丁认为教会最重要的特质是爱而非圣洁。圣洁固然是教会的理想,但却不可能成为教会的现实;教会永远不该放弃对圣洁的追求,但它现实上却又总会存在着不洁不义的事情。倘若我们不接纳教会有任何一丝的不洁,动辄以分裂为解决方法,那我们只会将教会不断分裂下去。”
第三节文明转型与秩序重建 秩序重建是人内心的渴求,在旧的秩序崩溃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新的秩序。当然,正如魏乐德所指出的那样,“大多数的人都渴求秩序,加上大家内心都存有莫名的恐惧,担心在我们个人与社会生活的根基上,正酝酿着一股力量,如果妥善地予以疏导,则会使我们感到生命枯燥,或是陷入混乱和暴力的网罗中。” 文明转型和秩序重建是同步开始的。这种秩序重建主要是心灵秩序与道德秩序的重建,道德秩序的重建是从个人心灵秩序的重建开始的。中华民族面对清末李鸿章已经指出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这一大变局不是改朝换代的问题,而是文明转型的问题。李漫博、马学禄强调,面对这种文明转型,我们必须全面、深入地反省中华文化和世界文明,从中发现“人类普世价值”:“这次反省,既不带有文化、文明的自恋情节,也不带有自卑情绪;既不站在中华文化中心论的立场,也不站在西方文化中心论的立场。” 可惜作者根本没有胆魄和洞见来直面中国几千年来的皇权专制的残暴,甚至为专制涂脂抹粉,认为几千年来“中华的政治文明是共和文明”! 这种思想的蒙蔽、良心的扭曲真是让人感到震惊!可惜这就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孝正所说的中国的国情“四荒”(荒唐、荒诞、荒谬、荒芜)、知识分子的“八无”(无知、无能、无情、无义、无道、无德、无耻、无赖)! 我们在仁教部分强调上帝设立的“受造界的秩序”(the creation order)。上帝按照上帝的形象造人,并且明确地把治理全地的使命赐给人。在受造界的秩序中,首先是自然秩序,就是包括人在内的自然万物都必须遵循的秩序,这个秩序既包括造物主与受造物之间本体上的不同和距离,也包括人作为上帝的管家而与上帝和其他受造物之间“间际性”(in-between)的道德性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总和就是道德秩序。这种道德秩序体现在社会上的律法秩序上,也体现在人心中的心灵秩序上以及人际间的政治秩序上,最终落实在经济秩序中。我们在心学部分更多地强调的是个人内在的心灵秩序—心灵的立法,就是上帝把他的律法刻在我们的心上;在法治部分更多地是强调社会上的律法秩序—社会的司法,一切司法最终都是良心的司法;在德政方面更多地是强调政治秩序—社会的执法,就是把上帝的律法落实在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文明部分则更多地强调把各种秩序集中落实在经济秩序中,也就是历史性、动态性的治理与管理的过程中。 在秩序的重建中,我们首先要明白上帝所设定的秩序,然后自觉地按照上帝所设定的秩序不断调整自身。世界历史虽然看起来浩渺博大,但最终不过是个人心灵的历史。世界历史的秩序最终也体现在个人的心灵秩序上。只有靠着上帝的恩典,当我们通过重生和内在生命的操练摆正自己内在的心灵的秩序的时候,我们才能摆正自然秩序与道德秩序的平衡,尤其是在政治秩序和经济秩序中。 正如刘仲敬所强调的那样:“斯多葛派或儒家的人本主义和士大夫性质使他们只能凝聚社会的表浅部分,在犹太-基督教共同体决绝的信心和深入的组织面前不堪一击。”
归回圣经 访问古道 通达时务 圣灵内证 宣道 圣学为体 世学为用 仁教心学 法治德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