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友会10月21日邀请顾祥妹谈《中国书画装裱及修复》 刘嫄兼谈《吴门派诗书画三绝》
中国艺术界有句名言:“三分画,七分裱”,因为中国书画是用墨汁写绘在轻薄的宣纸和丝绢上,墨汁的胶质常会使画面出皱,要靠托裱使之平贴,再配以綾锦做“框”,才能让其作为艺术品登堂入室。镀金镶银的画框给西洋画增色添香,而精緻的装裱则使中国书画带上中华文化特有的高雅气息。于是,装裱本身成为中国书画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优秀的装裱师也成为艺术家。 中国书画装裱的历史源远流长,始于汉代,精于宋元,盛于明清。历朝历代的装裱艺术在不少地域形成中心,例如京裱(北京)、苏裱(苏州)、扬裱(扬州)等。年代久远的古书画,常受到各种损坏,需要精心修复,才能继续保存流传。而修复古书画的精深技艺,要求装裱师有名师指点,并有机会在古代文化里浸淫熏陶多年。 书友会这次荣幸请到在Smithsonian旗下亚洲艺术馆(Freer|Sackler—弗利尔|赛克勒,以下简称弗|赛馆)任职的装裱大师顾祥妹,分享她多年从事中国古书画装裱及修复的丰富经验。她将对传统书画三种形式(立轴、手卷和册页)的修复方法做详细介绍,包括立轴的揭托装裱,手卷断裂折痕和锦包卷首残破处的修护,以及册页的重裱等。 顾祥妹1972年进入上海博物馆(上博)学习古书画装裱修复,从师苏裱派的竇治荣老师,也曾向当时在上博任职的十多位分属苏裱和扬裱的大师们学艺。在上博工作的十五年间,顾老师曾修复过众多元明清古书画。1989年顾老师来美,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院工作,修复了明代画家姚綬的手卷和清代画家袁江的山水大中堂。1990年来弗|赛馆任职,二十多年来经她亲手装裱修复的书画艺术作品更是难以计数,其中不乏珍贵的传世名作,例如元代王蒙的山水立轴《夏山隐居图》、钱选的《杨贵妃上马图》、宋画《北宗神品》册页、明代徐渭的《青藤墨妙图》、清代八大山人的《荷花双鸟图》及多幅清代皇室祖宗肖像大画等。
经顾老师重新装裱的明代吴门画家钱谷和诗人张元凯的册页
因为顾老师会选用弗|赛馆闭馆前特展《吴门派诗书画三绝》的展品做例子,书友会也请了在该馆做讲解员的刘嫄博士与我们分享该特展的精品,并分析吴门派艺术家间亦师亦友、非亲即故的错综复杂传承关系。弗|赛馆经过修整将于今秋10月14日重启门扉,届时将有包括赵孟頫《二羊图》在内的宋元明清精品出展,相信这个讲座将为爱好艺术的听众奏响赴弗|赛馆欣赏中国书画的精彩前奏。 刘嫄是神经生物学博士,曾经多年担任NIH神经疾病研究所国际办公室主任。目前在弗|赛馆做义务讲解员,并在有三十五年历史的《书与画》杂志及新近创刊的《丝路艺术》杂志上发表过多篇介绍弗|赛馆展览及馆藏的文章。 时间:2017年10月21日(週六)下午1:30-4:00 地点:双溪图书馆 (Twinbrook Library) 地址:202 Meadow Hall Drive, Rockville, MD
20851,电话:240-777- 0240 本活动对外开放,欢迎各界参加。非会员乐捐五元场地费。询问请洽会长丘宏义301-990-72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