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有靈魂的躍動 —10/29寫作工坊潘秋辰老師寫作課有感 金大俠 (華府作家協會供稿,作者:金大俠) 在我眼裡,一個寫作的人,同時也是一個用語言渲染靈魂色彩的畫家,潘秋辰[註一]就是這樣的人,她,清秀如山間雲岫,豪放如大漠孤煙,冷寂如寒光鐵戈,熱帎如熾陽烈酒,我不禁想到一個畫家,他一生只用靈魂去作畫,梵高。 文學如果不與繪畫結合,那將是一大憾事,文字中生出畫面一樣唯美的情愫,那就是寫者用情至真至純的自然流露。身為華府作協一份子的潘秋辰老師,十月二十九日(週日)為2017~2018寫作工坊打頭陣開講授課,深受學員們好評。她從散文創作的角度闡述了實效、簡捷的方法,並由語言、文采、立意三方面輔導點評了學員們的習作,課堂內容豐富翔實,引例形象生動,從散文分類到如何寫散文(形散神聚的寫作宗旨、以小見大的寫作思路、適當描寫的寫作技巧、昇華境界的寫作高度),到切磋散文寫作的方法(多鋪墊前因、多描寫過程、多思考結果),為熱愛寫作的人帶來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訓練教程。
有學員把她的講課比喻為充滿音韻美的語言舞台,其實這也是一種寫作化的美學體現。她總是能將語言美妙的意境變成具象的圖畫,讓人在語言圖化的過程中,有了蘸著心靈氣血在畫布上放飛的暢快淋灕。所以,寫作等同另一種形式的靈魂躍動,語言和生命結合了,夏花就不再是夏花,秋葉也不再是秋葉,文字有了靈魂延伸出去的氣息,而且還淌著生命的溫度。 潘秋辰的與眾不同在於,她不是先寫作,再向文學或哲學去尋求深刻,相反地,她是先修煉一種平靜而恆溫的氣場,把這些積澱在生命的聖杯裡,就像宗教的哲學,從諸多連續或斷續的寫作享受中自成一格,從而癡迷上了寫作。這就給她的讀者帶來了文字與靈魂在溫度上契合的幻覺。她說:「這是我堅持的一種方式,先感動自己,再感動那些看似沒有生命的文字。」為文字注入活血,為文章添加生命,這就是她的語言所具有的一種性格吧,也許是一種獨到,也許是另一種平實。 寫作與靈魂的緣孽,在於寫作人身上。原始人類面對自然宇宙,是用神話加以註解的,可能正是神話的流傳孕育出不同氣韻的魂靈,它們依附在一起永遠無法割離。一個沒有給文字賦予靈魂的寫作人,是單調的,就像一個沒有靈性和激情的畫家,只能僵硬地尋求著固定的格式。 在文學的世界裏,信仰同樣是永恆的主宰。無論剪裁出多少個意象,也必須經得起人格、人性、靈魂的拷問。潘秋辰的語言讓我們看到一種靈魂的張力,像是釋放想像力的一種途徑,那裡遍地瘋長著歲月、虔誠、執著、靈性、溫情…… 寫作是離不開精神支點的,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大多不能靠寫作來養活自己,在商品經濟年代,純粹的寫作很難有商業價值,倒是寫作人用他們的精神,支撐著自己進行文學創作。可能,正是寫作才使他們能有靈魂地活著,或是寫作滋養了他們的生命。潘秋辰亦是如此,在寫作之外,還有教育事業、公益事業,從上海到華府,她始終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潘秋辰的寫作始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她能用一種飽蘸著靈魂汁液的文字創作自己的文學空間,套用她自己的話,「我是用有靈魂的文字在生命的大地上信手塗鴉。」讀她的作品,就像流連於唯美電影的畫面,實象、意象、抽象迭起,引人緩移深思。她喜歡用第二人稱,如同面對心靈的窗口,直接毫無間隙地交流,讓作者、讀者、被寫者之間形成了擲地有聲的回響。在我看來,她的寫作既不與傳統風格相一致,又不與後現代文學相融合;她往往孤身前行,攜一身發自內心的能量,永不停歇,與語言共舞,用熱情綻放。
「杰夫帶領團隊走進非洲拍攝的作品,讓我們看到自然和生命的純淨原生狀態,人類幾乎是囚籠中放出來的看客,在非洲這片原始偉力統攝的家園裡,將感嘆釋放為一種瘋狂的想像力,在赤道無影子的光感地帶任意捕捉佈滿了星月、日出、日落、獸群、遷徙、獵殺、奔跑等的壯觀景象……」 ——選自《愛與孤獨——加拿大華裔攝影家杰夫與非洲的情緣》 「北京的春天,沿襲著夏天的煩躁,秋天的冷落,在又一個春寒中迎來了一場罕見的大雪,無論是靜默在紅牆裡的紫禁城,還是喧鬧在霓虹中的建外SOHO,都被一筆抹成了一個顏色,像是一幅蘸了淺淡的墨,潑在白色宣紙上的畫,又似乎墨凝固了,化不開,便到處尋找著需要著色的去處,找到了,便停留,成為又一屆『殷之光杯朗誦比賽』的背景,成為一群追尋朗誦藝術人們的畫卷……」 ——選自《聲音之光的聖者——激情誦者殷之光》 「都說詩人有一顆菩提之心,敏感,能捕捉到一葉一雲的舒卷,一沙一樹的喘息;想必,以這樣的心去朗誦自己的心靈之作,就更能表達彼時的心境了。 所以,無論是秋時閒月,春山空鳴,亦或是枝橫雲夢,葉拍蒼天,甚或是乾坤蒼黃,日月齊光,詩人用心吟出的心曲,自然是最真實的那一曲絕唱。 他,就是這樣一曲清曠之音的吟唱者,且歌且行。他,就是那位吟誦著自己心靈大風歌的詩者——王愛平。」 ——選自《且歌且行——王愛平》 「這和弦中有一個調子,像午後陽光的酒調,很醇,也很濃郁,厚厚地斟在每一個腳印裡,大地作了筵席的台布,舉杯一飲的瞬間,高山仰止,我不知道那聲音裡汩汩流出的是一副靜者為王的風範呢?亦或是一種知音難覓的邂逅?總之,在這一份厚重面前,讓每一個走過的人都不免自覺寒酸了。 有時走到密密的林陰下,太陽的手指纖纖地撩撥起來,在看不盡的綠色裡,綿延著你的聲音,真誠而自然,脈脈地穿透著時光的雲翳,讓人們不禁想找一段古老的樹根為枕,靜靜地藉著你的聲音而眠,在每一次醒來之際,猜測著這和美的音弦是不是已經越過了生命的彼岸…… 為什麼呢?你能奏出這天地間,獨一無二的,音與容的和弦。」 ——選自《音與容的和弦——瞿弦和》
「如果你錯過了花期就是錯過,沒有必要奢望瞬間成為永恆,更沒有必要貪婪地以為世間的美麗都有等候你的義務? 繁盛的櫻朵堅持了她稍縱即逝的美,而我也不再為她的短暫而哀傷,而痛惋,我明白,她的美已經化作永恆,只是需要我們在該慢的時候慢下來,該停的時候便停下來,生活的美,大自然的美,都需要用一顆攝影者的心,去靜候。 當我懂得,這世界無論大小,無論是否有欣賞的目光,都有各式各樣的美在可知或不可知的地方生長著,燦爛著,凋零著,那麼我們的心就為美麗騰出了足夠的空間……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選自《瞬間與永恆·櫻花祭》 從華府作協和書友會的合辦講座到寫作工坊的講課,讓更多的文友認識了潘秋辰和她的作品,相信,在如許擁躉的期待中,她會繼續發揮其寫作上的引領作用,並為中華優秀文化在海外的傳承而不懈努力。與潘秋辰交談最愜意的莫過於她的善解人意,她不喜歡別人稱她「美女作家」,她總覺得外表的樣子是生活的投映,是內心的折射,沒必要去突出。實在不得已,稱她「寫者」就可以了。 我明白,在她的生命裡,寫作是另一個平行世界。
2017年10月31日於華府
[註一]潘秋辰是獨立撰稿人、暢銷書作家,累計出版發行十多部暢銷書,至今在亞馬遜、京東商城等熱銷。擅長專題片解說詞、報告文學、深度報道、散文創作等,作品曾多次獲獎。現活躍於美國華文創作領域,積極參與美國華人社區各項活動,所採寫的各類專題報導影響力廣泛又深遠。 [註二]金大俠,本名:金慶松,華府作家協會主席,華府知名文化人、自由撰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