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作協「寫閱評聚」 新版寫作之家 --陳小青--
華府寫作愛好者大有人在,許多人想將心中的故事以白紙黑字呈現出來,但大多數卻心中無底、怕寫不好惹人笑話,多麼希望有人幫忙看看、多麼盼望有人指導。可是,到哪兒才能實現這一願望?
2017年12月17日這一日,華府作協在會員內首創並試行的「寫·閱·評·聚」活動,讓與會者興奮地看到了實現這一願望的曙光,難怪人人備受鼓舞,寫作熱情高漲,許多人已在翹首以待下次聚會之日的到來。
有著16年國際演講協會(Toastmasters
International)經驗的華府作協會長金慶松,是作協這一活動的創辦人。他指出:「成立於1924年的國際演講協會,其會員們就是在且演講、且評論、且學習中,切磋啓發、琢磨互學、亦師亦友,演講可行,寫文章肯定也可以。」,「作者看十遍,不如讀者讀一遍。文章千改始心安。」他由此方發起、力促、並完成了此次首場試辦。 正如金慶松所言,「寫·閱·評·聚」四字的涵義,「就是四個動詞:寫、閱、評、聚。」。所以活動形式或步驟,是由每位參與者先行投稿、文章匯總之後不記名地發至所有與會者瀏覽,聚會之日由大家針對這些匿名文章逐一提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最後再由作協邀請來的指導教師做出總結與指導。
由於傳閱與評審的文章的匿名性、又特約作協內寫作工坊的教員潘秋辰前來坐鎮、親自指導,首場聚會原本計劃是在兩週內收上8至10篇文章來進行討論,未料通知發下短時間內即有十二人交上文章,臨時還有三人在嚴寒中前來與會旁聽。更讓會長本人也大受鼓舞的,是「參與人數的另外一個亮點是:有七位男士!印象中,華府作協的所有活動幾乎都是......一面倒、女多於男半邊斜,第一回(至少是我的經驗中)這七位男士在本會活動中為男性爭得了半壁江山!」。 此次與會文章的體裁和題材五花八門,充分說明華府能寫之人與可寫之事比比皆是。散文、小說、西方詩歌英譯漢、新詩、仿古文.......。美國生活小鎮百年家族的風情,伴隨自己一生的語言學習的回望,「同志」間的柔腸百結,羅馬菜場中可見的義大利餐桌文化,葬禮上對人性與母愛細微感人的追憶,充滿哲理的家庭瑣事,在懷舊的思緒中栩栩歸來的故鄉趕場舊事,塞繆爾.厄爾曼的青春頌歌從中文貼切優美的散文詩中顯現出其充滿激情的意境,庭院銷售中三代同堂的平常小事訴說著和平年代平安寧靜的難能可貴,以詩人的情愫吟唱人性中和大自然中的情與緣....... 會上是按文章來依次進行評審座談,並以「搶答」方式進行。「評論可是錯字、字義、通順、句型、文法、結構等等」一切與寫作有關的內容。由於大家心裡放鬆、發言踴躍,不得不控制每人發言的時間與次數。每篇評完便由潘秋辰老師做出總結和指導,潘老師還往往會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點撥,包括設計怎樣的改進方法、如何可將一些內容打開、甚至用哪種其它文體可使其文更加精彩,等等。 一項活動能夠成功,難能可貴的是人人傾心參與、方方面面給予熱心支持。會上發言熱烈、人人暢所欲言自不待言;有人臨時無法與會,請假的同時竟在會前將自己對每篇文章逐一提供了書面意見;指導老師潘秋辰,此次與會全無報酬、完全義務服務,卻從通知發下文章、收上之日起即已開始操心此會,會議全程幾小時專注聆聽、悉心指導;「會場」是由作協工坊學員方映荷主動請纓張羅,由於當天會場全部訂畢,她便索性安排在她的家,而且臨時趕做了蛋糕、藍梅派等等數種茶點,如同招待客人一樣招待大家,令與會者賓至如歸;而此次活動四名作協幹事會成員則不約而同全部出席了會議、參與了討論。 會議最後一項議程,是對此項活動提出看法、意見和建議。迅速得到的反饋極佳,此事物大受歡迎自是不言而喻,金慶松會長本人也由此受到極大鼓舞,很快做出下次活動的計劃,並進而總結道: 「寫·閱·評·聚」是四管齊下的學習方式: 一、要自個寫文章(勤寫作是進步的不二法門) 二、要閱讀他人的文章(培養閱讀與理解的能力)、 三、要評文章(「評」是很廣義的:找錯字、當編輯、提供一個讀者的看法、 專業引經據典的文學評論⋯⋯在在屬於此,在在可以精進)、 四、要聚會口頭表達意見(要能有效地、毫無廢話地「一語道破、一針見血」 ⋯⋯這一點也不容易呀) 總之,我們互信互助,交流切磋,且行且學……
此項活動試辦成功,讓華府作協又找到一個新的可激勵大家寫作的突破口,成為一種新版的寫作之家,也讓人們看到華府華文無限寬廣的寫作天地,從喚起寫作意願、拓寬寫作題材、提高寫作能力和激發寫作潛力等等各個方面,都顯示出不可估量的成功的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