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征文 正视历史,告慰英灵 晨晖(希望中文学校洛城校区) 小时候喜欢看英雄故事和打仗的电影,包括述写抗战的回忆录和作品。掩卷后不免感慨,叹自己生不逢时,没有生在战争年代。有时也做做白日梦,想象自己就是那个英雄人物。化身神枪手,一枪消灭一个侵略者; 或是功夫卓绝,白刃战中冲入鬼子群中东拼西刺,杀敌如砍瓜切菜般痛快。 长大后看了更多的抗战史料,尤其是接触到来自不同阵营,不同国家的资料,才明白原来抗战远不是电影里演的那样:冲锋号一响,穿着整齐的灰军装的我军战士漫山遍野如猛虎下山,鬼子便望风而逃或举枪投降。真实的抗战要残酷百倍。抗战的八年如果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艰苦卓绝",抗战所凭籍的也是四个字:"血肉长城"。其实这四个字早就耳熟能详了,口号也喊过,歌曲也唱过,但当时对其含义并不真正理解,以为那只是宣传口号,为了表示抗战决心,鼓舞士气而已。后来才明白这四个字的背后其实隐藏了多少血泪,多少无奈,以及多少不屈不甘的灵魂。 抗战自1937年全面爆发,当时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极为悬殊。首先是武器装备,且不说空军,海军,装甲兵炮兵等技术兵种,就是步兵武器,我军的七九式,中正式即远远不如日军的三八大盖,更不用说那些老套筒,汉阳造,甚至梭标长矛了。而且即使这样的劣势装备也不是齐装满员,每支部队都有相当的缺额和徒手兵。第二,士兵和军官的训练和素质也远远不如。抗战初我军不论国军精锐还是经过长征千锤百炼的八路军,和日军拼刺刀都丝毫占不到便宜,往往要我方三个战士才能拼掉一个日军。日军军官的战术素养,战场应变能力也普遍高于我军。第三,工业和经济实力对比悬殊。抗战爆发前日本为世界列强之一,而我国常年积弱,几乎没有现代工业。仅举一例,1938年中国的钢产量为900吨,而日本为650万吨,差别之巨可见一斑。第四,组织动员方面,日本由于军国主义的空前膨胀和疯狂宣传,举国上下已成为隆隆滚动的战争机器。而我国则军阀遍地,战乱频仍,各地方实力派名义上服从中央指挥,但实际上各有各的盘算。国民政府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对日战争形势,于1935年开始军队整编,计划在3-4年内整编 60个甲种调整师换发德式装备,但到战争爆发时只勉强完成了20个师的整编。 面对如此悬殊的实力对比,中国人民没有屈服,全国军民奋起抵抗,前赴后继,开始了悲壮的抗战历程。国共两党抛开多年恩怨,合作抗日。各行各业,各党各派捐弃前嫌,通力合作。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或慷慨解囊,或共赴国难。经过无数将士的流血牺牲,最终和国际反法西斯阵营一起取得了对日抗战的全面胜利。抗战靠的是什么?是誓死不当亡国奴的决心和勇气,是不怕牺牲,我死国存的英雄气概,是三百万阵亡将士,三千万抗日军民的生命和热血。 正是由于实力的悬殊差距,中国人民的抗战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我们不得已才采用了以空间换时间的国策,换言之,就是以大片国土的沦丧来换取日军补给线的拉长和兵力的分散,以达到粉碎日军的速决论,以持久战拖住敌军,一点点消耗敌军的实力以求最后胜利的战略目标。其代价是花园口决堤,长沙大火,南京沦陷后的生灵涂炭; 是无数军民的流血牺牲,无数民众的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我们今天纪念抗战,首先应该正视历史。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以前海峡两岸中国人看到的抗战史都有一定的偏颇。在抗战胜利已经过去了七十年的今天,亲身经历过抗战的人所剩无几。如果我们还不能够消除党争带来的歧见,还历史以本来面目的话,一些可歌可泣的抗战史料恐将永远淹灭于历史长河之中。其次在正视历史的基础上,对所有为抗战而牺牲的烈士,所有为抗战作出过贡献的人,不论属于何党何派,都应该给予应得的纪念和荣誉 。最后,我们在纪念抗战,缅怀先烈的同时,应记取同室操戈,国家分裂的历史教训。直面现实,把握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机遇,完成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如此,才能告慰那些为国捐躯的无数英灵于地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