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关注“急救门”事件,很佩服记者张先生,他用自己的生命做了一次“深入生活“的采访调查,又通过有理有据的连续“深度报道”,把所涉及到的航空公司、机场、急救中心等部门存在的问题一一曝光。令人欣慰的是,现在这些部门都已经做出了反应,相关改进措施也会陆续出台,从这个意义上讲,张先生这次鬼门关里走一遭的可怕经历必会造福众多的普通百姓。
突发病症,需要急救,这不是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事情,可是没有人敢打赌自己或自己的亲人永远不会碰上。一旦临到自己头上,就会知道,及时而有人性关怀的急救对脆弱无助的生命是多么的重要。
下面说说我所知道的发生在美国的三个急救事件,都是我所认识的自己同胞的亲历,都是普普通通的、没有上新闻受表扬的急救案例。
第一件发生在一位博士身上。几年前他在从芝加哥飞往弗吉尼亚州的里士满(Richmond)的途中,突然腹部剧痛难忍。机上乘务人员得知情况后马上与地面联系,很快,机长告诉全体乘客,因为机上有人得病,所以飞机将加速飞行,会提前到达。到达后请大家在座位上等候,让病人先下飞机。
飞机到了以后,等候在地面的急救人员马上上来把这位博士抬下飞机。接着救护车一路呼啸把他送到当地最好的医院的急诊中心。在没有任何家属在身边的情况下医生对他进行了急救,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人让他马上交费。后来他得知医生给他做了CT检查,诊断出是肾结石。
第二件事,一位住在老人公寓的老妈妈在外面採回来一些野菜,想尝尝鲜,结果吃了以后食物中毒了。当时情况非常危险,危险到什么程度?老人公寓就在市区里,距离医院大概10公里,可是老人是被直升飞机直接送到医院楼顶的。这位昏迷不醒,不会说英文,当时儿女又不在身边的老人被及时地从鬼门关救了回来。
第三件事,是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那是在我怀小女儿6个月的时候,一天我带着大女儿去图书馆借书。临走的时候我在门口不小心摔倒了,当时把周围的人都吓坏了。几个人把我扶起来,让我坐在椅子上。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过来问我感觉怎么样,还有人给我端来水。当时我没有磕破,也没有出血,不过确实受了惊吓,很怕肚子里的孩子有个三长两短的。我坐在那里不敢动,心里想休息一会再离开。谁知过了几分钟三四个穿着制服的人朝我走来,原来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打了急救电话。
救护车已经停在图书馆门口,他们让我躺在担架上,送进车厢。就这样我生平第一次坐上了急救车。路上,陪在我旁边的救护人员有男有女,女的细心地问我的情况,男的不停地与吓哭了的大女儿说话,安慰着她。
大概过了五六分钟,救护车开进了一家大医院的急诊部。把我送进门诊室后,那几位急救车上的工作人员大概看我不像有什么大问题的样子,很放松地跟我和女儿告别离开了。
接下来医生护士进来了,医生询问我摔倒的情况和当时的感觉,护士给我量血压,做心电图等各种检查。我又被推出去做B超,回来后大夫说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还有观察一段时间。我就躺在那里,过一会医生进来看看。这样大概过了一个多小时,又一次量了血压和心电图后,医生说我没事了,可以走了。
临走之前护士让我填一张表,留下了姓名地址电话和社会安全号。当时没有交任何费用,过了几天,我收到了医院和救护车的账单,我把账单寄到保险公司,由他们来处理。
美国的医疗体系并不完美,其中的低效率和高收费是饱受病诟的。急救急诊的收费,包括救护车和直升机的费用都很高。不过在实施急救时不会让病人先掏钱,急诊室更是不能拒绝任何病人。而低收入群体基本上上述的费用都会被免去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在急救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人员都有着良好的职业素养,在保证及时高效的同时,也让病人感到被关怀被尊重,让处于危难无助的病人有安全感。
急救急诊的本质意义应该是“雪中送炭”,而不是记者张先生经历到的“雪上加霜”。要让需要被抢救的人得到及时的救治和精神上的温暖与安慰,除了各个相关部门和系统急需改革,每个岗位上的普通工作人员的职业尊严和素养也亟待提高。
其实推而广之,三百六十行,若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地对待他人,没有冷言冷语,没有冷漠和袖手旁观。每个人,无论老幼与尊卑,在需要帮助救治时,都能得到平等有效的对待,这个社会会温暖很多。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