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尔森《与中国打交道 Dealing with China》读书笔记
文章:《与中国打交道 Dealing with China》读书笔记来源:一个人的读书会 作者:侯子
Dealing with China,《与中国打交道》,是美国小布什时代前财务部长,也是高盛前总裁Paulson(保尔森),在2015年4月出版的一本半自传性质读物,记载了他过去20多年与中国打交道的各种高端案例和细节点滴。之所以说是“与中国打交道”而不是“与中国人打交道,Dealing with the Chinese”,因为,无论是保尔森代表高盛,代表美国财务部,还是退休之后作为NGO负责人Paulson Institute与中国的互动,他服务或者打交道的对象都是中国政府与国有企业。此外,保尔森与中国打交道的20年,也见证了中国经济腾飞的整个过程,因此具有代表性。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有趣,也有价值的地方,是记录Paulson在高盛期间的第一部分。也许因为Paulson在记述自己投资银行家的本职工作,比较得心应手,而这一部分正是中国国企私有化的关键历史时期,作为一个中国人,读到这一段的内幕,有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书的第二部分,Paulson做了小布什政府的财长之后,着手推进中美经济策略对话,也有些有趣细节。第三部分,Paulson卸任之后在环保领域与中国的合作,读起来印象不是特别深刻,有Paulson不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的感觉。可能是我的主观偏见,也可能是客观事实。
金融时报(FT)对这本书的介绍是,如果你业务是跟中国打交道,并且能够随时调动一两艘航空母舰,那么你不该错过这本书。言下之意,保尔森应对中国的经验,都是跟所谓的中国统治层精英进行重要接触,这种接触的层次,西方人中,除了Henry Kissinger (基辛格)一位无出其右。出于这一理由,金融时报认为虽然《与中国打交道》是本重要的书,但保尔森所描述的那种“交道”,是普通人几乎不可能需要操心的。“除非你碰巧是一个大国的统治者”,否则Paulson从自己与中国打交道的独特经历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可能不会对一般老百姓有什么借鉴性。
这一个意见其实有点偏颇。中国的高层或者民间普通机构,都是同一文化背景的产物。接触每一个机构的过程,也是接触每一个个人的过程。其中待人接物,做事的方式,事实上都有共通之处。这不是巧合,也不独中国背景下的人才有共性。譬如在美国,无论是媒体上我们看到的奥巴马总统,或者是普通美国人邻居,他们的待人接物,你也是能找到那种随意,互相尊重,政治正确,维护他人利益的同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等等属于美国人的共同性。而中国客户,另一方面,有一种特别的凌厉,或者说傲慢的共性,这也许有点负面。事实是中国人普遍比较务实。
书中细节
摘录一些书中的细节, 当然,对细节对取舍反应了个人的偏好,不足,和恶趣味。
因为它是传记体,信息比较零碎,没有特别的脉络可以从一而终,也不像学术著作那样有坚实的理论依据,不是个求真理的过程。可以让人读下去。吸引人的是传记式的细节,和Paulson身处高位,而有机会接触到内幕,和高层领导人,他从97年起到现在,与所有的中国当权者都有过深度接触。这些细节揭示了中国领导人作为人,而不是权力符号,那些真实的地方,比如央行行长周小川是个资深古典音乐发烧友之类。
本书从1997年2月开始,邓小平刚刚逝世。Paulson经过当时建行行长的王岐山的引荐,在中南海紫光阁第一次与朱镕基会面。朱镕基当时还是副总理。在1993年邓小平南巡之后,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一度达到20%,国企私改制一度被搁置。朱镕基的铁腕,和财政紧缩政策,扭转了经济局势。经济复苏,国有体制改革又一次被朱镕基迫切地提上了日程。中国即将入世贸,朱镕基希望通过国有企业改制,提升中国本土企业的竞争力,深化改革。
书中详细地纪录国有企业私有化的过程,高盛先后代理中国电讯,中石油,中国银行的IPO,并作为基石投资人投资中国工商银行IPO。Paulson出任财长期间,更是频繁接触政治高层。Paulson对企业和政治人物,事件的观感,非常有意思。
中国商人和政府
1)国人可能是地球上地位和等级观念最强的民族之一(the Chinese, who may be among the most status- and rank-conscious people on earth)。为了解释中国官员很爱“面子”,他提到一个例子。1997年6月中旬,保尔森临时有事不能参加与时任邮电部长吴基传的会议。John Thornton是当时高盛亚洲主席,也是六人执行委员会成员之一,可以顶替保尔森与会。但是因为当时只有40多岁,看上去压不住阵脚。高盛方面担心这会让吴部长感觉没有受到足够尊重,便安排53岁的高盛国际副主席Bob Hormats出席。虽然实际上Hormats在高盛内部地位远低于Thornton,但因为面貌老成,也拥有1971年中美取得外交突破时就职于美国国安会的资历,中方对这样的安排很满意。
在中国文化里,威仪是高层人士的自我修养。西方观察者或许多多少少将其归类于自大和虚荣,但忽视了中国人比较在乎这个,即对年长的人天然的尊重。在这一点上我想我们没必要觉得落后或抱歉。
2)中国人决策慢,行动快。对比今时今日财政政策频繁更迭,行动快,决策更快,行动跟不上决策的步伐,当年的“决策慢,行动快”在Paulson看来是个很大的优点。
3)国人信守口头承诺。与普遍的认为中国人“缺乏诚信”这个印象不同,Paulson感觉中国人,尤其商人,其实是遵循另一套诚信系统,即口头承诺,或者说,人情大于合同。
4)中国过去是个缺乏创意的民族,过去发展的20多年却成为愿意尝试任何新鲜事物的国度,现在却有潜力成为创意之都。“穷则思变”,中国人的务实主义,一贯勇于拥抱改变,历史上朝代更迭都是如此。此外,从商业角度,中国市场容量巨大,任何改变都有潜质带来丰厚的回报。
Paulson抓住了中国人看似守旧其实激进,看似纷繁杂乱,其实的井然有序的这种特性。可以说对中国的了解达到了一定的程度。
高管和政治家印象
朱镕基:北京的二月依旧寒冷,在中南海紫光阁的会议室里,Paulson注意到朱镕基副总理的秋裤从裤脚边缘露出来。07年之后,王岐山在Paulson会议室,面对财政部中官员说服大家,中国不是美国,政策不能拷贝美国:“中国人不能够像美国人那样生活,我们很多事情不能模仿你们。你们夏天有空调,冬天开足暖气,你们的生活方式,一个地球都不够用。” Paulson作为美国财长,relentlessly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在各个方面对美国作出让步,然而那一刻他有被说服,他突然想起多年前朱镕基总理的秋裤,美国的领导人,他们没有这种觉悟,他们是绝不会因为天寒而想起穿秋裤的。
中国电讯 (China Telecom)。这个案例做投行的人可能比较了解,是第一个改制上市的国企。 当时正值亚洲金融危机,上市当日恒生指数跌穿10%,China Telecom受累,当天跌破发行价。股价当然后来bounced back。朱镕基在整个过程中一直保持关注,打电话给王岐山,”我们拿到钱了吗?42亿美元?“ 王岐山回答:”是,拿到了,真金白银。“ Real gold and silver。Paulson在书中感慨,现在可能令人难以置信,但当时中国真的会担心融不到钱。
主导China Telecom上市的是高盛的投资银行家Mike。朱镕基总理在一次会面中对Paulson说,如果我有100个Mike,我可以让整个中国国家经济都好起来。很能反映老总理为国为民的心情,也为他日后委托Paulson组建清华大学商学院埋下了伏笔。
朱镕基总理是个极其正面的形象。书中提到的另一些人和事,会让人感到不好意思。有一个故事始于2001年9月11日深夜,保尔森正在太平洋上空一架飞往中国的私人飞机上。飞行员从驾驶舱出来,告诉他有来自高盛总部的紧急电话。他听到在电话那头背景中传来高盛员工的惊叫声,他们电话中目睹第二架飞机撞上了世贸中心大楼。
保尔森马上命令飞机掉头回纽约,但当时美国关闭了领空,他别无选择,只得继续前往香港。经过一个不眠之夜之后,他决定直接进入一天的会议日程。“我当时希望做好表率。”他写道,“我不希望让任何人以为这类袭击可能会迫使我们中断工作。”然而当天的第一场会议是与高严(时任中国国家电力公司总经理)吃早饭,保尔森写道:“当时我沉浸在震惊和悲痛之中,用颤抖的声音说起世贸中心受袭的事情,而他一个字都没说。真正是一个字都没有说。”他没有表示出丝毫同情。Paulson在描写中国官员时,即使是后来失势的那些人,用词也一贯比较克制。然而这一次,“他是我遇到过的最傲慢的,最自私的,自大的人”
Bo Xilai。作者印象深刻的是,会谈时,Bo会不时“改正”译员的翻译,来显示自己英语出色。而这位译员,在美方看来,专业能力恰恰无可挑剔。Paulson认识Bo和Xi是差不多同一个时期。Xi当时表达了自己对中国经济未来转型的忧虑,而Bo还在为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优势自喜。
江泽民。Paulson第一次见江,江展示了非常具有江氏风格的热情,“你是投资银行家,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对吧?”
阅读本书,才知道江和朱总理都是改革派,致力于深化改革,对中国的发展功不可没。之后上台的胡温,执政纲要上,稳定超越发展成为第一要务。书中提到一个有趣的细节,Paulson 在财长期间有一次造访青海湖,考察当地的生态环境。之后的行程是回京与胡会面。胡知道Paulson去了青海湖,很感动,提到那片土地和人民,以及他们面临的困难,眼眶湿润。Paulson评论,胡感情上是真挚的,然而是否真的可以做出正确的抉择,则是另一个问题。
在所有中国的领导人里,Paulson接触最多,评价最高的,是王岐山。”王是一个温暖的,有力的领导。有独特的领袖魅力,旺盛的求知欲和活力,并且拥有与人沟通的神秘能力,不管是对西方人还是中国人。” 这一点上面也提到过。
另一个关于王歧山比较有趣的细节:王和保尔森谈论反腐问题的时候提到了“表哥”。保尔森写道,Wang此时让我看了下他的表,饶是保尔森见多识广,也认不出来是什么品牌,看上去肯定比他戴的Timex Ironman还要便宜。Wang接着介绍说,他每年换一次电池,两年换一次表带,购买以来,已经换了三次石英晶体。Paulson 回答,我不会换石英晶体,表坏了就会再买块新的。这个细节很好玩,虽然诚挚,过犹不及。
外交
中国在外交方面展现出来的手腕和不经意的幽默,也是点缀在书中的亮点。有一次,中方告诉他,他们的负责人吴仪——当时负责对外贸易的高级官员——想要为他安排一次款待。中方一直没有告诉他这次款待将是什么形式的,称想要给他一次惊喜,直到一晚夜幕降临后,保尔森被带到北京城中央一个阳台上,整个故宫一下子展现在他眼前。只不过这还不是普通的故宫夜景——整个故宫里面和周围的灯都是亮着的。保尔森写道:“这座巨大、古老的宫殿,几个世纪以来帝国历史、战争、革命和抗议活动的见证者,在这一刻被点亮,只为了欢迎我们。”
保尔森2006年在中国与习近平会面,中方的另一份礼物就让他们比较难办了。那是一个寒冷的夜晚,美方代表团成员正在观看焰火表演,保尔森已经冻得牙齿打战了,就在这时,中方工作人员发给他们的贵宾一些带毛领的红军大衣,大衣的黄铜纽扣上还打着红星标志。“我渴望那份温暖,但不敢把他们给我的那件军大衣穿上。这要是被拍下来可不得了:美国财长穿得像个红军战士!” 在电影Too big to fail里头,被处理成挥舞中国小国旗。
我对我们的外交人员的印象这种小心机表示很喜欢。
既然是自传,有细节透露Paulson这个人的性格。
保尔森促成了中美首次战略经济对话(SED)。在这个机制中,他也获得了超出国务卿、国防部长、商务部长等普通阁员的统筹地位。2007年Paulson以财长身份在北京会谈期间,一天下午,他被告知在接下来的24个小时之内,中方因为达赖喇嘛的原因,拒绝美国航空母舰Kitty Hawk小鹰号停靠香港,于是美国军方一不做二不休,决定当晚要经过台湾海峡。他的幕僚说,“这已经是高层的决定,我们做不了什么。”Paulson一听就怒了,他说,如果国务卿赖斯,如果小布什,军方还会这么做吗?他立刻打越洋长途电话,把国防部长从睡梦中叫醒,表示抗议。抗议成功。这个事情很能看出Paulson的个性,won’t take no for an answer。不信邪。行动力强。
最后,Paulson的政治经济建言。
对中国经济的建议,依然是深化改革,更深度的自由市场化。然而Paulson认为习近平一方面在经济上推进改革,另一方面政治上的左倾,是无法协调的。
Paulson对华盛顿处理美中关系的方式大多持批评态度。他对民主国家往往向北京方面传递的一系列相互矛盾的讯息表示谴责,敦促美国在与中国官方对话时“发出统一的声音”。他还建议,美国应努力“为中国找到更好的坐席”,意思是美国应主动支持中国在世贸组织(WTO)等国际组织中发挥领导作用。
保尔森的建议都倾向于通过支持中国获得它想要的东西与它建立更融洽的关系。这种斡旋者思路,中国生意人有句箴言:和气生财。这也是保尔森《与中国打交道》的主题,是一个商人的信条和思路。但保尔森这个理论,是否能够应用到政治上还有待商榷。因为相对于生意场,外交上可能很难存在双赢这种局面。
结束语
此书好看,除了因为各种小细节,更多是因为Paulson的角度。这是一本外国人写的,写给外国人看的,关于中国的书。书中没有谄媚,不求吸引中国人的眼球。Paulson作为一个外国人,他笔下觉得令人惊奇的地方,有时也是中国人觉得习以为常的地方。因此他记下来的那些细节,反应了异域的眼光,跟许多外国人写中国的文章一样,也从而让我们能够透过他的这副眼镜,罕有地站在一个客观,或者说旁观的角度,看见自己。
同样的外国人写中国的还有Peter Hessler(何伟),入木三分-他提到中国人独特的笑容。中国人不都是因为开怀才会笑,而是会因为悲伤,会因为尴尬,害羞,因为不体面,等等。
另一个我不遗余力,在各种场合推荐的人,是写《杜甫的五城》的历史学家赖雅和。他是马来西亚华裔,从小在外国长大,在普林斯顿读唐朝边陲历史博士,对中国所有的认知,停留在书籍和地图上。80年代在香港教书期间,他利用假期一个人北上,坐火车走遍了故国的大地。他对故国的感情,下笔时有一种属于离人的温柔,我非常喜欢。
因为加入了千读读书群,读书开始记笔记。一个好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