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教育儿童数年,造就他们数十年,造福国家民族数百年”美国科技教育协会(ESS)是由一群华裔学人成立的非盈利、非政治性的文教机构, 自1988年起实施《认助中国乡村教育项目系列》计划, 硕果累累。今秋九月,ESS将举办一场慈善演唱会,望以让大家对ESS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共同为中国乡村教育奉献爱心。为此我们将发表一系列有关文章,敬请关注。 无声润教化,故国游子情 ESS推展《认助中国乡村教育项目》系列二十五周年的感言与回顾
我自60年代台湾政治大学毕业后,就迫不待急地赶到美国留学,没想到这一“留”,竟然快半个世纪了。 在美国学业告一段落后的四十多年,我从没有间断过工作。我曾担任纽约大学的图书馆员;当过纽约市小、中学的老师,和教育局的督学;后来进入联邦政府,作为教育部管理层的官员,直至年前退休。回顾在各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我都收获良多。但这些有薪酬的工作,都没有给我由衷的满足感。 令我感到足慰平生的一项工作,竟是我二十五年前开创的义务“副业”-- 协助中国农村贫困的学生和教师改善教学的环境和条件。它成了我的终身“眷恋”,我满怀激情地投入,劳心劳力,无怨无悔。虽历经多方的考验和挫折,但也蒙受不断的鼓励和启发,使我能够在崎岖和艰辛的进程中,始终怀着欣慰、鼓舞和感激的心情,努力追求,觉得一切都是非常值得的。 这刻骨铭心的投入和感受,主要基于父母对我的教诲和我的“故国游子情”。
游子心结
我生在抗战,长于内乱。自小就经常听到中国百年来被西方国家侵略,挨打受气的历史。鸦片战争、甲午海战,中国人都是一败涂地。抗战期间,又受日本军国主义残酷的欺凌。我家在动乱中一再“逃难”。父母亲屡屡创业,都因战乱而屡屡丢败。他们常告诫我们钱财是身外之物,只有自己的学识是跟着自己的,没有人能夺走。因此,求学和努力一直是我牢记在心的立身之本。 70年代的钓鱼台运动,激发了无数港、澳、台的莘莘学子的故国之念,游子之情。大家都渴望有一个自强、安定、繁荣的祖国。在钓鱼台运动的数年中,我们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论国事,办活动。尽管大家专业不同,兴趣有异,但忧国忧民的心情却把我们系在一起。我们深深认识到,祖国和民族的复兴,中华文化的薪火相传,奠基于普及的、优质的国民教育。对此,知识分子尤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踏上国土 1978年中美建交后,1979年我和丈夫吕克群踏上国土,怀着激情去感受新中国的改变。但我们看到的却是国家并没有真正强盛起来。开国后接二连三的政治运动和影响深远的文化大革命,使国家元气大伤,人民仍然生活在“犹有余悸”的政治恐惧和艰辛的岁月中。我们数次回国,情况虽然有所改变,但进展较缓慢。犹记有一次,我和克群坐在火车上,看到窗外一群群在烈日下弯腰种植的农民,苦况依旧;一片片陈旧的设施和建筑,百废待兴。真是百感交集,欲语无由。每次都忧心忡忡,满怀感慨和焦虑而归。为此,我们一直思考,上下求索:我们能为自己的同胞,自己的国家做些什么?我们一定要有所作为!最后我们的结论是:普及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必需,是国家富强的基础。国家面对重重困难,对普及教育,尤其是贫困农村地区的教育,难能兼顾及重视。这就给予我们极大的空间,在这领域能够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我们深知力量有限,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能做多少就算多少。
科技教育协会
1980年,一群美籍华裔学人(多半是在台湾成长和受教育的外省第一代),为帮助中国尽快 实现“四个现代化”,成立了科技教育协会(Educationand Science Society, 以下简称 ESS),在美国纽约州注册为非营利、非政治性、享有美国联邦政府捐款免税待遇的文教机构。协会的宗旨是促进中美民间文教交流,提升国内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和普及科技知识。协会在初期,举办过多次高科技的论坛和培训,并出版【科学月刊】。作为协会会员之一的我,藉着这个平台,1988年开始在大陆推展《认助中国乡村教育》项目,重点有三:提供图书和信息资源、提供助学金、和改善教学(包括师资培训)。
从乡村学校展开认助教育项目
阅读是教育的基础,我们决定从推展《认助乡村学校图书室》项目(简称《图书室》)开始,为贫困农村地区的学校,成立《图书室》,免费提供在中国出版的儿童和青少年图书、教师的教学参考资料和有关农民种植养殖的科普读物。困难的是我们没有在中国推展项目、联系和取得受助学校信任的“渠道”。经过多方探索,四处打听,数次失望和徒劳,我们不气馁,终于在1989年,在云南和湖南的四所偏远小学成立了ESS《图书室》。记得其中一所云南小学是在庙里上课的,没有书架就把图书挂在绳子上。当看到孩子们饥渴地翻阅图书时,我们似乎看到粒粒种子落进了土里,时候到了,定会生根发芽。这个《图书室》项目,至今已经推广至五千多所乡镇学校。 接着,我们发现还有许多农村的孩子(尤其是女童),由于家庭贫困,没有机会上学。于是我们开始提供《助学金》项目。从资助33个学童开始,如今《助学金》已经发放了两万多人次。同时农村教师的素质急需提升,我们就举办了许多大小型的培训,每年都有七、八百没有出过县城的老师和校长,能坐在大讲堂里聆听国内外学者讲解教学的新理论和交流实践的经验,他们受到的震撼和启发可想而知。学校教学的器材极需补充,我们便提供教学设备和器材…。一路下来,真是任重而道远。ESS筹划的项目,都是跟着国家的教育发展情况而调整,拾遗补缺,从前瞻中创新:逐渐地增加了儿童经典诵读、乡村学童夏令营(科学、音乐、阅读),多媒体中心和关心留守儿童的项目。由于近年农村 留守的学生人数递减, 他们都跟父母去外地城市打工了,但他们无心向学,又无一技之长,经常吃亏受欺,因此,我们计划为农村的初中毕业生(尤其是女童)提供职技和综合素质的培训…。就这样,从一个《图书室》项目发展成为一系列的《认助中国乡村教育》项目。(有关详情,请参阅ESS的网址; www.esscare.org )。
募款和建立义工团队
二十五年来,推展过程中最困难,也是极欣慰的,莫过于募集资金和建立海内外的义工团队。向人“要钱”启齿难,但是为了百年苦难的民族、为了复兴中华,我们就能理直气壮地开口了。支持和援助我们工作的人和机构还真不少,包括香港田家炳基金会、台湾的信谊基金会、美国的黄汝斌基金会和谭氏文教基金会等和千万的海外华侨和台港同胞。他们的信任就是我们的鼓励和动力。值得一提的是捐助者中,最大的群体竟是收入菲薄的蓝领、台湾的老兵、小店的员工、还有退休的老人和一般的公教人员。想来他们推己及人,最能体会和深知只有教育才是富强的根本之道。 建立中国义工团队是最大的挑战。我们在中国并没有所谓的“关系”。但透过口碑,不懈的打听和联系,我们终于慢慢地建立了中国国内的义工团队。藉着国内政策逐渐开放,ESS在海内外的志愿者团队也慢慢地扩大。现在的分工:ESS海外团队负责筹划、募款和督导;中国团队负责联系、落实、和跟踪。国内团队大多是在职或退休的教育工作者,通过他们取得县教育局和学校的了解和合作,项目就展开了。由于国内外文化和习惯不同,双方都要不断沟通和学习。我们认真做到以身作则,说话算数,以建立诚信的基础。就这样,ESS现在几乎在中国每一省都有了代理人或代理机构。至于有人担忧捐款会不会被贪污掉?对这一点,我们不能保证,但我们相信真想贪污的人,不会看上捐助的小额捐款,而长期留在ESS义工团队里的成员,都是对国家民族和同胞有深切的关爱和期望的人。我们相交以诚,众志成城,共同构造ESS精神。
助学不是做慈善事,更不是施舍
要澄清的是我们从事的并不是慈善事业。助学不是做善事,捐助更不是施舍。教育是兴邦的根本。近代哲学家梁漱溟先生说“不平等待遇中,教育的不平等是最残忍的”。帮助贫困儿童们受教育是所有国人,特别是知识份子,应尽的本分。
参与者也是最大的受惠者
《认助中国乡村教育》项目系列持续到今天,决非某一两个人的决心和毅志,而是靠集体的智慧和努力,建筑而成的。参与者也是最大的收益者。在过程中,我们体会到重视教育是深入民心的宝贵中华传统,我们接触到许多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感受到同胞之间的大爱,这些欣慰的亲历,充实了我们的生活,丰富了我们的生命。 我们庆幸ESS起到了海内外的“桥梁”的作用、让海外华侨的关怀滋润到贫苦学童的心田、把资源和期望传递到祖国偏远的乡村。国父孙中山先生主张人生以服务为目的,孔子的服务意境更高--“参赞天地之化育”。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工作,正如捐款人区权先生所说“钱存在银行里利息是有限的,投资在孩子的身上的利息是无限的”,又如田家炳先生说“中国的希望在教育”。
ESS欢迎大家参与
ESS是一个很小的民间草根文教机构,我们把有限的资金和人力,用心地把教育目标和受益对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探索不同的运作模式,提供学校最合适的支援,用小捐款发挥高效益。 我们希望有更多人加入ESS的工作行列。虽然中国今年经济成长快速,但仍有部分地区贫穷,加上地广、人多,有极大的空间让我们发挥参与。只有大家一起来关注教育,国民素质才能提高,民族复兴,国家繁荣安定才能实现。 ESS 义工乔龙庆于华府, 2013/07/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