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的新冠疫情迟早会放缓消退而人类或许应当学习如何与新冠病毒共生 希望中文学校盖城校区中文教师:谭伟 自从新冠疫情在2019年底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爆发以来,目前已波及到世界许多国家。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已超过两年。这些年来人们一直焦虑和关注着新冠疫情的未来走向以及如何才能有效地控制新冠疫情等话题。本文将分析讨论有利于全球新冠疫情放缓的因素。 一、新冠疫苗的研发成功是抗击新冠疫情的有力武器 新冠疫情突发后,世界各国通力合作,目前已研发出了被授权作为紧急使用的新冠疫苗。这些疫苗包括辉瑞及莫德纳公司生产的mRNA新冠疫苗、强生公司研发的人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阿斯利康公司/牛津大学合作研发的黑猩猩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俄罗斯研发的人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以及中国国药和科兴公司分别研发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等。除了上述疫苗之外,目前还有更多的试验性新冠疫苗处于不同阶段的临床试验研发过程中,这为成功研制新一代的新冠疫苗提供了重要的研发平台和充足的后备资源。新冠疫苗的研发成功及广泛应用为建立针对新冠病毒的群体免疫以及控制和缓解新冠疫情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二、 接种新冠疫苗的群体范围逐渐扩大、接种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截至目前,美国接种新冠疫苗的群体包括青少年、成人及老人等。除此之外,美国的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已授权批准辉瑞公司的mRNA新冠疫苗紧急用于5-11岁的儿童。接种新冠疫苗的群体范围扩大,有助于实现群体免疫,降低新冠病毒感染对人们所造成的伤害,同时也有利于延缓新冠病毒变异株的出现。目前欧美国家的不少民众已完成接种一剂或两剂新冠疫苗。以色列已率先施打第3剂新冠疫苗,并计划接种第4剂新冠疫苗。美国和其它一些国家也已开始接种第3剂新冠疫苗作为加强针。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其所支持赞助的COVAX(COVID-19 Vaccine Global Access)项目已于4个月内完成了新冠疫苗在10亿人口中的接种目标,同时希望能在2022年6月份左右使新冠疫苗在全球接种的覆盖率达到70%。如果这一目标能如期实现,则将有助于加速控制和减缓新冠疫情。 三、美国医药公司已研发出治疗新冠疾病的药物和单克隆抗体等 目前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新冠疾病的药物有瑞德西韦(Remdesivir)。默克(Merck)与瑞奇贝克(Ridgeback)生物公司合作研发的抗病毒药物Molnupiravir能比较有效地降低新冠病人住院和死亡的几率。辉瑞公司研发的新药PAXLOVID已于2021年12月22日获得美国FDA的授权作为紧急使用。PAXLOVID有很强的抗新冠病毒的作用,如果在新冠病毒感染后出现临床症状的三天内开始服用此药,则能够使新冠病人的住院及死亡率降低89%。 除了默克和辉瑞的口服抗新冠病毒药物之外,在新冠病人感染的早期使用特异性的抗新冠病毒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也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目前经美国FDA授权作为紧急使用的针对新冠病毒的单克隆抗体至少有etesevimab、casirivimab、imdevimab和sotrovirmab。早期联合使用抗新冠病毒药物和单克隆抗体,有可能显著减轻新冠疾病的病症,防止新冠疫情进一步恶化。 四、研发和使用快速诊断新冠病毒的试剂盒有利于及时追踪病患源头和控制疫情 目前检测新冠病毒的方法主要侧重于检测新冠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而针对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则有助于间接了解人群中接触了新冠病毒以及无症状感染患者的情况。快速准确地诊断出被新冠病毒所感染的病人,有利于早期发现传染源,及时隔离病人、对病人进行早期治疗和护理,从而切断新冠病毒的传染链条,防止病毒在人群中继续传播扩散,有利于及时控制疫情。 五、新冠病毒通过不断变异来适应人体、提高传染性,但病毒的致病能力并未显著增加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病毒的基因组会不断发生变异,而在多数情况下是为了提高病毒在宿主体内的适应性及生存能力,有助于病毒复制传播和扩散,但与此同时病毒的致病性也会相应地有所下降。换句话说,当病毒的传染性增强时,其致病性有可能保持不变或有所减弱;反之,病毒的传染性虽差但其致病性却可能很强。例如,A型流感病毒的H1N1亚型可以感染人的上呼吸道,此亚型病毒的传染性强但致病性弱;而流感病毒的H5N1亚型可以感染人的下呼吸道,这一病毒亚型的传染性差,但却可以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即便是不久前出现的新冠病毒突变株奥密克戎(Omicron)极具传染性,但其致病能力似乎比新冠病毒Delta突变株还要弱。 虽然接种新冠疫苗后仍会不时发生新冠病毒突破性感染的病例,但被感染的病人大多临床症状较轻,不需要急诊就医或住院治疗。大多数身体健康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感染新冠病毒后,不发病或临床症状很轻、愈后良好。因此,在没有引发重度临床症状的情况下,新冠病毒的自然感染或突破性感染反而有可能部分起到加强免疫的作用。 新冠病毒的传染性高,并不代表着它在人体的致病性就一定强。致病性强的病毒大多很难持续传播,萨斯病毒(SARS-CoV-2)的致死率是新冠病毒的几倍,但它现在已经消失、无法传播。埃博拉(Ebola)病毒的致病性更高,平均致死率约为50%,但从未扩散到全球,只是在非洲的一些国家局部流行。 总之,病毒感染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与人共生,而不是消灭它赖以生存的宿主。因此,我们不妨大胆地预测一下,奥密克戎(Omicron)及其之后可能出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对人体的适应性将会更好,即使它们的传染性会增强,但病毒的毒力很可能会逐渐下降。在人群中传播速度快、致病力弱的新冠病毒变异株是否能起到减毒活疫苗的作用,促使全球早日实现针对新冠病毒群体免疫的目标,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六、借鉴历史上流感大流行的经验来预测新冠疫情的未来走向 自1918年以来,在人类的历史上曾发生过四次流感大流行,它们分别是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1957的年亚洲大流感、1968年的香港大流感以及2009年的墨西哥大流感。其中发生在1918年至1920年间的西班牙大流感最为严重,它是历史上造成感染人数最多和死亡人数最高的大流感。据估计,在此次流感大流行中约有5亿人被感染,而死亡人数则高达5千万至1亿人。西班牙大流感的疫情历经三起三落,即使在当时并没有流感疫苗和缺乏治疗流感药物的情况下,人们最终还是通过自然感染所获得的免疫力战胜了疫情,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西班牙大流感最后还是变成了季节性流感。 与历史上发生的流感大流行相比,人们目前抗击新冠疫情的手段,不仅有多款新冠疫苗可以使用,同时还有治疗新冠病毒早期感染的一些药物和单克隆抗体等。此外,现代化的医院设施、配套的医疗保健体系、快速特异的病毒检测手段以及互联网信息共享系统,都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早日结束新冠疫情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物质保障。 七、世界各国通力合作、共同应对新冠疫情 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能够生产作为紧急授权使用的新冠疫苗。为了使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也能有机会及时得到新冠疫苗,世界卫生组织启动的COVAX项目直接负责将疫苗厂家生产的新冠疫苗有计划地分发给疫苗短缺的国家。在非洲的众多国家里,有13个国家获得了优先考虑。西非的加纳和科特迪瓦是最早使用COVAX项目所提供的新冠疫苗的两个非洲国家。相信各国之间通过共享新冠疫苗生产的研发技术以及密切的疫情信息互通合作,将对控制新冠疫情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八、结束语 新冠疫情何时放缓消退估计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当大多数人通过自然感染或接种疫苗获得了对新冠病毒的免疫能力之后,新冠病毒的传播速度将会明显变缓。随着接种新冠疫苗的人数持续增多,被新冠疫苗保护的群体不断扩大,人们对新冠病毒的认识不断深入以及早期快速诊断试剂和治疗药物的不断研发和投入市场,将使人们有更多预防和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手段及防护措施。本文分析讨论的多种有利因素终将促使全球的新冠疫情趋缓,逐步变成影响有限的、类似于季节性流感的地区流行病。 虽然目前研发的新冠疫苗对减轻重症新冠疾病和死亡较为有效,但仍不能完全阻断新冠病毒的感染,而新冠疫苗的保护作用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因此通过自然感染或接种新冠疫苗所建立的群体免疫的保护作用可能仅仅是暂时的,难以达到终生免疫的效果。 新冠病毒变异株的出现是很难避免的。接种第3剂或第4剂新冠疫苗的做法,也说明了新冠疫苗所提供的免疫力是暂时和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冠病毒的再次感染或突破性感染肯定还会发生,但并不可怕。尤其对于接种了新冠疫苗的人来说,出现重症和死亡的几率会大大降低。所以,在没有找到高效防治新冠疾病和彻底根除新冠病毒的有效措施之前,人类或许将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基本现实,即学会与新冠病毒在地球上长期共存共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