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Omicron之后,下一个出现的变种病毒是否同样具有高传染力,甚至传染力更加增加,民众遭到感染时会不会病情变得更严重,还是趋于无症状,公共卫生专家分析好坏结果各异的三种假设情境。 旧金山加大(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传染病学家卢瑟福(George Rutherford)接受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访问时说:「接下来状况将会如何,目前仍无法明确掌握。」他说,病毒可能产生渐进式突变,例如之前的Alpha及Beta变种病毒,但也可能出现巨大改变,例如Delta与Omicron变种病毒,「下一个出现的会是哪一种,只能看运气了」。 报导指出,以H1N1流感病毒为例,最初是以新型病毒之姿,在1918年酿成史上最严重的流感大流行,全球人口约三分之一被感染,约5000万人因此丧生。疫情后来虽然结束,可是H1N1流感病毒迄今依然存在。 史丹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流行病学家及传染疾病专家伊芙‧马多纳多(Yvonne Maldonado)说,1918年造成全球疫情的H1N1流感病毒,堪称如今带来每年流感疫情所有H1N1流感病毒的「高祖父母」(great-great-grandparent),因为病毒在几十年间出现许多突变,但起源还是一样的病毒株。她说,新冠病毒也可能出现类似的发展。 美国疾病管制暨预防中心(CDC)统计,美国平均每年有3万5000人死于流感。柏克莱加大(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公共卫生学院传染疾病及疫苗学专家舒瓦兹柏格(John Swartzberg)指出,民众要持续过生活,但日常生活模式将恐将无法回归到与从前一模一样。 马多纳多说,如果新冠疫情变成流感化,将是「最佳情境」(best-case scenario)。她说,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各国需要加强的工作在于保护高风险族群、推广疫苗并且为患者提供单株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药物及抗病毒药物;疫苗厂商则必须推出针对变种病毒的特定疫苗,好让民众每年接种,药厂也要研发功能更好的病毒检测剂。 报导指出,第二种假设情境是,抗病毒药物或单株抗体药物不足,无法提供给所有染疫患者,或者药厂无法研发出针对变种病毒量身打造的疫苗。 最后一种状况最糟糕的假设情境则是,出现了一种足以穿透疫苗保护效果,也能突破药物治疗的变种病毒。不过,马多纳多分析:「我觉得这种情形出现的几率比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