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为何要确保股市牛下去 上周末中国再度祭出更多措施以拉抬市场信心后,已在过去三周内跌掉市值2.8万亿美元中国股市,本周是否能如所众人期重新上涨,仍有待时间证明。 不过MarketWatch专栏作家Craig Stephen指出,先前官方的措施多半无显着成效,但至少已将注意力集中在为何当前股市会有如此大幅的修正。 目前中国最新的救市措施为21家券商共同出资人民币1200亿元投资投资蓝筹股指数股票型基金ETF,同时证监会更要求券商在4500点以下不卖股、不做空、不减持。 当然,以上海股市的成交金额动辄超过超过人民币1万亿来说,这项资金规模并不算高,影响力恐怕仅有短短几个小时。而以先前其他亚洲国家如韩国与日本来说,其所推出的股市支持计划成效并不彰,推出后市场仍持续下挫。此外,28家公司宣布暂缓新股上市,以保留市场资金。 牛市显然比熊市更受欢迎,在这波修正前,上海综合指数过去12个月来已上涨150%,中国已可预见这波修正。实际上,部分分析师表示这波下滑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会过于显着。法国兴业银行所做的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显示,股票占整体家户资产10%以内。 不过,有关中国为何仍努力支持股市,最简单的解释在于:它创造了本轮牛市。对中国而言,该影响不仅在于经济层面。 从去年开始,中国股市在官方媒体的鼓吹及宽松货币措施下逐步攀扬。人民日报日前更在文章指出“4000点才是A股牛市的开端”。这使得今年光是新开交易帐户就爆增3000万户,许多新股民更大胆尝试操作融资融券,这些人相信在政府带动下,这项交易模式能更快致富。 在中国,多数人相信政府有力量控制股市。过去官方对利率、汇率等各方面进行管控。但近期官方采取各种行动后,股价仍持续下挫,投资者显然不太买帐。 对比2007年中国股市的那波牛市,当时并没有融资融券,债务规模也未占GDP比例高达280%,其经济情势也非持续看跌,房地产市场也未过度膨胀。 如今情况看来,若接下来股市泡沫破裂,中国可能将面临通货紧缩的冲击和资本大量外流。这也是为何当今中国仍持续努力,确保股市牛市要持续下去。 南华早报评论称,中国内地股市的暴跌对实体经济来说是一枚苦药丸。 上海私募股权公司银树资本董事长王峰(音译,Wang Feng)表示:“市场大跌将会冲击将股市作为一个有效融资渠道的想法。最糟糕的是,它的崩溃几乎肯定会打乱原先计划好的决策。” 自6月15日以来,作为基准指数的上证综指已经下跌29%,这样的下跌在投资者中引发了一场信心危机,他们目前认为这种下跌将会持续一段时间。 政府随即出手干预以免阻止A股市场的“放血”行情,出台的措施包括敦促国有机构购买更多的股票和降低交易成本,但忧心忡忡的投资者仍然仓皇而逃。 证监会将IPO的改革作为今年的首要议题,预计将开始着手建立基于信息充分披露的登记制度。被誉为在内地股市的历史上监管机构所作的最大胆的的举动——新上市程序,是为了响应李克强总理关于支持创业、扩大国内需求的号召。对于新程序的实施证监会没有发布明确的时间表,但他们预计将在明年生效。 上海Shiva投资公司的对冲基金经理周凌(音译,Zhou Ling)认为:“显然,市场崩溃将阻止监管机构进行重大的IPO改革。数以百万计的股市投资者遭到严重损失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相比较市场改革更加紧迫。” 通常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止现有的资产流动性遭到损失,证监会会暂停新股发行或者放缓IPO审批。 实际上,股市崩盘不仅会破坏这个能够融资数千亿元的融资平台,对中国说还可能是一个罕见的挫折,这似乎表明中国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推广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模式来驱动经济改革的全面努力遇到了绊脚石。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音译,Shao Yu)指出:“政府需要重新修改政策并找出目前应该关注哪些点,比如说开放金融市场,创新或风控。” 在股市繁荣之时,政府把A股市场看成实体经济的一个催化剂,在这个市场中公司能够筹集资金用来创新。 3月份,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承认了股票市场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当时他表示,放宽货币政策能够引导大规模的资金流入股市,最终随着资金寻得这个途径流入石油公司和食品加工公司,实体经济可能因此得到支持。 Z-Ben咨询公司的研究主管张浩川(音译,Howhow Zhang)指出:“一个有着坚实基础的活跃市场能够成为一个可靠的资金来源,但一个过山车的市场显然不能。” 尽管中国正努力维持稳定增长以避免大规模的失业,但股市危机令整体的经济前景变得黯淡。 衡量中国服务业状况的汇丰Markit采购经理人指数上月从5月份的53.5跌至51.8,为自1月以来的最低点。该指数高于50代表积极情绪,低于50则反映了悲观情绪。 不过全球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相比之下不担心中国的融资问题,而是强调培养市场融资领域的人才,以及将研究转化为具有商业可行性产品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