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旅游大不同 --《东非古国埃塞俄比亚文化巡礼》分享会随感
马莎
最近有机会参加《华府书友会》举办的刘嫄博士的分享会《东非古国埃塞俄比亚(Ethiopia)文化巡礼》,真是不虚此行,精彩万分!我想,很多现场聆听演讲的朋友也和我有相同的感受。讲座后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刘嫄博士的演讲能如此深深地抓住听众之心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五大独到之处。
首尾呼应,方式独特
刘嫄博士并没有先切入主题讲东非古国的故事,而是非常有新意地向在座的人提出问题,“咖啡最早是在哪儿发现的?”,“与罗马、波斯和中国并列为‘世界四大强国'的非洲古国叫什么?”,“除‘露西'外,在埃塞俄比亚还有哪些重大考古发现?”等等。经她这样一发问,我顿时觉得自己孤陋寡闻,才疏浅薄,不过周围的朋友好像也没有人能全部回答得出来。随后带著这些问题,刘嫄博士为大家娓娓道来东非古国埃塞俄比亚的历史故事和前世今生,并自然地穿插进她的旅行所见、所闻、所感与所思。两个多小时的分享会里,我感觉自己的心随著她一起神游在三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悠哉,游哉!演讲结束之前,刘嫄博士又向大家抛出了先前提出的问题,这次每个人都回答得既迅速又准确,Bingo,满分!我不禁感叹,听有感触,学有收获,这才是好的演讲所能带给大家的精神财富。
贯穿时空,文理相融
在开讲前,书友会会长李海崙女士为大家介绍主讲嘉宾,刘嫄博士是北京大学学士与硕士,瑞士神经生物学博士,曾有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工作的经历。在来参加活动之前,我已在活动通知上读到关于她的介绍:“神经生物学博士刘嫄虽是理科出身,对人文艺术也广有涉猎。她爱读书、好思考、喜行路、长于用镜头捕捉异域的多元文化,足迹遍及五大洲。”听了讲座,感到真是言不虚传。理科的学习背景,让刘嫄博士保持严谨的思维逻辑和及对史实深入探究的态度,看问题的角度和观点既深刻又全面,这样的学养素质和思维能力在她对埃塞俄比亚文化的巡礼中不断体现。我觉得,把理科思维与文科艺术非常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是刘嫄博士的又一个独到之处。从全面的角度讲,刘嫄博士带领大家穿越时空,追溯东非古国埃塞俄比亚悠久历史的源头,探究她多元宗教的来龙去脉,重温非洲最后一位皇帝的传奇,领略意为“新鲜花朵”的亚的斯亚贝巴的风采,到博物馆去“看望”人类祖先露西,了解埃塞俄比亚色彩斑斓的语言文化,八十多个民族与数种宗教并存。跟随刘嫄博士的脚步,从北部一路行至南部,你仿佛置身于一个形象多维的立体空间,远在天边的神秘古国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你眼前。从深入的角度谈,刘嫄博士的埃塞俄比亚之行,并不是简单走马观花式的游览,而是非常独特地深入到南部古老的村落,去体验当地人特有的生活方式和风土人情。与当地农民一起去青察镇赶集,到孔索部落拜访有工程师学位的酋长,去多尔兹村寨向大妈学纺线,走进“象屋”品味原汁原味的咖啡等等。
准备精心,内涵翔实
刘嫄博士说,为准备这次讲座她花费了上百个小时。这让我既惊讶,又感动。我能够体会得到刘嫄博士的用心与诚意。她为大家讲解的六十五张幻灯片,每张幻灯片背后的准备工作,寻找资料,阅读书籍,匹配照片等,都是需要耗费很多心血和精力的。有关人口、地理和经济的数字,也都是在详细查阅资料的基础上,才准确无误地提供给大家。埃塞俄比亚国家博物馆珍藏著露西和实际年龄比她大二十万年的“露西的孩子”。通过刘嫄博士拍摄的露西的骨骼化石,露西和“露西孩子”复原模型的珍贵照片,让我看到了可能是我们老祖先的原始人活灵活现的模样,内心有种特震撼的感觉!她介绍的在埃塞俄比亚其它一些更有学术新意的考古发现,更引起了我对探索人类祖先问题的兴趣。庄严的阿克苏姆古石碑,神秘的塔纳湖,历尽沧桑的古城堡,老皇宫,南部古老的村落,……一张张生动鲜活的照片,也都被刘嫄博士精心安排穿插在相应介绍的内容里。她还特意强调,讲座照片凡来自可供自由使用的公有领域的知识财产都为摄影者一一署名,这反映了她尊重知识产权的严谨求实态度。讲座的内容极为丰富,随著她讲述著埃塞俄比亚的地理位置及她的“芳邻们”,历史一瞥之古代史和近代史,士巴女王与所罗门王朝及追寻失落约柜的神秘传说,埃塞俄比亚古早的健康食品,……大家和她一起畅游在东非古国的歷史、文化、宗教、艺术、饮食的各个领域。
悲天悯人,关爱情怀
整场讲座令我感到最温馨的部分,是在临近演讲结尾处刘嫄博士与大家分享的几张照片,照片上是她在古老部落里遇到的孩子们的笑脸。她写到,“尽管生活辛劳,古老部落的孩子们依然有著阳光般的微笑,衷心希望这些孩子们能拥有光明的未来。”很多人在旅行的时候,可能更多关注的是优美的风景或名胜古迹,鲜有人去观察和体会生活在当地的人们,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生活状态,他们的情感世界。刘嫄博士旅行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她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以及对人的关注与博爱,这也是最最打动我的地方。还有一个细节,刘嫄博士在旅途中遇到她年轻导游的一个朋友。当她了解到这个衣衫破旧的年轻人是个艾滋孤儿,生活困苦却好学上进时,便给他留了一笔钱希望能帮他买些衣衫并交纳学费。尽管这是一段旅行中的小插曲,但也能让人感受到刘嫄博士充满博爱的胸怀,不分国界,不分种族。其实在旅行的过程中,我们一边感知世界,探寻世界,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塑造著自我的过程。
用心行路,感悟人生
记得曾经读到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常把旅游与旅行混为一谈,但其实两者可谓差之一字,谬之千里。旅游的核心是‘游’,是一种消遣和消费的行为,旅行的核心则在于‘行’,是一段体验和感悟的过程。”这段话令我怦然心动,也令我陷入深深思考。特别巧合的是,听完刘嫄博士的演讲后,我有诸多收获,其中令我感到最大的两个收获,一个是,让我对先前读过的有关旅游和旅行之大不同的话,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感受,刘嫄博士的分享就是一个近在身边的榜样;另一个是,她的行路方式与我对旅行的感悟不谋而合。我也是一名旅行爱好者,随著旅行次数的增加,我逐渐发现自己对旅行的认识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旅游的核心侧重于一个游字:游玩、游乐、游山玩水,人们花钱享受异地的风光、服务和美食等。旅行的核心则是一个“行”字:行走、远行、独行,是一种侧重于内心体验和感悟的过程,更多的是体验自然,感悟人生。我从之前单纯地去异地旅游,到现在慢慢地会想少去旅游,多去用心旅行,开展真正有价值的人生之旅。在听完刘嫄博士的旅行分享之后,我也仿佛找到志同道合之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记得有一位叫马赛•普罗斯特的学者曾说:“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发现新的领域,而在于拥有新的目光。真正有价值的人生之旅不在于拥有权势或金钱,而在于拥有精神、智慧和道德的力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我们的旅行从此变得与众不同吧!
最后,在场的听众们欣喜地得知,刘嫄博士初步计划在明年组织一个旅行文化沙龙,诚挚地希望能有更多爱好旅行,热衷分享的朋友们一起加入进来。深深祝福刘嫄博士未来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广,拥有更多精彩难忘的旅行故事,以及独特的生命感悟,期待您再次和大家分享喔!
精彩的演讲深深地抓住了听众的心(李海伦摄影) 演讲之后书友会会长李海伦 向身穿埃塞俄比亚民族服装的演讲者刘嫄博士赠送非洲面具 (范琳莎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