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跑沈马,月是故乡明 ----沈阳市首届马拉松参赛记 付亚莉
9 月 27 日农历八月十五,我有幸参加了沈阳市首届马拉松赛跑。记得那天清晨空
气清新,秋意盎然。从辽宁中医药大学地铁出来 6:20 天已大亮。太阳已经升起,增加 了几分暖意。几朵薄纱般的白云挂在蓝色天空,金色的阳光照射着沈城大地。
一、赛前相关知讯
首届沈阳市马拉松由中国田径协会、沈阳市政府主办,沈阳市体育局、浑南区政 府承办。有 15000 人参赛。其中:全程马拉松参赛选手 3000 余人、半程马拉松参赛选 手 4000 多人、另有 7500 余人报名参加迷你 3 公里。除专业明星选手外,辽沈地区马 拉松爱好者占参赛总人数的
53%,其它为外省选手。赛事前一天,我收到友人问侯,说
央视新闻为沈马做了宣传。中央电视台第五频道也安排了实况转播。这些都显示了国
家、省市领导对此赛事的高度重视。
二、赛前合影留念 我和沈阳市长跑队大东分队的一行跑友及家属在一起。因为赛道封路,从地铁站
出来要走一公里左右才到位于世界文化遗产沈阳北陵公园南门的起点。一路上经过五 道关卡、其中最后一道是爱克斯 光安检。路经几十个公安、保安、交警及持枪荷弹 的防暴警。我带的一瓶矿泉水被要求打开闻闻,就通过了,显示了安检人性化。大家 兴致勃勃、手机相机咔嚓咔嚓拍个不停,最后展开队旗合影留念。
三、起跑的感动
八点鸣枪起跑前,辽宁省副省长做了短暂讲话。接着军乐队奏起了--义勇军进行 曲。顿时全场庄严肃静,齐唱国歌。我摘下棒球帽,投入这震撼人心的场景。虽然身
在海外 30 余年,歌词句句没忘。真感动!(2011 和 2013 年参加北京马拉松比赛。起点
设在天安门广场,没有安排奏国歌环节有些遗憾。)虽然起跑处有计时芯片感应带,全 程马拉松前面还是你拥我挤的。我习惯于站在边上,但也受挤了。大概是很多人第一 次参赛、也有可能是事先未能仔细研究参赛手册(提到起跑点有感应带)、也许是对组 委会的不信任 (我 2011 和 2013 跑北京马拉松在起跑处没设感应带)。 四、感受家乡巨变
起跑后立即感到宽松了。北陵大街出发后转向宽敞清新的青年大街六条车道及相
反方向的四条车道,全盘封闭。沈阳这生我养我的城市,能够踏着她的土地跑真是幸
福!离开家乡 35 年有余,虽然其间有三五次短暂停留,城建变化和新的城市景观使我 感到又熟悉又陌生。很快我注意到,尽管有隔栏,保安人员几乎是每十几米一个。一 路上街边观看的市民比北京多多了。除了有组织的啦啦队外,还有很多老少市民夹道 为运动员加油助威。“一二,加油!”、 “沈阳的,加油!”、“运动员,加油!” 喊
声连连、鸡血遍地。不知不觉已穿过市内经典地标建筑--辽宁彩电塔、辽宁工业展览
馆等,跑过大桥跨越沈阳母亲河--浑河。这里称为浑南区,是我小时候从未涉足的地 方。那时候这算乡下,不算市里的一个区。而今一栋栋有现代都市气派的高楼大厦与
我儿时熟悉的中街等巿中心建筑形成鲜明对比。这时,太阳高照,薄云早已散去。浑 南西路宽阔整洁,一片全新面貌。 五、给力沈阳城 在浑南岸边的公园里看到一个近三十人,穿着红袍的腰鼓啦啦队。再转几个弯已 近 20 公里处。这时很多跑半程的人已经在走。与半程分路后,途经奥体中心,我们要
再向东跑近 9 公里后折回才能再回到设在奥体中心的全程终点。宽阔的浑南中路、浑
南东路双方向封闭。真正体验到拥有全部大道任性地奔跑的自由感!跑全马的女士比
男士少很多。有一段路程,观看的市民离我们更近了,我多次听到“美女加油”的呼 喊。每次我都感动万分,情不自禁地挥手致意。我的微笑赢来了更多更响的加油声。
除了众多的保安严守“人肉护栏”外,每隔不到 100 米,就有一个身着“紧急救护”
背心的医学专业大学生志愿者。她们中多为女士。手里拿着解痛雾桶。烈日当空毫无 阴凉地跑啊跑,大红的"激情马拉松、健康新沈阳”的大型布告真是给力啊。 六、水平沈阳人 一星期前的北京马拉松赛后看到的吐槽,“前面有月饼、前面有月饼...老子要的 是水啊。”等暴露后半程缺水现象,留下深刻印象,一直担心如果北马几十年经验还
年年出现供水不足的坑人现象,首次沈马搞不好也是一口水难求。为了避免自己无水,
我从起点就紧握一瓶矿泉水。后来喝完了,又在供水处要了一甁。越往前跑越发现我 的担心是多余了。我远远地看到对面折返回程上补给站仍有很多志愿者。待我折返后,
发现 32、35 及 37.5 公里的补给站除有足够的运动饮料和水外,还有新鲜的切成两寸 长的香蕉。 不仅如此,一路上好几处还有冰海棉块。专业环保工和志愿者除准备了垃圾箱子 外也不停地清理路上的纸杯和海棉块儿。这是真正的国际马拉松服务标准啊。两次北
马,都象上甘岭战役,哪敢做香蕉的梦啊!感恩之情牵动了好心情。能够在这宽阔的 大路上自由的奔跑是一种特权。我没有“撞墙”的感觉,最后几公里保持配速、稳定 前进、超过一些停下来走的选手,一直坚持到终点。终点处有更多的志愿者。两位立 即来到我身边,怕我有什么不适。这体帖关怀一瞬间觉得好像到了铁人三项终点。一 个小遗憾是,同北京马拉松一样,奖牌在完赛包里,要拿出来自己戴上。每位成功完 赛者还得到一条印有沈阳市马拉松的纪念速干毛巾。包里除了一瓶矿泉水外,有两个 小奶油面包,一个小月饼,和一个香蕉。 沈马奖牌为黄金色。其设计理念源于古代文人雅士所佩戴的玉佩造型,正面以浅
浮雕技法镌刻沈阳市花玫瑰,反面镌刻沈阳马拉松,42.195 公里,2015.9.27 字样。
整体设计将古典与现代元素、传承与尊贵概念完美结合,有创意有口啤,工艺精巧别
致,可以说是我跑马多年来所收集的最漂亮的一个。 首届沈马无论在赛道选择上,还是在赛事运作过程中都远远超过我预想的水平。
令我惊喜的是沈阳在许多方面做得仔细周全,可与国际赛事相媲美。这是我对比 63 个
全程马拉松亲身感受的结果。其中:包括波世顿、纽约、芝加哥、洛杉矶、迈阿密、 华盛顿、巴黎、罗马、柏林、马德里、北京等。没有见过沈马这么众多的医务人员, 保安措施。据辽沈晚报报道,全程共设了 25 个医疗点,19 台救护车,1800 名志愿者, 其中近 900 名来自于沈阳体育学院(难怪一个个的帅男美女)。这些志愿者参加了两个 月的专业培训。另外一个亮点是配速兔子。沈马报名费(全程
150 元、半程 120 元)
与国内其他马拉松比,定价偏高些。除北马已进 200 元外、上海、大连、丹东马拉松
报名费均为 100 元左右。但我认为,沈马全程赛道宽阔,全程不见一辆车,半程和全 程不同颜色的官方纪念速干
T 恤和盛衣包,参赛运动员凭跑号全天享受免费乘坐地铁 和公交,及全方位服务是货真价实的。
七、月是故乡的明 夜幕降临,浑河两岸灯火辉煌。我和几个高中好友慢歩在沈水湾公园赏月毫无疲 惫之意。35 年“独在异地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觉今年不同了,今天是--“月 是故乡的明”。有幸在中秋佳节之际在生我养我的土地上领略家乡的变化亲身体验首届 马拉松赛跑,留下难忘印象。为了圆我回故乡参加马拉松赛比赛的梦,此行从报名到 参赛全靠老同学、小学班级体育委员现为长跑爱好者尹伯年帮忙。报名要有国内手机 号码才行。另外,一看到要提交半年以内的体检报告及心电图我没病也晕过去了。还 好,(2000 多人的跑)群的力量是无穷的。经多方努力,最后只需在免责声明上签字, 再加一个半页的疾病调查表上划勾便可领取参赛号码及物品。我要特别地衷心感谢加 拿大百灵移民法律中心的总経理,多伦多侨领、吉林大学校友、沈阳老乡杨海峰先生 及华盛顿地区 Signature Home 房地产公司潘瑛女士的赞助以及众多友人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