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之路何其远 ——话剧《文明的野蛮人》情节商榷
作者:潘秋辰 摄影:Shuo
6月5日,马里兰,一个初夏的夜晚,平静无奇。 华盛顿黄河话剧团排演了四个月的改编话剧《文明的野蛮人》公演两场,我决定观看马里兰的第二场演出。因受邀写评论,身上肩负着不小的责任,所以提前半个多小时到场,拣了个剧场前后左右最中间的位置,据说音效最好,可以避免回音干扰,也便于感受来自观众四面八方的反应,因为话剧讲究的就是台上台下即时的观众效应。 剧本是改编的,法国剧作家的原剧本我没有看过,据介绍好评如潮,获奖无数。我并非话剧艺术的专业编剧或评论,但就我个人的观感而言,还是很想从扑面而来的好评中说说自己的意见的。 一、情节完整性的缺憾 一部话剧,主要的表现形式是通过语言对白推动故事情节本身发展,而情节就应当有一个明晰的线索: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导演在构思剧本,创作对白时,如能让人明显捕捉到这样的思路,那么一部话剧情节的完整性就如同鱼骨头一样,即使旁逸斜出也是有序可循的了。 首先,《文明的野蛮人》不是所谓的意识流作品,那么就应当遵循主流作品的戏剧规律。可是,就这部剧的主旨而言,是通过两个11岁左右小男孩打架其中一个被打落了两颗门牙这一事件作为开端,那么双方父母坐在一起讨论这起打架事件如何解决,便成为推动整个剧情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两对夫妻逐渐褪去“文明人”的外壳,显露出“野蛮人”的本性,这个显山露水的过程当属情节高潮迭起的部分,小高潮带来大高潮,大高潮带来爆发和人性的撕裂,直到文明像粉底一样被争吵、眼泪、怨咒、扭打冲刷得不堪入目…… 而且划上句号其实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言有尽意无穷的思索,是舞台之外,情节之后的思考,是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的觉醒……这样的结局往往留给观众的是笑在眼泪里的顿悟,或是酸在心坎上的悔恨,或是苦在肺腑中的痛楚,用一句形象的话说,就是戳在了泪点上。
而眼前的剧情似乎满足于:为揭露野蛮而揭露,沉醉于为褪去文明外衣而褪去。剧中小仓鼠的事是个非常好的情节,尽管小,却能以小见大,窥一斑而见全豹,作者能用这个小小情节突显男主人公Michael的无情冷漠,也能用这个情节再体现对人性的唤醒,因为一个能与小动物和平相处的人,一定是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这是人性的正常推理。 那么,我们就不能仅仅停留于Rose在电话中向儿子转述Michael为仓鼠一事伤心难过这一举动这样的结局了吧,因为,这只能证明Rose本性善良,与揭露社会人野蛮本性的宗旨反而背道而驰了,并且不能带来更多、更深、更鲜明的戛然而止的戏剧冲突。
我是这样设想结局的:儿子放学打电话回家的情节往前放。最后在“JJ”歇斯底里的毁灭中,在Michael、Rose和David岩浆一样凝重的无声屏息中,在一切行将粉碎破灭的气氛中,两个打架的孩子捧着篮球,满头大汗地出现在父母面前,他们手里提着仓鼠笼子,他们共同找到了那只呆坐在臭水沟里的小仓鼠。他们还是那样天真纯洁,不谙世事,还是那样不计前嫌,刚打完架伤疤还没好就忘了疼,这不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在孩子们身上最完美的体现吗?这不就是作者想要唤醒的人类已经流失或灭绝的天性吗? 而且生活中的事情本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就是在父母这样的世俗之人的推动下,失控了,复杂了,混乱了,我们作为父母,作为成年人,在孩子们如此自然的天性面前,难道不应该悔悟、觉醒、羞愧吗? 我个人认为这样的情节设置才能产生强烈的休止符效果,而且休而不止,与开端呼应,给“文明的野蛮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二、情节逻辑性的不足 情节在语言推动下流畅自然地行进着,不突兀,合情理,方能让观众接受,这也是任何文艺作品潜在的智商系数。除非你是荒诞剧,另当别论。我在此提出几个小情节的逻辑问题,供商榷。
1、开场不久,Jennifer呕吐之后,性格变化太突然。 Jennifer这个人物形象的背景就不多交待了,她一开场良好的衣着、谈吐很有律师太太的范儿,但随着她焦虑、紧张的情绪,呕吐了,吐了一桌子、一地之后,去了一趟卫生间,出来便伶牙俐齿了,再也没有了矜持和文明,这个转变太突然,导演人为控制的痕迹太明显,似乎也不符合真实生活。在我的经历中,呕吐之后,只能体力上虚弱,有气无力才合情理,怎样反而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和活力四射了?不但反常,而且剧中只有Michael一句台词作为圆场“看来,呕吐让你清醒了?”这个分量太轻,站不住脚。
2、Rose关于非洲一事的软肋,存在文化背景的差异。 Michael与Rose争吵时,互相诋毁、谩骂,当Michael提到非洲一事时,Rose竟然冲上去撕打Michael,在沙发上扭成一团,拧耳朵都使上了,形成为整个剧情中最暴力的一幕,戏剧效果似乎是爆发了,但是因文化背景差异产生的戏剧效果大打折扣。
为什么一提非洲的事,Rose就弹簧一样跳起来?这件事怎么成了她的软肋?她为什么不愿提及这段往事?这一系列问题,法国原作者可以很容易解决,因为非洲很多地方作为法属殖民地,法国人关注“达尔富尔种族大屠杀”这一事件,而对中国观众而言,根本不了解这一背景,所以我个人认为既然是改编,是不是考虑文化背景的差异,在前后的对白中,以前后呼应的形式,让观众内心的疑问有落脚的支点,因为毕竟每个观众都做不到像剧评家一样搜罗各种原版资料来理解剧中的每一个细节。 这样不但落实了情节的逻辑性问题,也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和思维严密性。 3、Jennifer的性格需要伏笔完善。 还是要说到Jennifer这个人物,她为什么这么容易呕吐?前半场大吐后顿时清醒已作评论,后半场动辄又要呕吐,掀高潮的桥段不能一用再用,否则就不新鲜了,观众的笑点要深入浅出,忌讳重复,这也是喜剧创作的规则。 我认为,她的性格是不是可以在对白中,利用她老公律师的话,交待一下。比如律师老公不耐烦地说:“你总是不知足,我辛辛苦苦养着你,你还动不动就闹个焦虑症、抑郁症什么的,你让人受够了!”Jennifer回呛道:“你以为我想要这样的生活吗?你以为我不想出去工作吗?你以为你养着我,我就吃得下,睡得着了吗?告诉你我对什么食物都没胃口,我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我觉得我活着就是多余的……(哭)” 用这种对话进一步揭示野蛮人之间的互相伤害,是不是有推波助澜的效果?还能解释一下Jennifer这个可悲人物的性格来源,为她一旦紧张、焦虑、着急就导致呕吐也有了交待。
三、情节戏剧性的平淡 四个人物中律师的形象还是比较丰满立体的,他每一次接电话所讲的内容都是对眼前解决孩子打架问题这一现实有隐射意义的。其次是Rose这一形象如果加上“非洲问题软肋”的交待还算成功,但其余两个人物都不够饱满,对体现揭露文明人外衣下的野蛮本性这一主旨张力不够,也就导致情节的戏剧性冲突显得平淡了许多。 既然是改编,是不是应该有所超越,而且受众不同,文化背景立即就不一样了,能不能从中国人思想的根子上挖掘关于人性的思考,关于中国人陋习弊病的质问,关于民族劣根性的痛心疾首等等,鲁迅就擅长作过这样的叙述,沉静中往往让人火山爆发,至今依然影响颇为深远。 比如:通过人物语言互相揭短,涵盖更多的信息量,Jennifer曾如何利用年轻貌美达到自己的目的野心,律师虽然从来没有说过,但心知肚明,Jennifer以为自己在丈夫面前伪装的贤妻良母形象一直很成功,没想到这一刻丈夫脱口而出,令人目瞪口呆。
Michael性格懦弱,充其量不过是个怕老婆的男人,顶多就是遗弃了小仓鼠,有点不人道罢了,而现实生活中这种怕老婆的男人其实是顾全大局的一种美德,那么作者如果不在他的懦弱中增加猥琐的元素,就达不到揭露人性野蛮自私的深刻目的了。 比如,作者是不是可以抓住Michael这个人物五金店老板的身份来挖掘点儿隐私、隐情,惊世骇俗,令人瞠目结舌。否则,文明的野蛮人,野蛮体现在哪里呢?难道仅仅是语言上谩骂,举止上扭打的野蛮吗?这种野蛮是浅层的,原始的,动物性的,并不能体现灵魂的野蛮,人性的野蛮,最终这部剧就只能算作是一部话不投机,自私护崽,扭打起来的闹剧罢了,而且立意同样也是距离经典差之甚远矣!由此产生的观众的笑,想必也是肤浅的,只是皮肉之笑,根本算不上触动灵魂的笑,不超过一个星期,可能就会淡忘所有的感触。
总之,还是想在笑过之后,感谢四位演员的表演功力。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逆着掌声、鲜花、好评说了这么多鸡蛋里挑骨头的话,可能是因为,导演太太特别邀请我看这部剧,并叮嘱要写一些中恳的批评的话,于是给了我信心和勇气,也由此看出导演姚远先生真的是一个不慕虚名的人。鉴于这样一对艺术之路上的夫妻对我的信任,我也就逞能这一回吧,而且我知道姚远先生是个非常严谨的人,在翻译剧本时,只对个别词汇进行了修改,比如:将法国干红改为“长城干红”等之类,其它故事情节完全遵照原剧本执行,这一点又让我有了敢于提刀下笔的勇气,因为商榷情节似乎并不是针对我敬佩有余的姚远本人。 如若观众不满我的评论,那是自然的事,我在此只能躲在原剧高大的影子里,向大家表示歉意了,道歉之余,我还是想说:创造经典的路依然很漫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