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有中国顶级文物最多的地方—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宝藏 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大英博物馆”的33号展厅是专门陈列中国文物的永久性展厅,是全世界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家,达到2.3万件,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印度展厅一样成为该博物馆仅有的几个国别展厅之一。该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别,一言以蔽之,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明清瓷器等标刻着中国历史上各个文化登峰造极的国宝在这里皆可见到,且可谓门类齐全,美不胜收。 250多年来,大英博物馆数次改建扩建,最终成了今天的模样,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超一流博物馆。中国文物自豪地占其最重要的一席,向全世界炫耀那久远文明的绚烂。 顶部由1656块玻璃片组成的“大中庭”位于大英博物馆的中心,这里是欧洲最大的有顶广场。大英博物馆自开放以来,已经走过256周年,藏有各国珍品600多万件,其中中国文物2万多件。 公元1753年,英国医生汉斯? 斯隆爵士去世,享年94岁。他不仅是一名著名的医生,更是一名大收藏家,他身后留下的收藏品达79575件之多,汉斯本想将收藏品捐给国家,但生前未能如愿,直到政府通过发行彩票筹得资金后,董事会购买了一座17世纪晚期的建筑作为馆址,汉斯的终生收藏才找到最好的归宿。 这就是大英博物馆的由来。1759年的1月15日,大英博物馆首次向公众开放,拉开了英国博物馆的序幕。从开放日计起,大英博物馆已经走过了250余年。大英博物馆设有近百个展厅,囊括全世界各个地区的文化。中国古代文化物证就静静地待在33号展厅,其面积与古埃及、希腊等最大面积的展厅平起平坐;它不以惯常的分类方法展出,而是按年代排列,让各国观众在中国古代文化物证中徜徉,纵向推进,横向比较,给好学者以提示,给好奇者以学养。 ▲孔雀绿釉罐 高33.5厘米,罐体铭文为:“内府供用”。覆以绿松石色低温釉料,金属圈口。产地:江西省景德镇。明至清代(在收藏家马未都为《华夏地理》杂志所撰的《写国家宝藏——马未都大英博物馆探宝》一文中,此罐的照片说明中,将年代写为“元代”)约公元1600-1700年。 ▲明代成化到正德年间 --古兰经72语的经文 明代成化至正德年间 公元1465-1521年,中明时期(15-16世纪)瓷器,缺少早期瓷器的活力。这块罕见的瓷板上,书写了取自古兰经72章18至20节的一段阿拉伯语经文:“一切清真寺,都是真主的,故你们应当祈祷真主,不要祈祷任何物。当真主的仆人起来祈祷的时候,他们几乎群起而攻之。你说‘我只祈祷我的主, 我不以任何物配他。’” 这一瓷板有可能是在正德宫廷中作为穆斯林祈祷的对象。“大明正德年制”字样清晰可辨。 阿拉伯文书法瓷板 产地为:江西省景德镇。明代正德款 釉下钴蓝装饰瓷器。公元1506-21年。 ▲广州海滨地区西方贸易办事处的大酒碗 ▲明清蝶鸟青花瓷瓶 ▲斗彩与粉彩长颈瓶正面 ▲斗彩与粉彩长颈瓶背面 斗彩与粉彩长颈瓶(粉彩花鸟扁壶)虽然具有圆扁瓶身、管状瓶颈和卷云形把手的月壶形制已经有若干世纪的历史,但是此壶的装饰风格仍然是清雍正年间(公元1723-35年)的革新产物。此壶绘画装饰的细节十分出色,反应出这件瓷器属于宫廷供用和督造制品。江西省景德镇,公元1723-35年。 ▲青花釉里红镂雕大罐 景德镇瓷器,南宋至元代。景德镇是中国南部江西省的一个城镇,是中国最早的工业化城镇之一。景德镇的烧造历史延续千年,若论拥有悠久历史和持续经营的历史而言,无人能出其右。景德镇青花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瓷器,精美作品散见与全球各地。此罐展现的元代瓷器技艺,融合了釉里红和青花装饰风格。 元代 1320-50年。 ▲北宋汝窑青釉花瓣形茶盏托 这件北宋汝官窑茶盏托,为北宋皇室御用,用以承托各种材质的饮茶器皿。(古代)朝鲜于12世纪供高丽皇室御用的瓷器中也有类似汝窑的器皿,朝鲜青瓷与中国汝窑的釉料在化学成分上有相似之处,表明当时已经存在着早期国际技术贸易。 河南省 清凉寺(村)公元1086-1125年 ▲御题汝窑碗 乾隆帝(公元1736-95)是一位热诚的文物收集者和一位伟大的艺术赞助人。他本人十分钟爱这只碗,但是他却认为这件作品是一只钧窑碗,而非汝窑器皿。1786年,他命人将自己的御笔铭文题刻在碗底,盛赞这件钧窑器皿之精美。这首诗文出现在《乾隆御制诗集》(此处的书名在大英博物馆说明牌上为中文繁体字)第二十一卷第五章。现代学者的研究和对汝窑窑址的考古发掘以及对釉料的科学分析证明,其烧造年代是在北宋年间,公元1086-1125年间。铭文如下:(原文为繁体中文,无标点符号) 钧窑都出修内司,至今盘多碗艰,致内府藏盘数近百,碗则晨星见一二。何物不可穷其理,碗大难藏,盘小易于斯,亦当知惧哉愈大愈难守其器。
▲景泰蓝龙纹大盖罐
明代 宣德款 高62厘米 宣德年间制(1426-35年)
此罐装饰有威武的云龙纹图案,底部饰有莲瓣纹,罐上的文字表明这件器皿是在“御用监”的督办和资助下完成的。此罐原为一对(另一只现藏于瑞士苏黎世的Uldry Collection)并有水平书写的六字宣德款珐琅题款。此罐的云龙纹装饰制作精美,(色泽)堪与明代的釉下彩青花瓷器媲美。
▲德化窑瓷瓶
德化窑曾经是宋元两代非常活跃的名窑,而后又在晚明和清代得到复兴。德化瓷器在此期间以带有颗粒的“甜白”胎体和微微呈现青蓝色的光滑细腻的白釉为典型特征。能够呈现这种纯净的白色,是因为胎体内铁杂质的含量极低所致。这两件瓷瓶的器型非常一致,其中一件因其胎体上的清晰题字而广受瞩目,另外一件因其珐琅釉装饰和底部的题款而颇受赞誉。
福建省德化 明代,题字纪年为1639年和1628-44年
▲玉面神人像
新石器晚期 宽5.8厘米
它面方、嘴阔,长有獠牙;宽鼻、菱形眼,表情庄重;头戴冠帽、大耳戴环。这件玉面神人像极可能发现于湖北省石家河遗址群,据推断是巫师通天时所佩戴的面具,代表着当地尊奉的神的形象,为宗教祭器,是神权的象征。与同时期良渚文化及红山文化的玉器相比较,这件玉器在工艺上以剔地阳纹为特点,工序复杂,技艺更胜一筹。
▲黄地青花四果石榴花盘
明宣德 高5.5厘米 口径29.5厘米
中央为缠枝石榴花,四周分别为柿子、桃子、荔枝及樱桃四种果实的花枝。宣德在位的十年,景德镇官窑烧制的瓷器达数百万件,产量之多、质量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
▲青铜双羊尊
商代 高43.2厘米
尊在商周青铜礼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主要的盛酒器之一。这件双羊尊铸造于公元前13世纪到12世纪,属于南方青铜器风格。它的形状为两只背部相连的公羊,双羊各探向一方,羊角弯曲,羊背相连托起尊筒,四只羊腿被巧妙地用作支撑。柔和素雅的铜绿、四平八稳的对称、纷繁复杂的纹饰和厚重拙朴的质感,赋予了双羊尊无法用语言形容的魅力。
▲大威德陶瓷馆内景 大英博物馆中国馆陈设思路奇特,与众不同,它不按常规分类,而是将同时期文物同时展出,加强横向比较。这正是我们的博物馆所欠缺的。我们可以在此馆看到中国古人创造的各类文明,在陶瓷旁边陈列着玉器,在玉器一侧,置放着青铜器,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多角度多层面的展示,给了后来者多种启示。 大英博物馆试图以一种通俗的方式向观众讲解中国文明的形成。把商周古玉摆放在青铜器旁边,就可以看出两者处在同一时期相互的影响。我们没权力说是玉器文化影响了青铜文化,也不能说青铜文化影响了玉器文化,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中国先民,看见的是同一文明的曙光,听到的是同一时期的清音,那么所要表达的应是同一种情感,同一种思绪。 图文综合自网络 若有侵权 请告知小编删除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