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颐学术自述 3丨清朝国有企业的困境他们书观千载,心阅万象,成就了他们走进生命的学问。讲贯堂将持续推送总学馆驻馆名师的学术自述,真实记录名师们的学思历程、治学理路和人生感怀。“不要想,要去看”,走进总学馆,走近名师。 雷 颐 我们夸一个人有才的时候经常会说这个人博览群书,可见博览群书是个好词,实际上,它更让人终身受益。 雷颐老师在大学期间,包括后来的研究生期间,饱读科学、哲学、经济学书籍,这在当时也许只是爱好,而在日后的研究工作中却显现出重要作用。 雷颐读书时就喜欢和经济系的同学交往,由此也知道经济学实际上也是一门很基础的学科,对分析社会问题、历史问题都很重要。他在研究生时期所读的经济学方面的书,比读历史专业的书还要多,给后来做思想史,以及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历史打下了良好基础。 雷颐以现代经济学的视角来研究晚清洋务运动的失败,看到了另一番风景:中国之所以落后,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完善的产权制度。 当工人时的雷颐 洋务运动中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等人冲破保守派的重重阻力兴办洋务,引进了大机器和大工厂生产枪炮和轮船,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但是这些官办官用的企业都是军工企业,极为费钱,而清政府财政异常困难,保守派官员便主张停办洋务。但李鸿章认为,列强环伺,停止制造枪炮并非明智之举。没有钱就发展民用工业,赚钱来维持军事上的支出。当时一些华侨商人很有钱,他们想买机器兴办现代化企业,但朝廷不许可。最后在李鸿章的努力之下,通过官督商办的方式,将这些民间资本利用起来。由此洋务运动才从第一阶段的求强进入到第二阶段的求富。 官督商办企业在开始时起到了很重要的进步作用,但很快产权关系不清晰的问题就暴露了出来。当这些企业一赚到钱,许多官员就来伸手要钱。因为在朝廷看来,虽然这些企业使用了商人的资本,但是政府注册的,属国营企业,政府用国企的钱,天经地义。而另一方面李鸿章则发现,当他看重一些能干的商人,想让他们到官办企业来工作时,就必须得授予他们一个官衔,才可以到企业任职。这些问题使雷颐老师得出一个结论,即中国最大的问题在于民间所有权不完整。企业没有独立性,发展必将受到束缚,商人在跟政府的博弈中始终陷于无力无奈的尴尬境地。 想少花时间省流量,听雷颐原声音频“金句”,请点击: 观看完整内容,请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