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社會保障系統之我見 --關於“濫用社會福利”報導之回應--
美京華人活動中心泛亞義務門診主任 陸惠興
我是一名馬里蘭州註冊的臨床執照社工(Licensed
Certified Social Worker-Clinical),服務於美京華人活動中心已經有7年時間。目前擔任美京華人活動中心下屬的泛亞義務門診(“泛亞門診”)主任,同時也兼任美京華人活動中心下屬的歡樂日間保健中心的社工主管。大概兩個多月前,《世界日報》記者前來中心,就美國的社會福利系統話題,向我作了詳細的採訪。基於過往與媒體的良好合作經驗,並為宣導中心的服務專案,我當時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本月2日至4日,《世界日報》連日推出關於華人濫用社會福利的專題報導,涉及很多在蒙郡的成人日間保健中心、老人公寓、居家護理等項目。文中多次引用並剪裁採訪我的內容,以符合其專題之既定目的;我負責的泛亞義務門診和我服務的機構多次連帶出現在負面報導裡。作為受訪者,看著報導把自己的觀點斷章取義,成為媒體利用的工具,使本機構和依法接受服務的耆老受到傷害,心中倍感五味雜陳,有如鯁在喉之感。
在當今政府致力打擊移民濫用福利的大氣候下,某些群眾對“濫用福利者”產生不滿情緒,系列報導的出爐迎合了這些部分不瞭解福利制度全貌的華人,引起所謂的反應熱烈,賺足眼球。然而,報導中並沒有向公眾展現這些福利項目存在的意義。我身為從事社會福利事業的專業人員,深感該系列報導有以偏概全,有引導輿論、煽動族群內部不和之嫌。 文明社會的保障系統 首先,每一個文明發達的社會必然會有一套完善的社會保障系統。生活在一個有保障的社會,受惠的不只是專案的參加者,而是每一位生活其中的民眾。一個好的社區,需要好的公眾硬體設施,也需要有一個完善的保障體系,保障各階層居民的基本需要。這樣,我們才能共存在一個幸福安全的社區。人的一生,誰都說不準會有什麼際遇,就是說不定是你還是我,在某個時間會遭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在不幸的時候,我們希望有一個安全網,讓我們暫時可以喘息,以重新振作。簡單的說,一人有難,眾人幫忙。 其次,在民主社會,所有需要用到公共資金的專案,必然都要受到政府嚴密的監管,以便向納稅人交待。政府本身很少運營社會服務專案,而是擔任監管角色,把專案的經營交給可信賴的民間機構。如此運作模式可以減少官僚化,保證使用最少的公共資金,事半功倍。我們很幸運,蒙郡作為全國資源最豐富的社區之一,設有很多扶助弱勢群體的項目,這些專案都會有嚴格的資格要求和後續的監管。參加成人日間保健中心的老人大都已經七、八十歲以上,身體狀況嚴重不良,按照政府專業人員的評估,到了需要到養老院接受照顧的程度,才會獲得批准。政府與其每月支付巨額的醫療費用,不如在社區建立一個系統,讓符合資格且有需要的老人,在自己的文化環境裡,獲得一定的照顧。政府花在養老院的經費是成人日間保健中心之兩至三倍,但效果卻遠遠不及成人日間保健中心。對上年紀的長者而言,成人日間保健中心的服務延緩了他們去養老院的時間,但由於資源所限,政府設定資助專案必要設定門檻。這些門檻合理不合理,每一個社會公民都有權利與政策制定者商討。 服務華裔的正規體制 在多元的蒙郡,亞裔人數已經與西裔和非裔美國人相當,但在主流社會裡的政治地位和聲音的確太弱了。本人在社工專業領域已有十幾年的經驗,曾經在華盛頓特區(DC)和蒙郡政府任職。我體會到,作為“模範少數民族”的華人所得到的幫助不僅是不多,而是太有限。原因很多,文化隔閡及欠缺對社會系統的瞭解是其一。另外,華人比較鬆散,願意出面組織並牽頭為社區服務的機構很少。美京華人活動中心,作為華府唯一一家長期為華裔弱勢民眾服務的非營利機構,從成立開始,就是本著服務華人社區之宗旨運作。我們開展的每一個專案,包括歡樂日間保健中心和泛亞義務門診,目的都是要服務華裔的弱勢團體,團結志同道合的社團和群眾,為華裔發聲。 美京華人活動中心成立34年來,吸引了眾多秉持共同信念的社區群眾,以義工身分參加我們的專案,共同創建一個華人服務社會的慈善事業,泛亞義務門診就是一個整合社區資源和政府資源,讓社區受惠的最佳例子。 Ø
泛亞義務門診由十幾位社區資深醫生義診,由眾多社區退休人員、醫學院的學生等提供行政支援。診所主要為沒有保險、低收入的社區群眾提供基礎治療和轉診推介。 Ø 泛亞義務門診關注亞裔的特殊健康情況,推出很多切合華裔族群的健康服務,這些服務包括乙型肝炎防治以及心理健康服務。 Ø 多年來,泛亞義務門診兢兢業業的為社區服務。多項專案獲得蒙郡及州政府的支持,同時獲得華裔群眾的肯定。 Ø
泛亞義務門診扮演了華裔和美國主流社會之間的橋樑角色,為有需要的民眾提供極多醫保資訊,並致力於推廣工作。 這樣的社區服務,應該多鼓勵,多宣傳。美京華人活動中心堅守服務社區、不以營利為目的之宗旨,絕不會為了搶奪資源而違背法理法規。雖然我們知道或許有一些福利項目的受益者,通過隱瞞自身的真實情況,或者通過一些方法,獲得政府福利。畢竟,那只是一小部分。我們希望通過受益人自律、監管法律的完善、具有正義感的公民監督,使這些原本出於善意的社會福利項目,發揮它本來的作用,從而使正規的機構及人員得到應有的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