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华盛顿华埠华裔人口剧减 多为“留守老人” 3 {( y1 v( ^2 P$ L
2 e$ ~# s5 \! u; j
据美国中文网援引美国中文电视报道,华埠作为早期来美华裔面对新环境同舟共济而建立的聚居区,见证着华裔的移民史和奋斗史。大量华裔居民和中国味十足的餐馆商铺已成为华埠的代表。而近年来随着城市开发,地价上涨,不少城市的华埠面临着华裔居民搬离、小商家关门境况。华盛顿特区的华埠就是其中之一。
) D: n* [, Y; h$ k
. A& Z- R' O% o4 ]坐落在华盛顿市中心的华埠离国会山步行仅需20分钟,绝佳的地理位置为这块区域带来巨大人气。然而近年来华埠的中国味正在渐渐消失,巨大的广告电子屏,汉堡、咖啡馆等美式商户,都和人们印象中的传统华埠相去甚远。9 |& A3 v$ A5 @9 _ q
) C7 J4 c; O) i( O+ c' u' c& Z华盛顿华埠曾经也有过一段辉煌历史。据介绍,最早的华裔聚居区坐落在如今国会山附近的宾夕法尼亚大道,因为市政规划,1851年搬到现在的位置,并初步形成规模。此后,越来越多的华侨华人移居到这里。) e. |% r8 M" i8 r( G$ X% X
, w7 M4 X1 G# C! }/ I
在7街和H街的交界点有一座富有中国特色的木结构牌楼,名为“友谊牌楼”,已成为华埠的代表和象征。1 e: B. M* Z& k; a" C
' B" H$ a; n9 T如今,无论是附近的Verizon体育中心,还是电影院、博物馆等,都为华埠带来巨大的人气,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地价的飞速上涨和知名品牌的进驻。1991年中国城的39家中餐馆及商铺中,现在只有7家屹立不倒,众多中餐馆及中式市场被连锁新型餐馆取代。这些新餐馆虽然挂上中文招牌,但与中华文化几乎毫无关联。
, Z5 U# v( |( e$ P6 J9 z8 X9 G9 n
8 ]* R2 A' U! }* s受到地价上涨冲击的不仅仅有商家,还有如今仍生活在华埠的居民。华埠的华裔人口从最多时候的3000多逐步减少到只有300左右,他们大多是已经退休的老人,居住在华埠周边的廉租公寓里,每月支付一百多美元的房租。
, ^8 A) v- P7 L' s+ N+ E: T# ^; J5 N) k; D# S) m
“买菜不是很方便。一个月买一次,有时一个月两次,现在很难找车。这里的公寓找一辆车,带着楼里的老人去买菜。”一位华埠居民称。9 Q2 s1 p+ b- ~+ A8 r! J
3 X. w8 R |4 Q- H
尽管如此,很多居民仍然面临着失去家园的风险。廉租公寓“博物馆广场”(Museum Square)里居住着目前华埠一半的华裔人口。大约一年前,居民们收到拆迁通知。开发商准备在原地建新的项目。居民们愤怒地将开发商告上了法庭。$ F* H1 X1 s# o! b( _" ^
$ B' y4 \3 K" F4 y% }. a
事实上不止是华盛顿,美国很多城市的华埠都面临着地价上涨、华裔人口搬离的冲击。一些主要城市的近郊也兴起了大批华人聚居的卫星城,更多的华裔开始融入美国社区。而传统的华埠应该何去何从,如何拯救衰落的华埠,还需更多人的努力,沟通文化隔阂。9 b! Z( P0 m4 ^( _- M7 l' k7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