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学与不留学的人究竟有何不同? . G7 l# u; r; a# r0 Z; _$ C% R
& W/ L9 j& v/ O# @
! q4 c/ v8 f2 k出国留学归来的人在思维上和一直待在国内的人相比有什么不同?在生活、工作、学习、恋爱、处事方面又有什么不同?下面是四名留学生的亲身感悟:
/ ~3 H& f% S3 a# i( n' U: d) E" B3 E
/ y1 t' M+ {( S: k+ d这个问题有一些地方需要明确:​4 }2 t8 \* w4 S% U7 u
1.比较的对象究竟是谁​& U) A; m9 {" Z( B. m4 z
. _, l8 I- R" O/ I
“出国留学归来的人” 和 “一直待在国内的人”是如何界定的?我们是否在比较 “历史上所有出国留学并归来的人”和“历史上所有一直呆在国内的人”?“出国留学”涉及很多国家地区和文化,不仅仅是欧美,是否应该分开讨论?是在比较一个群体还是在比较个体?若是在比较群体,一个群体的特征该如何概括获取?“出国留学归来的人”本身也有很大差异,有的毕业之后就回来,有些工作过一段时间。所学专业、从事的行业也各不相同。他们的共性要如何研究得到?​. L& {! z. _( ~2 W( J
- V' L n% c: Z+ r+ q/ N
若是在比较个体,如何比较?一个人只能生活在一个选择中,怎么比较?​
1 T& t G, H* K& A- p! ]
: q4 \6 c: Z( _7 t之前的一些回答只是围绕着出国前后自身的变化。我认为题目所问之意是 从出国这个时间点开始,选取同样的时间点(例如五年后),生活在两个平行的宇宙中出国的自己和没有出国的自己有什么区别;而不是五年后的自己与当初出国的时间点的自己之间的区别。​! r' q9 ? P! r) f$ p9 T: Q+ a
" x& O) @+ ~: r j* L& [2. 如何排除非国内外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4 y1 {1 M% _- A. S9 }, W
5 J8 Q6 ^! _3 @* ?+ t# U对于同一个人,有些改变或许并不是因为国内国外的环境差异而引起的,而是一个人随着阅历的增长的必然结果。如何排除这些因素?​
3 t0 ]9 C6 ~* ?% ~( l- a2 E) ?* D% Z
知友一:shihu,来北美四年啦​3 l- m9 T2 S. b' b
7 P4 b4 X* @9 f+ t* j8 H
我非常欣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气节”,也非常能够理解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从伦理观到儒家的世界观人生观等等)。出国以后,我的一些变化有:
/ A: }+ n, G k }2 u6 Q8 f" B2 y0 `3 w7 w/ n! B
* l* P" {9 f! R: e' d6 Z8 `1 A$ i, b1 j7 ~0 \0 P; U. R" H) m' V
1. 拒绝价值观和道德绑架(Don't judge)​1 f0 A) }" @+ k, b5 t6 R" V
[4 f( [. `9 ~我觉得没有深切接触过西方文化的人很难理解这点。因为在中国文化当中,每个人都是作为社会关系中的一员,深深地和别人联系起来的。每个人都被别人评判,每个人都评判别人。而在西方社会,人是社会功能的一员,一个人的工作和他的私生活是可以完全分开的。​# O; E/ F. I! }2 r
" M9 c+ P; x1 C2 E. W* n% ?: m! q
西方人强调个人在集体中的独立,中国人强调个人在集体中的联系。作为一个文化上的自由主义分子,我非常喜欢这种“不轻易评判”的态度。特别是在国外见过各种阶层的人之后,更加明白各种人生的不同,人对于自己人生的难以把握,和人生、世界的复杂性。所以非常不喜欢道德和价值观绑架,也对此有比一般中国人高得多的敏感度(Don't judge是有教养的体现)。. m/ Y9 k% u4 d' x0 A+ X$ ?
* x0 H* |- w+ R, K0 d5 O
2. 世界很宽广,而且没有你想的那么难去走;人有很多种,不像你想象的那么不同- E! K0 V% v, [! ]$ R
​# l. g2 |' \5 ?& A: x; W* O& B
就像会两种语言的人更加容易学习第三种语言一样,接触到不同文化的人更加容易接受更多的文化。在国外呆久了以后,我觉得我是生活在世界上,而不是一个国家里。同时更换环境的心理障碍也小得多了(不觉得是件非常厉害或者难的事)。​
0 f, f+ r, [/ K8 W( b1 n( d9 k& h& J
3. 辩证地看待问题​. F7 q" l; K: f: E5 W, a
; ?2 j% I) }& s0 T$ R) ~; N( I经常会对比中西两种文化和观点。开始珍惜两边各有的美好,觉得自己很幸运。
! p+ [4 G! W# M9 L4 \​% b- f4 B: `* }+ R5 a
4. 珍惜中国的各种美好​ C( F* K( R ]4 N$ d+ g3 E
! v' q5 ~7 @9 t0 ` H' W# A0 X开始觉得,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收到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熏陶非常幸运。会觉得中国的传统价值观特别感人。会非常珍惜中国文化中人情味的这一点。觉得中国人有一种忍辱负重如平常、总是要活下去的、非常令人感动的生命精神。还有中国人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也是非常令人感动的。​
' t8 l# l1 p- | _, _2 t* p
C' @" ]0 ? h. m/ k# b5 b6 s5. 习惯尊重他人​: S. X9 @ x0 t+ j/ Y" E8 W( M! G
4 [6 _& N9 m5 s6 x% K* f" H
这是西方人“独立”的价值观。因为不尊重他人的人在西方文化里很令人讨厌。尊重他人大致包括:不抱怨,不影响他人,不麻烦他人,不强迫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不轻易评判别人,等等。​& |& U: n U2 r
, Z2 N( T: J3 l2 [6 x8 J& A# o6 L
6. 尊重规则和理解规则的重要性​
0 t$ M; C" I6 y/ m4 }
) d8 g, d% S4 x4 g% a非常讨厌破坏规则的人,认为这种人不仅仅是占了小便宜,更是一颗巨臭的老鼠屎,是破窗效应,是可耻的,是令人厌恶的,是无道德的。虽然很多时候我也能够理解他们的苦衷,但是还是为这种行为感到非常的遗憾。​9 l. o7 j) u8 q A6 V4 l) S
8 }+ M! D/ {) w3 w- ?5 _
7. 善良,是个好人,并且坚持做一个好人​
" ~& H& P* ^* h8 H
3 V: g0 ]5 g7 F0 x事实上,我性格太善良,人太好是父母送我出国的最大理由。他们说,如果我呆在国内,要不就变“坏”了(他们会很难过),要不就会很难活下去(他们也难过)。所以,我就出国读书了。然后,我知道了自己真的是一个挺好(至少不怎么自私)的人。然后,也明白了当初父母所说的意思。然后,大概是因为我在国外留学的缘故,大家都挺喜欢好人的(不像在国内,根据互联网的信息),我现在仍旧人很好,并坚持做一个好人,挺正能量的。​
, k* Q: f4 y0 L9 ~( @& z& W* S. R% r# _3 b5 Y) r
8. 深刻的了解到世界的复杂性​, t( Y' v8 `! c+ {5 d
1 w2 [' K; h/ x S: N* J( j, U6 N
对于任何事情都非常清楚地意识到自己错误的可能性。永远不把自己认为是“绝对正确”。(既是大学学术训练的结果,也是经历的结果)。​
! R' s. i& ?+ H$ b9 G c- _( V8 {3 z. M1 r6 U r9 l: K$ g W4 q6 E
9. 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
2 r4 e, I) X, U ~2 [# o7 ]1 Q' [) q1 S( D, j7 S1 m, A- R
10. 恋爱观受西方影响更加单纯一些​$ G7 C. t- Y; u3 |. \& Z) ~
" y+ `0 D- a0 S8 k$ G我觉得人无完人;一个人的本身比其他任何东西都重要;在恋爱关系中,一个人会不会和你一起变得更加美好,很多时候取决于你有没有这种美好的希望和愿意给予的信念;只要当初两人都是真诚地爱着对方,无论结局如何,都无怨无悔。​
( |- x) Y) u9 U5 z- W% z! ~7 K9 l: o2 d/ I: i% m" i9 _
) H. N3 ^* q* H8 J, k# {知友二:豖,静如瘫痪,动若癫痫​& ~2 T2 q$ b! U @1 o A5 @
0 X3 s9 X* [# F6 _- @( q2 b) \一句话总结先,“青蛙从井底跳出来后,依然还是一只青蛙,只不过是一只眼界开阔的青蛙”。
$ U6 b7 v9 ?8 P8 {8 e4 @5 i/ f2 n, `1 `& d$ u- v* t. e8 G
凤凰男在城里定居结婚生子,骨子里依然是传统而保守的农派作风这个是不争的事实,这和我们出国有区别么?地点不同而已。思维方式,是人的基础,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很复杂,包括一个人的家庭,成长环境,个人智商,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心理承受力,健康水平,教育水平,甚至,性别,性向,年龄,民族...​# F7 L& c; i# {/ D4 h/ y5 r
1 |( g' Q% p6 v9 ~+ \/ i( u留学,改变的仅仅是其中几项而已,也许对有些人的思维方式,会产生一些变化,但是,有些是不会的。习惯和态度这些,我们可以改变,但是,本质上的某些东西,怎么可能因为几年的他乡生活而产生质变?​! V3 R; a: @& E" ], ^% |
( T, g( n4 b% w) |
我们经过学习和熏陶,可能变的比较贴近西方文明,会女士优先,会喜欢说你好和谢谢,会主动排队和小声说话,但是,我们还是希望孩子是婚姻的产物,希望有自己的房子。还是不能像老外那样,只同居生孩子,或者一辈子租房。
; o5 ]# m4 B+ d1 q6 Y, P b3 R/ S- j​7 U) s& _* B& G$ q R7 Y
老外可以一辈子不结婚,真的可以,我们呢?还是对婚姻会有憧憬和渴望的,这就是我们的思维方式,中国式的思维方式。​
. m' |4 I# h( L: [8 `6 K2 }, ?% j
% G, K! [8 L5 _变化有么?当然有!但是,变化仅仅是:“我第一次听说很多欧洲的很多男女一起生孩子,但并不结婚后,我很震惊。而到现在,我很淡定。” 我的思维方式依然是:“婚姻是生孩子的必要条件之一” 绝对不可能因为留学变成:“随便就能跟男友生孩子”。​/ Y6 a6 d" Z/ r% y7 y4 |
5 X$ {2 k0 w3 r+ b
很多答案提到的,宽容度增加,其实,并不是你变的宽容,而是从【少见多怪】,变成【见怪不怪】。【不质疑】和【认同】,还是有区别的。​) Z7 T/ P# e2 K
7 \: c+ B7 }, r. r* Q: j: M+ }芙蓉姐姐刚出来的时候,大家歇斯底里的骂她,现在再来一个这样的,我们顶多说”炒作“。我们看似宽容了,实际上,只是见得多了,懒得理而已...​
+ M3 W2 Y: X3 g
3 p/ r2 Z7 @$ V+ V ^很多人甚至说,“来留学的女生,会变得性生活很随便,因为受到老外的影响。“ 那我只能很明确的告诉你,淫荡这种属性,跟她在哪无关,只看环境是否能给与她淫荡的机会。​
0 I' a# R5 N# G: D
0 h* R/ {: k: @, f6 x+ u0 m) x我们的某些改变,不是留学导致的,而是年龄到了,阅历到了,或者根本本质就是这样,只是之前自己并没有这么感知,由于某个契机被自我发掘而已。留学,只是给了我们更多的这样磨练自己的机会...​1 ]6 {% l- p9 o1 [ W
* h0 d, `$ y! i留学只是一个学习方式和地点的选择而已!就跟你选择考公务员还是进500强一样,你是蠢货,无论当什么都是蠢货;你是强人,无论在哪都是强人,这是能力决定的,而不是工作环境。​
' l7 T% S) e4 x, z0 _2 {
" N; v$ |1 v. f5 F c3 S& i; s& v" m最近大热的扶老人的话题说:【坏蛋了老了,变成了一个老的坏蛋】。是的,年龄和阅历都没有改变他的思维方式,因为本性如此。大概看了一下,很多人都在说,之前怎么怎么做,之后怎么怎么做,我觉得,这些只是习惯和品味的改变,和思维方式无关...​4 r6 y) }7 d* E* d a
r% }* R) p C: p我去年爱吃肉包子,今年只吃香菇菜包,不是我的思维方式改变造成的,只是吃腻了...
; ]! S+ z* |8 b( i​
' H4 F9 ^) a+ \5 P6 U, b3 ]: Q也许,大家只是跑题?还是,我太认真扣题?​! U# J) y0 \' \: v3 `
/ x$ _2 G% c. D1 M! z0 U+ A/ E( Q* B: [
知友三:匿名用户​
$ v9 s+ { N; B4 N5 l! |: O
6 Q6 T% i/ o; u, ^1 M- n- k这个问题太宽泛了,不同国家,不同年龄,不同家庭背景的人思维所受到的影响都会不同。我拿自己举个例子吧,应该能够代表一部分留学生。
) m) j" m/ j0 _7 m, S- v( @
l# s1 X) E4 m: v @* b生活:比较独立。我在国内时候也在外地上学住过校,和在国外一人生活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国内校园宿舍每天只需要打扫自己床位下面一小块地方就行,卫生间有清洁工,衣服有洗衣房,空调坏了有维修工,每天有人倒垃圾和给饮水机换水,妈妈还时不时快递来一箱零食。在国外,换灯泡倒垃圾换家具搬家通下水道掏水槽里堵起来的头发都一个人搞定,以前连洗脸池都嫌脏,现在分分钟跪在地上通马桶毫不嫌弃。​) ^* ]* m- e. ?7 b
$ |1 d8 f* x$ E* h工作:我在国内外都没正式工作过,只有几个月的实习。国外最好的一点是,大部分工作(比如投行或者科研行业就不属于其中)每天能定时下班,大家没有加班的习惯。​0 w1 @8 t3 @) M
3 e; q* R$ N& m( B
学习:英文水平比以前强很多......​
6 d0 D* g# p2 ~# a5 }8 @
" H( {# v0 ]1 @恋爱:更开放一些。在国外生活过的很多人能够接受在传统中国思维里不可思议的恋爱方式,比如先 dating 再进入 relationship,open relationship 等等。「一定要和处女结婚」的男生经常被嘲笑。​. w" {& Z* @# B9 r
d, P9 d) y/ o4 i$ {. Y {处事:包容和尊重「和自己不一样的人」是我在国外学会最深刻的一点。​% _2 h+ J) G$ Y% k
, D" y7 m$ }% d+ Y
9 g4 ?/ a, H7 `$ M) l6 P
: Q# v: L# u4 H% t知友四:chaoHU,朝闻道而夕死,足矣​
: ?8 g9 [# \$ L" ~: j5 s
5 Z( M; g2 k; C6 `5 N在荷兰留学回来后,我并不觉得思维上和国内的朋友相比有什么差异,更多的差异体现在行为上硬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我列举一下. k# z& G( u0 N, ^ q# a3 l
, R, D3 k/ S0 r d7 ~2 w6 b. ^1.更注重和亲人的联系​4 _; g4 g. W- \ r: r1 V# H, c
& ~) u8 D& j7 ?3 `0 `# c2 d$ h' m作为高中大学都是寄宿制的学生,自认为生活独立性挺高了,出国后最让自己觉得忧伤到无解的地方就是想念父母。​
6 o- J, x, F7 \5 G. c
% q% w7 u/ x( `6 D4 D; o2.祖国的荣誉感更强烈​
$ N7 Z: G* {6 [
* w; C' h; S" L- x: k8 T+ q7 v5 Y这点应该是最好说的,在国内没什么体会,出国了才知道一个人代表一个国家形象这句话的意义。好在红毛国在歧视性上并不常见XDD​9 D& o6 K1 h [8 \. u
, D4 e) t( z. j0 O! B7 H& T4 Y3.对结婚年龄看的比较轻​
* D) C- \; @* Q
7 O# J$ ~; \2 e1 K! R我觉得这点最近真是愈发的明显了!老家很多同岁的男女同学都已经结婚生子了(88年的)。但在国外待了后,从邻居,朋友那儿看到太多了30多岁结婚人士,对中国女生27,8岁就觉得自己已经要嫁不出去这种观点无法理解。​/ W) M% G+ ]; ~7 d* [# g0 k0 Q5 t
, @9 y7 ?- k3 |2 K4.对人生各个阶段划分的看法不同​
0 Q8 }6 p, ~1 G4 U4 v* {, j! M% V, q' q+ Y+ D6 [; V2 ]0 [! H% @
这个真的是感触最深,最需要好好讲的一点了​1 s5 k+ f3 i- y% X6 S
9 j/ C4 Z- ]7 K7 K/ l; O一个普通的中国学生,23(±2)岁大学毕业,不考虑继续深造下去的话,踏上社会,拼搏2,3年,事业稳定,30岁前结婚生子,觉得以后的日子就这么安定下来了。​
% M* i' Y( }+ R0 k7 ~. W0 z) Z# J$ E* d0 N
一个普通的荷兰学生(这里我就特指荷兰了),21(±2)岁大学毕业,不考虑继续深造,踏上社会,工作5,6年,跳槽或单干,摸索到30岁找到人生最有事业心的阶段,结婚生子。​
8 T$ g% a4 E( l" S5 ?
3 f6 P2 ]" j! B% g- U# E- y我并不是想说国外的人更有事业心,而是中国人急切地渴望成功的心态和荷兰人踏实做事的态度的对比和思考。​
9 _* \8 q, S s* N
2 L1 A" L2 x! w( {6 h$ j. `* d回国后我发现身边的朋友们真是太急了,恨不得小学只念2年,初中2年,高中2年,大学2年,恨不得早早踏上社会工作,恨不得老板一个月涨一次工资,恨不得自己25岁就能月薪过W,恨不得大学刚毕业就找个老公嫁了……他们觉得30岁前必须功成名就,家庭美满。有人说这是一种野心迫使他们渴望成功,但是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因为不成功而对人生的迷茫对生活的失落。​+ U' f+ b9 x& F# v
. X: v6 O+ p" i8 i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说出口的同时你就已经输了,输在对孩子教育上,输在价值观的强压上,步伐迈的大了,会扯到蛋的。​2 v; ?, b* F7 r6 {/ ?
T" z, u( q+ _* j+ b
国外给我的教育是:​
6 U/ r) ^. K, C" F& S$ [5 S( s; O% R. ^, i% X2 F) x7 c+ J6 H6 I
我如今25岁,做了2年设计,也许下个月,我会因为自身能力的限制或是对技术上学术上的东西有新的追求,我就出国念研究生去了;或是对现在工作疲倦了,换份完全不同的工作,从头学习同样要花掉好几年时间。即使再工作快30岁了,我也不会有急迫感(真的要感谢父母的理解,所以和注重和父母的联系沟通能为自己得到他们的理解XD)不会因为朋友们孩子都能打酱油了而有自卑感。这个思维的不同对我回国以后的影响是最大的。& g, S. f* h8 }2 M: A
, a7 i$ M/ [" S
% U6 u2 E% w) {+ M8 D
! v3 _" V( J4 c. D1 X+ U6 a9 c;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