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华裔青少年:我是“ABC”,我想学普通话
8 l* H3 h* Q% O; \% a6 ^: u6 L( s9 ?
m% E6 v1 Q) M. c- u" f
2 E3 a' m; s: ^" I# h: X) U3 y' X" B" k3 q# L3 L4 b
编者按:据美国侨报网编译报道,美国社区调查(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显示,在5岁至19岁的美国人中,22%的人在家使用的语言不是英语。然而在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学习的华裔大学生坎蒂丝·关(Candace Kwan)看来,在家说汉语,并不等于就具备汉语的读写能力。1 j/ j# R5 K) N4 @
& x8 R* ?7 T, P$ k" n' W据“西雅图全球者网”(Seattle Globalist)5日报道,关同学在香港长大,可以在家毫不费力地说粤语,能够大致理解八卦杂志和菜单,但她觉得自己的汉语水平仅此而已。
8 r/ c! Q# H3 i1 X% E' I; T: O0 O: k: ~8 {4 P3 E( n8 I, h2 d n
不仅仅关同学存在这样的问题,这也是很多华裔青年的问题。虽然很多中国移民来自说粤语的地区,但能够流利说粤语并不代表能够流畅的转换成普通话,反之亦然。这使读写汉字和熟练使用汉语对华裔来说更加复杂。! _. @/ _7 W: A# o
( m8 ^& D/ `2 p. U
关同学曾经在香港的国际学校学习,当时20名同学中,3名学生说粤语。关同学只能通过选修课接受普通话教育。
' L' R3 G. k' l5 N5 |1 o/ f7 x& R* I# C+ P- B
关同学形容自己是汉语文盲。“简言之,我觉得自己是个‘ABC’(美国用ABC形容完全不会说汉语的华裔,也叫香蕉人。译者注。)。”她说。有时候,类似这样的形容会激励华裔在日后的生活中再次学习汉语,华裔大学生更是如此。
5 ^* d% B# Q3 v1 o T
: N1 [ j# y, Z! ^9 _4 |' f2 h华盛顿大学福斯特商学院(Foster School of Business)的大二学生杰西卡霠(Jessica Lin,音译)表示,虽然亲友不叫自己“香蕉人”,但她听过很多其他人这么说。“我和家人说话都用粤语,他们也一直很赞同。虽然他们从来没有给我压力,让我学习普通话或写字,但是我自己特别想上课。”她说。7 j- B% R4 D6 Q$ F x0 Q5 W
* U& J& g; R& ?* @( D
林同学选择了华盛顿大学亚洲语言系(Department of Asian Languages)的项目,这个项目分为两个课程:一个课程教授那些可以说汉语,但不会读写的学生;另一个课程则教授那些完全不会说汉语的学生。即使林同学与家长说粤语,但她被安排在汉语非母语班,因为她不会说普通话,也不会读写简体字。$ @7 a3 S3 I i8 Q/ u# \' U4 G
: [* E5 E9 a( t“从头学习普通话的这段期间,我感到粤语背景没有给我任何帮助。”她说。粤语与普通话略有不同的发音结构使得一些发音相似的单词意思却不同,学习者更容易被误导。; k0 y1 P: o; D* Q2 s
6 n& T7 [9 o- A+ ~
华盛顿大学的汉语指导员毕念平(Nyan-Ping Bi,音译)表示,在进入大学之前,很多华裔学生也接受过正式语言培训。“比如他们会参加周末培训、教堂学习或在学校上选修课。当然也有很多华裔只是在自己家说汉语,没有接受过正统教育。”她说。
4 Y% S# u5 B0 l" C1 C n7 K) x/ \, ~ g$ w, }
朱莉陆(Julie Lu,音译)和雷·惠(Ray Hui,音译)就是毕老师提到的第一种情况。他们在家说粤语,小时候上过两年的汉语非正式培训班。陆同学表示,自己没有打算上华盛顿大学的汉语课程,但会寻找说汉语的机会。惠同学则承认,自己有口音,不能将每个音都发正确。
1 T* c2 w" ~0 y9 L; h8 L/ K* P6 i/ S; M8 \& F6 q5 U" `3 r
关同学则表示,再次拾起汉语和10岁时初学汉语一样困难,说话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她只能不停的模仿电视中的发音,一有空闲时间就用来识字。关同学希望在几年后,自己能够毫无障碍地读中文报纸。“在那之前,我是不会放弃我的乐趣的,那就是看看中文的八卦杂志。”她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