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知多少?
— 近体诗讲座后记
半杯清茶社供稿
二月十四日,腊月隆冬,天寒地冻。半杯清茶社假马州波多马克(Potomac)社区活动中心举办的半杯论坛,此刻却是热气腾腾,人声鼎沸。活动中心最大的会议厅座无虚席,诗词爱好者们舍却了情人节的浪漫时光和中国新年前夕的庆祝活动, 冒着严寒前来参加半杯清茶社举办的近体诗格律漫谈讲座,迟来的听众只得席地而坐。 讲座在甜点的温馨和香茗的氤氲中开始,主持人童平博士向听众介绍了三位主讲人东来子(杨永河)、大勺子(强力)和渔樵子(邵立荣), 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山东龙口、安徽芜湖、江苏宜兴), 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社会学、数学、神经科学),却有相同的喜好,对古典诗词情有独钟,业余捧读, 略有心得,愿与诗词爱好者分享。 讲座首先由东来子拉开序幕,介绍格律诗的“前世今生”。数千年诗体的演变和近体诗的由来,被他在短短的半小时内浓缩为一幅画卷。 就句式说,中国诗歌最早是四字一句的四言体,从上古的《击壤歌》、《卿云歌》到春秋时期的《诗经》,都是如此。《诗经》之后,四言诗逐渐式微,继起的是战国时期以《楚辞》为代表的的“骚体”。 骚体句式长短不一,略似散文,开创了汉赋的先河。两汉辞赋盛行。 但除了乐府诗以外,诗歌却没有长足进步。到了汉末魏晋之际,五言诗奇峰突起,出现了以三曹和建安七子为代表的一大批诗人和大量诗作。 在这些诗人中,东来子尤其推崇曹操,孟德文韬武略,鞍马间横槊赋诗,气压群雄。 五言诗的出现,是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虽比四言只多了一个字,却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容量、意境、和音乐美。 东来子特意提到了被选入《昭明文选》的“古诗十九首”,这些东汉时期的作品,“天衣无缝,一字千金”,已经是很成熟的五言诗。此外,七言诗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曹丕的《燕歌行》就已初具规模。 其后的两晋南北朝,诗歌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以陶渊明、谢灵运、谢眺、庾信等一大批诗人。 唐人完善的近体诗,肇始于南北朝后期。南朝(梁)的沈约、谢眺、周颙等人总结出了四声八病的理论,并把它们运用在诗歌创作中,奠定了格律诗的基础。 到了初唐,以五言、七言为主的格律诗已基本定型,且日臻完善。因讲究押韵、对仗、平仄交替,格律诗被称为“近体诗”(即唐代新诗),以别于唐朝以前的句式不一、用韵不严、不讲声律的“古体诗”。 听众通过东来子的介绍,对古体诗到唐代近体诗的诗歌发展脉络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接下来由大勺子向听众具体介绍近体诗的基本格律–平仄、押韵、对仗、和章法。 他先以王安石《船泊瓜洲》一诗为例,介绍平仄变化的奇妙。 接着,他从反面列举了一些当代诗人和作家的作品中平仄的误区,探讨了平仄失传的原因。然后一路从“平上去入”四声讲起,包括了平仄交替、相对相粘、孤平、拗救,五言和七言绝句和律诗的四种基本句式, 对仗的要求和误区(工对、宽对、流水对、合掌),一直讲到起承转合的作诗章法,从正反两方面反复举例,愤启悱发,其间也穿插了不少名人趣事,娓娓道来。 台下听得津津有味,一点也不觉得枯燥难懂,不知不觉中就被他讲的格律“洗了脑”。 讲座的最后一部分,由渔樵子介绍古今音的差异和韵书。他先概括介绍了三类古今音差异(发声、音调、入声),接着举例说明唐诗中古今发音差异的一些常见字, 如“儿”、“人”、“斜”、“思”、“看”、“漫”等, 然后着重介绍了大家不太熟悉的入声字。这些入声字虽然在国语中已经消失,但却完整地保留在吴语、越语(粤、闽)中,而且很容易辨别。 所以他感慨道:方言是文化的活化石,要加以保护,不能消灭。 另外,他也打趣以吴越方言为母语的人(江浙闽粤),如果不读唐诗是要打屁股的,因为他们在辨别入声字和古韵上,占有天生的优势。最后,他简单介绍了常用的韵书,特别是《平水韵》的由来、内容、和应用。 半杯三子的精彩演讲深深吸引了前来聆听的诗词爱好者们。面对近体诗繁杂的格律,演讲者取舍有度,组织缜密,内容清晰,娓娓道来。 讲座结束后,听众反应非常热烈,三位主讲人共同回答了听众的提问,并作了一些个别交流。 听众们对三位演讲人文学知识的渊博和古典诗词的功底赞不绝口,希望能听到他们更多内容丰富、精彩纷呈的演讲。 听众在轻松愉快的气氛里,一边品尝精美的茶点,一边欣赏诗词,学习格律。 半杯清茶社希望, 这次讲座能激发听众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提高欣赏能力,也播撒一点文化种子, 为大华府地区中华文化的传承尽一份心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