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erin_xuan 于 2015-11-20 16:09 编辑 ! U7 Q* w; I' C9 B' q; o; N
7 e: N4 V+ g3 t$ O香港文汇报整版刊文,引发世界关注中国“心外交”、“心反腐”!!!9 ^* Q$ c9 {3 F; f( X2 O
* V3 j& \" I6 A3 ~9 E! q
中印同心 世界倾听
0 X. e. `; q) f5 s ——天竺乐舞·中印和平友好祈福法会殊胜圆满
7 v x& }& h# w0 X# f8 r' A # L7 ?" [3 u, X* N3 n. T- h- {
金珂玄雷金刚上师与前来朝圣的印度艺术家合影留念
+ s, P/ h& U# {, [& m; ~% M1 m" C. }* Q6 C' y8 a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 于滨 南宁报道)为了响应习近平主席和莫迪总理制定的中印友好文化交流计划,今年三月,中华唐密心密总持法王——金珂玄雷金刚上师应邀参加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中国驻印度大使馆、中国驻孟加拉大使馆共同举办的“中国文化使者南亚行”活动,将唐密法种回传印度,引起巨大反响,印度社会各界都期待着再次见到上师。9月7日,印度“天竺乐舞”歌舞团应邀参加了由国家文化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开幕式。演出结束后,9月9日,歌舞团一行50多人专程从古城西安来到广西上林莲音寺朝圣,学习、了解中印两国的文化瑰宝——中华唐密。 * R; L. S/ j7 O& T! U; U
5 s) W# \6 P" K, v 缘起南亚行 朝圣莲音寺
$ U8 R% o8 `7 Q4 i3 v. Y 9月10日晚,莲音寺大雄宝殿广场,金碧辉煌,流光溢彩,天竺乐舞歌舞团倾情献演了一场精彩的歌舞。印度著名女歌手斯娃妮献上了一曲《菩提法种放光芒》,这首歌取材于金珂玄雷金刚上师出访印度、弘法度众的感人事迹;印度古典舞艺术家马哈拉吉与中国舞蹈家金珊珊联袂演出《南北相会》,表达了他们对金珂玄雷金刚上师的无比敬仰。随后歌舞团艺术家们倾情演绎了《阿育王之恋 》、《到处流浪》、《恒河》、《罐舞》、《龙象共舞》等热烈奔放的歌舞,将中印两国人民紧紧连在一起,晚会现场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 h4 h0 w4 X7 g- W" \( z0 [* Z 在《金刚护身密咒》庄严的音乐声中,金珂玄雷金刚上师手持金刚铃,庄严祈请诸佛菩萨,天龙护法降临虚空,以唐密曼荼罗特定法仪表法,祈愿中印民安乐、世界永和平!
% J9 m; k, E$ f/ W
, F9 i! P+ R* y2 Q 印度“天竺乐舞”艺术家赴广西上林莲音寺朝圣,虔诚顶礼金珂玄雷金刚上师
' c9 y' M7 l9 M& Z, Q* y* k0 a6 v" v& L7 ?3 I3 {& \( G

F2 a$ g$ _1 s. P 金珂玄雷金刚上师在法会上为中印人民祈福* Y1 O% V8 [- d6 ^) J; b& l3 Y
天竺乐舞 供养诸佛0 v6 c+ q+ i, L8 n' G6 C1 S5 i
法会在绚烂的烟花中圆满结束,晚会总导演安平说:“习主席高瞻远瞩,提出恢复传统文化,用好宗教文化外交,传递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走近中国,金珂玄雷金刚上师在这方面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我们要把中华唐密护国利民的精神和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传达给世界各国热爱和平的人们!”
6 \0 V2 n0 n T; \5 n 享誉印度的卡达克舞蹈家马哈拉吉(Jai Kishan Maharaj )说:“在印度就听说上师的伟大圣迹,心里非常向往。在莲音寺表演,这里是神圣的地方,表演是供养圣人的,所以我感到荣幸和殊胜,今天通过我们的舞蹈,让佛陀从上空祝福我们每个人、祝福中印两国人民!' K, W- S3 i6 @- |/ i) S. O6 M
: g! ~0 j, h% g0 F, J( |) s$ o 8 Q5 b' {# W @. h
印度艺术家在“天竺乐舞中印和平友好祈福法会”上表演《龙象共舞》. X8 q5 [# e5 H: Q- V/ L& C
宝莱坞非凡舞蹈团团长坎瑞(Karan Kingrani)说:“在这里我们看到真正有信仰的中国人,到处都是正能量,来这里我们不是为了表演而跳舞,而是为了灵魂得到升华。我们非常需要上师慈悲、智慧的加持,促进我们国家和谐稳定,在上师的慈悲加持、开示下,将会有更多的年轻人追随上师……”$ t) q* t9 g5 l$ y* L
印度轻古典音乐组合团长萨瑞特(Sarit Das)、歌手斯娃妮(Swarnima Gusain)则专程前来虔诚礼拜上师,上师的法性加持下,为他们摩顶,净除业障,他们感动地热泪盈眶,斯娃妮说:“按照我们印度人的理解,上师就是我们前世的父亲,来到茫茫人海中,来寻找迷失在红尘中的亲人,上师用双手接,用苦口唤,用眼睛找,不分国界,不分贵贱,上师把自己的慈爱与功德资粮布施给我们,为我们种下菩提智种……”1 v# C9 R7 g+ c9 E$ ~! t# \
0 i4 S: _+ z- B) |8 C $ n# X# o$ B N! `4 F
上师将自己慧创的神意书画《金刚智》赠送给天竺乐舞歌舞团
2 R1 {8 z; O. {7 \# x; t' v8 S' H 唐密回传 重续法缘& f0 j/ ` ~& w) g
就本次祈福法会缘起及弘扬中华唐密对促进当代社会和谐有何积极意义等话题,本报记者对天竺乐舞总制片、北京大学著名学者辛格博士进行了专访。
, g$ b6 d. k7 p& m' p 辛格博士说:“如果我跟印度国内朋友谈论佛教和上师,他们第一句问话是,中国不是没有信仰的国家吗?怎么会有这么伟大的上师呢?但是这个不符合现实,中印两国还有许多彼此不了解的地方……”5 n; I3 ^% a; @5 c( J. n
“在我们看来,没有信仰的人就是流浪儿,因为这些人活着就是为了找吃,找名利财色。在印度,对待流浪儿,我们首先给他们粮食与教化,而不是鼓励他们追求物质生活,因为我们知道,没有信仰的约束、教化,他们有了钱就只知道吃喝玩乐,道德沦丧,最后无法无天。中国的孟子说:‘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一个人没有信仰,会让周围的人戒备,一个民族没有信仰,会让全社会集体迷失,一个国家没有信仰,会让整个世界感到不安。”
7 E* K- k( F- \' O0 @3 B “印度虽然是个有宗教信仰的国家,但是佛教已经衰微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利益的争夺以及不同宗教之间的不包容,社会矛盾也随之而来。大乘佛教具有最彻底的包容性,具有安邦定国、团结不同教派、化解矛盾和冲突、引导人类究竟解脱的大智慧。”
: Y9 x% t) L$ U! a& L2 @) s5 q2 L' [ “我们为什么来朝圣,为什么要皈依上师?不仅我,因为每个国家、每个人都需要皈依一个像上师这样大智慧的圣人给我们指明人生方向。我们来中国莲音寺朝圣,目的就是要请回唐密法种,重续中印千年法缘,恢复中华文化、印度文化、亚洲各国文化之间的和谐交融,让我们年轻人对过去丢掉的大乘佛教有一个重新的价值回归、客观的理解……”" x# k6 a4 @3 S- [3 c `. W
/ D4 |- m6 i" h* e
; J! Z2 O$ q: m. U. V( a m
周恩来总理与印度联邦院议长拉古·维拉博士亲切会谈' |; g8 M) X1 N4 D0 o
总理的期待 议长的心愿
( E/ u2 _* _! t( n9 G 谈到这次“中印和平友好祈福法会”对中印两国文化交流意义时,辛格博士说:“这是一次获得巨大成功的印中佛法交流盛会,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辛格博士情不自禁地回忆起洛克希教授的父亲——著名密教专家拉古·维拉(Raghu Vira)博士与周总理之间的一段交往。8 p# t9 [" c0 c1 y& A& @! O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作为印度国会联邦院的议长拉古·维拉博士带着女儿到中国进行考察访问,周总理向议长赠送了许多珍贵的佛教文史资料,尤其让议长感动的是,总理赠送他一套极其珍贵的、印有唐密梵文咒语的青花瓷,总理期待议长为中印长远友好做出贡献。拉古·维拉议长在中国考察过程中,发现中国已经变成了无神论国家,各种宗教传统文化受到打压,中印之间的文化血脉已经断了,这引起了议长的不安与忧虑……周总理虽然尊重佛教和传统文化,但那时他也无法阻止极左的唯物主义泛滥。议长非常失望,他呼吁有佛教信仰的南亚国家团结起来,希望能够引起中国对传统宗教文化的尊重……
( X9 q2 ^# l0 T3 z8 O& ~
( `: A; w# W3 @! D J ( B. l# k5 X: C! z" C' `# \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拉古·维拉议长带领女儿在中国考察佛教历史与现状
. z% R3 }' x, i0 y$ U$ C- F# e) h
$ I Y7 q& A. @! y- Q# o' N & A* o7 T. A8 r8 g
印度拉金德拉普·拉沙德总统与尼赫鲁总理在“印中文化艺术交流展”上给拉古·维拉博士颁奖
0 H0 B( Z' G a' ]. z' F ) ^# e$ r. q% @' Y( ?0 W7 d! ^+ G
1 Y6 ~) ?* H4 ]" t5 b5 E 周总理赠送印有唐密咒语的青花瓷盅给拉古维拉议长。习主席也深知唐密的内涵,他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演讲中谈到法门寺地宫中出土的文物时,他期待把其中蕴藏的精神弘扬出来。正如世人所知,法门寺地宫是唐密曼荼罗坛城,其核心精神就是护国利民、净化心灵、驱邪扶正、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 m; N& o G0 Y5 [' A& ^* o* H2 {0 Y. h. ^! C- y
提到这段往事,洛克希教授说周总理有着宽阔的胸怀、真实的慈悲,总理懂得印度文化的内涵,真正从内心尊重印度人民。因为父亲的影响,洛克希教授此生也致力于佛教研究,他没有忘记周总理和父亲的期待,一直希望通过佛法交流来促进中印友好,但是这么多年来,虽然也做出各种努力,总是找不到突破口,因为真正像周总理这样了解佛法、尊重印度的人太少。; H" ~1 `% n# f
让洛克希教授激动的是,今年三月他遇到了金珂玄雷金刚上师,作为唐密大成就者,上师懂得印度文化的内涵,上师把唐密法种回传印度,史无前例,是印中文化交流的一种创举,真正开启了印中封闭1200多年佛法交流的大门!为什么这样说呢?这1200年间中印两国难道没有佛法交流吗?洛克希教授解释说,唐末以后中印之间虽然还有佛法交流,但没有象达摩、善无畏、金刚智这样的大成就者来华传法,没有法种了!中印之间都是佛经、佛理文化之间的交流……1 x! c i1 v- z+ u6 S" z
2 T& s5 D+ A3 `: F- l, P! ?. | ) w7 `! v+ G9 r, c7 u
洛克希教授(拉古·维拉议长之子)向金珂玄雷金刚上师的弟子赠送珍贵的唐密文献资料,他期待上师再赴印度弘扬中华唐密,重现大乘佛法的圣音,再创古印度文明的辉煌
. ^7 L9 w, X p; w% O# ?- o h+ d 以史为鉴 治心安邦
) K# l9 Q$ U. b/ s+ b2 d: ~ 当记者问到佛教对中国当代社会有什么样的教化意义时,辛格博士说:“我在中国研究佛法,发现近代中国丢弃了许多优秀传统宗教文化,而丢掉的这些恰恰是对社会发展、社会稳定、教化人心最有价值的,例如,现在西安碑林还保存的‘御史台精舍碑’就记录了大唐利用佛法感化贪官污吏的史实,这对当前社会反腐很有启发意义,中国并不缺法律条文,但是腐败却还是泛滥成灾,我们为什么不能运用佛教与刑律共同教化他们呢?”5 T+ }& l% I5 W# ~$ ~2 T D5 r
“大唐王朝非常重视刑法惩治与佛法教化的共同作用。御史台是唐代为专门查处贪官污吏的中央最高监察机构,类似今天的中纪委,御史台在监狱旁设置佛堂,囚犯被关押后,首先要到佛堂中听闻佛法,正信因果,在佛菩萨前忏悔自心,为自己的贪念和行为感到羞耻,消除内心的贪婪与怨恨,安心受报,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御史台精舍碑’是唐密祖师善无畏、金刚智到大唐之后几年设立的,目的就是昭示世人: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因果报应,真实不虚!” |

! z2 O1 f; E1 s, ? 历经千年风吹雨打的大唐“御史台精舍碑”依然矗立在西安碑林,这块碑感化、见证了多少贪官污吏诚信佛法,正信因果,忏悔自心,弃恶从善,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 a- Y, q. |) B; y) y, t7 y # _/ R7 @7 A: q
# C( r. b0 z- a
御史台精舍碑上密密麻麻的人名,刻录着大唐王朝反腐功臣的姓名,让历史铭记他们,感化后人正信因果
m" \' R% \2 M7 k- k1 d% g& |8 B w, X7 b. T3 a
. R& o$ B$ y. O# c m2 j
“御史台精舍碑说明”向世人介绍大唐王朝运用佛法教化贪官污吏的史实% a8 K2 r( ]2 s0 d, d$ A2 x: M+ i8 m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唐贞观六年,唐太宗曾下令让全国390名死囚回家交代后事,约定第二年秋天再来京受刑,次年九月,囚犯竟然全部返回,没有一个逃跑。这可以说是历史奇迹,现在哪个国家能有这样的自信和教化呢?如果不是因果报应的观念深入人心,即便用再苛严的刑律也不可能让死囚犯心甘情愿回来受死……”
* Q, Y% a+ D' H8 u “人性就像一条河流,信仰则是河流的源头,敬畏就是两边的河堤,如果源头污染了,河堤不存在了,用再好的方法、手段来围堵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水的泛滥……当今中国腐败根深蒂固、范围极广,但是不从源头上找出腐败的根本原因,任何手段制度方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道德的源头是信仰,没有信仰的教化和约束,依法治国也是治标不治本……现在习近平主席提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就是要帮助和指导中国人的精神生活……”
. a- C' T: r' J) `5 |! Z1 X& ^# n) S! j+ e$ \
[img] [/img]& e. [$ p9 x/ ?. B9 P
路透社报导:“中国反腐高层强调,必须学习古人的智慧惩治腐败”。中国反腐从根源上杜绝腐败,心灵必须觉醒,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价值观,做到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6 O% a' D+ A0 C. _/ T+ B
6 D0 c/ s, b i
% [& K# ~$ r- F3 ]3 i6 G/ } 1939年春,周总理在南岳衡山为抗日爱国僧人演文题词:“上马杀贼 下马学佛”,彰显了大慈大悲、无私无畏、除邪扶正、视死如归、杀恶行善更是善、替天行道救民于水火之中的大乘佛法精神,今天仍然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
* Y" ]8 L" k$ ]: g 中华唐密 人类瑰宝
' T5 Z1 X1 a1 ?: Y3 } 最后,辛格说:“这一百多年来,我们中印两个文明古国都曾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犯,西方文明的生存规则就是竞争淘汰、弱肉强食,在这种文明价值观主导下,大家都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国家之间都是竞争关系,竞争激烈了就是斗争,最后到临界点必然发展到战争。现在许多国家都被这种‘文明’捆绑了,身不由己,印度以前重视精神生活,但现在也把发展经济当做国家首要的大事,因为被逼得要每年投入数百亿买武器。我们不是不要发展经济,而是要在圣人的引导下,否则人类就会迷失在争斗的漩涡里……”
2 ~6 t" G( t# C9 e
6 O6 Y$ n9 z, P4 u/ u / C$ X0 M' U$ [/ H& z# b, `! R
1954年,周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其非凡的大国领袖风范折服了在场的外国人
% p3 P7 k2 J. a' q
* M y1 `4 P/ P' n% O . ?- }" V+ S+ J4 a: n x e
1972年尼克松访华,周总理的风骨与胸怀赢得了美国总统和人民的尊重 o9 e0 e0 t# R) W/ L- g. W# p3 n
z E! ]' h; d: [4 \- m3 M+ K/ G
1 O3 b! F" O) C) A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向周总理敬酒。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人民的幸福,从枪林弹雨中走来,无私无畏、悲天悯人,他们有着超越狭隘民族主义的全人类关怀情怀,这就是大菩萨的境界……. e( \1 O @" a7 L
; y2 w2 _& m5 F
# Q; s% X2 `& O9 k! s
周总理大智大勇,逢恶不怕,见善不欺;在国家外交关系上,处处体现真诚善意,不卑不亢,在经济极度匮乏的年代,用“攻城不如攻心,攻心不如感心''的“心灵外交”感动世界,赢得各国人民的尊重与爱戴
3 l6 I, j( x/ Q* r7 y 习近平主席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指出:“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 m# W5 P) y. X$ _) _4 Z
/ a1 D, O$ v8 o5 O4 c9 ]1 n, g
0 z' e( |, U6 l5 i
习主席在中南海瀛台向美国总统奥巴马介绍,康熙皇帝曾经在这里研究制定平定内乱、收复台湾的国家方略,了解中国历史对理解中国人民今天的理想和前进道路很重要。
* u* B! y* N, X0 o
: _- @9 _- f7 R; r; U
: B% c7 g6 U g9 ? 习主席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当代大国关系应该彼此尊重、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合作共赢。在浩渺的宇宙中,地球宛如一粒尘埃,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应该象一家人,和睦相处,相亲相爱,远离争斗与怨恨,共创人类幸福美好的家园……
. D8 V1 Z4 L* g/ x3 [+ B! m8 q4 V% q$ x

" j$ c& Y. x9 N2 M5 E5 J* q 习主席与印度总理莫迪在中印文化友好使者玄奘当年译经传法的大慈恩寺,回顾中印千年法缘,携手展望美好未来。习主席曾说:“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断则伤;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
' F: f" F; _% Z; ? “二十一世纪的人类需要用佛法的智慧与慈悲,倡导大爱,化解矛盾,感化怨恨,驱邪扶正。中华唐密是佛门中瑰宝,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广西上林莲音寺是一座显密圆融的唐密大日如来道场,我相信不久,这里将会有更多国家的信众来祈福、求法,这里将是朝圣的中心,向往的中心,和平的中心……”
' I1 v: ^) K* i; u* Q
' G4 w8 L, q2 U b# K( a 5 Y. F2 |0 O5 ^' ?: B/ T
习主席高瞻远瞩,海纳百川,正气浩然,引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造福中国人民,造福人类!- l! @1 U( X; x& ]& B, s2 n
0 B. }) b) e+ F& K$ H ) B- n% s5 ^2 }1 v" v
2015年11月17日香港文汇报整版刊登《中印同心 世界倾听》 | 1 q. O, e* u4 G9 A
- L+ u0 |- O. o c; W$ m
9 x. ~" W; o* n%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