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叫我们东方人 叫我们亚裔美国人 b' V- \6 d; x, V8 g; y! L
! i( C! { E0 u; g5月9日联邦参议院继众议院后通过了一项法案,将“东方人”(Oriental)一词从联邦法律中删除,改为“亚裔美国人”(Asian Americans)。这不但对亚裔,也包括对其他族裔带有贬义称谓的将一概予以删除。该法案现已递交到了奥巴马总统的案头,待其签署后即成为联邦法律。
0 n% O+ c- r3 z) `9 [' j
1 j9 H$ m+ A5 b* r7 T# B# Z联邦通过法案 将删除东方人一词/ c) p; E& v) U
- U @* P3 i/ x8 O2 w/ J" l联邦参议院5月9日晚间通过了一项法案,将“东方人”(Oriental)一词从联邦法律中删除。该法案现已递交给奥巴马总统,预计奥巴马将签署成为联邦法律。
5 a8 E2 D( L. E+ Y. e" P
. ~7 R; n$ x4 p# w( J该法案由纽约国会众议员孟昭文提出。该法案将删除美国联邦法典(U.S. Code)第42款中所有的“东方人”字条,改为“亚裔美国人”(Asian Americans)。
$ _/ y/ n1 ]! D/ c% l0 ~+ p+ o: P- X2 a- c" L
“‘东方人’是一个贬义词,并且是很陈腐的词。这项立法的推进将很快促使联邦政府最终停止使用该词汇。” 孟昭文在一份书面声明中说。8 B# l8 S V9 x5 \9 i% W
8 m3 T2 R) {& X该法案也将 “黑人”(Negro)一词改成“非洲裔美国人”(African American);将“印第安人”(Indian)称为“美国原住民”(Native American)。“夏威夷原住民”(Native Hawaiian)和“太平洋岛民”(Pacific Islander)也将被作为新词汇纳入法案,同时还将“讲西班牙语的人”(Spanish-speaking)替换成“西语裔美国人”(Hispanic)。* R# R* _2 O w5 }8 |( _8 O
0 U; D: w9 t+ z3 ~, d! \
该法案在二月底以全票在众议院获得通过。
& I0 q) M1 w7 S# H6 {$ {
2 H& T* \2 m3 G8 `% X% a4 X' U在美生活 对亚裔的歧视就不在了吗?( u& c& N' e) o* \; @
% h' d @# \( b, p! M# p4 K
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亚裔的收入高于包括白人在内的其他群体,而且亚裔的教育程度也比其他任何群体都高。在美国的学校里,亚裔表现优异的比例格外地高,就连在整个美国社会中也是如此。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美国社会对亚裔的歧视已成为历史?
3 N) g3 v1 i8 t& N M% R" C7 v3 P4 t+ \" C, p. l7 E
一年一度的亚太传统月如约而至,为庆祝这一节日,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了有关亚裔在美国的一组数据。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亚裔的收入高于包括白人在内的其他群体,而且亚裔的教育程度也比其他任何群体都高。
9 ?' p: V8 x( n. b, P, C* Q
1 t) O9 I8 ^( f1 |& L6 I尽管亚裔在美国取得了成功,但针对他们的歧视远未消失。纽约时报的《针对亚裔美国人的隐形歧视》一文指出,很多亚裔仍然有难以冲破的“竹子天花板”的感受。
4 }: ^5 \5 H* c) p8 ]8 n) U
+ d- q8 r; a0 X6 k$ j; _文章称,亚裔是聪明、勤奋的模范少数族裔的观点,在美国社会产生了一种隐含的偏见,即认为亚裔美国人擅长思考、擅长做事,但缺乏成为成功的组织领导者所需的进取心、远见和人际交往技巧。亚裔是安静、有才能的职业人士的这种刻板印象,导致人们普遍以为,他们不适合当企业领导人。+ V. @! F) M! z' v$ X* E
2 V5 ^! Y5 [0 n! V同样重要的是,太多亚裔美国人认为,进入更高一级管理团队的评判标准是自己的成绩,升职也是对成绩的奖励。尽管成绩是必要的,但仅有成绩还不够。作为负责评估晋升的企业领导团队成员,希望看到的不光是成绩。有证据表明,被评估对象有成为高管的潜力,包括个人能动性、冲突管理或者愿意表达不受欢迎的观点。
7 ^; d$ g P0 G) c- W% ?$ O
3 M1 f3 {. e S2 g人口统计* L. K) }) C( ^' T$ J
9 K/ u9 a4 f( B V9 w美国亚裔以及混血亚裔人数有1,890万,美国总人口的5.6%。其中有52%比例的人归化为美国公民的国外出生的亚裔。! h" [! P! s/ F
" X2 b! U w; Y3 `5岁以上在家说中文的华人人数有260万,中文是除西班牙语之外在美国最广泛使用的除英文以外的语言。另外,还有超过100万人说菲律宾语和越南语。
* ]7 m8 t5 D i& h& V
0 @" } M0 u9 `6 q1 d/ X+ W2008年至2050年亚裔人口的预计增幅将达161%,而整个美国人口在这期间的增长比例为44%。0 U7 X2 Q4 _$ w$ s& C8 V( l
h9 k5 v1 Z0 O) i7 C# |, k
到2050年亚裔人数将为4060万,届时占全美人口的9%。
/ Y% ?+ H5 z. ]$ t2 f$ L9 {# j9 Z7 \7 n+ R u( ` L) i
教育以及互联网普及6 N7 T1 l" \5 s1 o8 ?
! r+ |: W( `+ ^25岁以上拥有高中学历的亚裔,占其人口中的比例为85.7%;
! N$ r# W; H1 r% S1 W4 h8 |
8 U! h) o* v2 ?4 I25岁以上有学士或更高教育程度的亚裔,占其人口中的比例是50.5%,亚裔在全国所有族裔中受过大学教育的比例最高,远高于全国水平的28%;
$ Y7 _( I. v5 J% F) m y2 B3 K d1 Y2 k: x3 Y
25岁以上拥有更高学历,如硕士、博士、医学博士或法学博士的亚裔,占其人口中的比例为21.2%,高于全美的10%。$ k8 B, t1 D- T* e9 z# o% n
9 y8 O$ d% O# ^ a2 L) v不过不同亚裔族群受教育程度并不相同,印度人25岁以上拥有学士或以上学历的,占其族裔的68%,37%的人有更高学历。越南裔则分别为24%和7%。亚裔家庭使用互联网的比例是80%,这一比例在全美各族裔中最高。
1 S! w) M( T$ S! z( n
9 n- g$ ?. y# Z& o! a+ w$ i收入与贫困! Z' X* e5 d( U
) Q6 \+ {4 A3 ^2 ~. ^2012年亚裔家庭收入中位数少于70,644元,在全美各族裔中最高。不过,亚裔中这一项的差异也很大。印度裔2011年的家庭收入中位数为92,418元,孟加拉裔为45,185元。
& C, P% l" \" @" I" h$ s4 f
: t2 ~8 A I" p( ?然而,2012年亚裔贫困率是13.0%,高于2007年的10.6%。9 M+ m% a8 a9 \, @
, s1 _& ^8 G/ E6 s7 b% E& k工作和就业 \% u: v) O1 }$ f, U2 m* r
1 S9 U `2 I$ ~9 L/ V6 s
2007年亚裔所拥有的公司数量为150万个,比2002年高出40%。2007年亚裔企业盈利是5076亿,比2002年高出55%。亚裔企业所雇用的员工人数为280万,这些雇员的平均收入为338,400元。
1 U1 l, S! p) E" F
9 z. `# B* j+ t2 W有49.1%比例的16岁以上亚裔从事管理或专业性工作,如财务经理、工程师、教师和注册护士。
: `- F0 m5 o6 X+ S! u
6 ^6 q' V: t2 G* b& H: E/ f1 S" T规避偏见 亚裔改名换姓洗白简历
$ v$ B4 T$ N, j" p, V2 \( Z3 ?- M$ K6 w
美国最新报告显示,少数族裔如果在求职简历中不透露自己的种族身份,获得面试的几率会更大。
. P3 a6 k1 n9 s# T) E9 K( E
( P' U8 k0 I8 R2 w" N$ q+ q2 T1 {彭博社(Bloomberg)报道,职员的多样性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企业成功的标准。根据麦肯锡公司报告,一家公司的董事会如果拥有种族多样性,那么这家公司和同行相比,成功的可能性会增加35%。投资人也越来越看中这一点。然而,尽管职场多样性的益处显而易见,一项最新报道显示,在美少数族裔的求职之路依然相对困难。
6 u. N7 L6 [" }6 {& W9 x W& b8 V& V3 O+ I$ G3 f* L
“那些在招聘广告中宣称寻求多样性的公司不比那些从不提多样性的公司歧视得少,”该报道联合作者、多伦多大学教授索尼娅·康(Sonia Kang)说。该报告在康奈尔商学院《行政科学季刊》发表。康和其他研究员向600家公司发送1600份修改后简历。这600家公司中有一半宣称提倡多样性,另一半没有提及多样性。调查显示,相比于在简历中透露自己的种族情况,如果亚非裔求职者在简历中掩盖自己是少数族裔的事实,他们获得面试机会的可能性要大2到2.5倍。" i% C9 N( g5 u; r% h# g% A
8 y; P+ W- F+ O( L0 `# L9 x+ }
调查结果指向那些存在于亚非裔求职路上的微妙的歧视。除了发送简历,研究者们还采访了59名年龄在18岁到25岁的亚裔、非裔求职者。4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曾洗“白”简历,以求避免偏见。 R- h) ?+ w1 U) Y8 u2 q9 b, K
|2 E5 e3 W5 J* B7 }" j通常的做法是,他们会在简历中删除与种族有关的信息。但亚裔和非裔的具体做法稍有不同,亚裔求职者通常会“改名换姓”,使得自己的名字听起来“更美国”或者更像白人。一般来说亚裔会直接用中间名,而不用自己的姓。非裔求职者则会在简历中删除与非裔有关的经历,比如参加过的非裔组织,甚至连获得过的奖项和奖学金都被删除。“一名学生获得了很优秀的奖学金,但从不在简历中体现,因为这项奖学金只提供给非裔学生,”康说。“这些学生很清楚,他们的种族背景对求职不利。”
# W+ N# R& n; ?( `/ T- f9 P! X$ L% W2 `3 z
密歇根大学罗斯商学院管理学教授戴夫·迈尔(Dave Mayer)说:“偏见有时会采用一种微妙的形式。轻微的冒犯是最说不清的偏见,比如不和你眼神交流,或者用英语发音来念中国名字。这些可能不被当回事儿,但也能成为一种信号。”他还表示,因为每个人都习惯在认知上走捷径,所以企业和个人都很难反思他们在雇佣职工过程中隐藏的偏见和歧视。虽然为了避免偏见而洗“白”简历可以理解,但这种行为会挫伤一个人的自尊心。“当我听到这个词时,我会联想到全身漂白。人们只相信颜色越白则越好、地位越高,” 迈尔说。, y* g. J) d. @% V' c' X' Z
4 F: Z5 U) F6 x, L0 O2 U
虽然洗“白”简历的做法有一定普遍性,但也有许多受访者表示他们不会通过掩盖自己身份的方式去与歧视作斗争。“我们也采访到了许多立场不同的学生。他们表示不愿意去一个不接受他们种族背景的公司,”康说。- y0 r* g- C/ q7 n! F/ m# S
* }4 l6 p4 M8 [- T+ o4 [' E, |8 {& z& G/ u4 `
, P# r B+ y5 l" E5 \3 m, ^!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