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华裔作家谈文化困扰:中国姓让我从小受尽嘲弄
7 R6 t# A$ {- t0 Y
$ b% V% H) z# J8 w: a: m& Q据美国侨报网编译报道,华裔专栏作家瓦妮莎·华(Vanessa Hua,音译)2日在《旧金山纪事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撰文,谈到自己的姓氏从小带给自己的困扰。文章编译如下:6 n6 O2 Y0 {: R6 Z* z
- L2 r5 O, R7 [: P一到二年级的时候,学校校长有一次曾在学校的颁奖仪式上把我的姓读错。然后在我上台领奖的时候,我对所有人说道:“我姓华,不是呼哈(Hoo-aah)。”所有人都笑了起来,包括校长。$ C7 Q, q5 r n: C7 x2 ~% \% `) k
1 `5 Q+ v/ M+ F) |3 k* J6 u
然后在下一次仪式上,校长又一次读错了我的名字。我也再一次没有顾及的纠正了她,因为我认为自己应该这么做。不过这一次,她批评了我的做法。4 A7 |- W+ X |$ E3 [2 X0 z
; ^- |9 j. n! @. U我当时肯定有些害怕和困惑,不过还记得的是我坐在她的办公室里,“当众纠正别人可不好。”她说道,然后将奖品递到我的手中。但是却没有告诉我,应该在什么时候,或者怎么样去告诉她我的姓氏的正确发音。& x$ T6 ?! [' r
9 G, ~9 P2 a& ?* S
人们也总是叫错她的名字,她说道。她的意思很清楚,不要为此大惊小怪。我不是不礼貌,但是如果我的校长都不花时间了解我的姓氏,那么其他人会怎么做呢?+ K9 P8 M; _; A6 \& s0 x3 X
6 n$ V5 e, ~) |
又到了毕业季的时候,旧金山学区的学生们可能会面临跟我那时候一样的窘境。现在一项名为“我的姓名,我的身份”的新的全国性活动正在推出,督促对学生们姓名以及身份背景的差异性予以尊重。教育工作者们可以在线签署一份承诺,答应正确叫出学生们的名字。
: m" b- _: R- S7 L$ r# G
6 D) j" f* c! n0 t有人可能会认为这没有什么大不了。不过,在社交媒体上发起的#mynamemyid话题下,已经涌现出了很多对此的抱怨。他们都容忍过老师或者同学的嘲笑,甚至会因此被冠上绰号。
) s2 |5 N( G( u, `, V# j' `
6 Z" g2 _6 r3 d: C这一活动由圣克拉拉教育办公室(Santa Clara’s Office of Education)、全美双语教育协会(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Bilingual Education)、加州双语教育协会(California Association for Bilingual Education)联合发起,目前在500多座城市和近300个学区募集到了1200多份承诺签名。
( \, i" I9 Z7 T2 J6 |0 p2 b L0 i$ k( D7 @ l( A+ X( N1 y
虽然说对繁忙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学习如何正确叫出这些名字,意味着给他们增加负担,但是同时也会让师生间对彼此更为尊重。
; o' @9 p( X! L+ |: |( D6 s8 e2 ]3 b9 i
2012年的一份调查显示,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这种做法会让学生出现自卑、焦虑、怨恨等负面情绪,更有甚者还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习。- o; W a( {- q% {6 X! `1 o7 O; l% D
- Z% F# J6 F8 X
一个多世纪以前,移民为了尽快融入新环境会选择改名字,来消除与周围人的陌生感。但是现在,情况已经有了变化,那些眼光越过了身份障碍、懂得求同存异的人才能获得更多机会。
% E O. a5 q0 [$ Z, P( u1 l2 q
& i/ o/ } v O7 y4 @( |( r& j作为美国人口数量增长最快的少数族裔群体,预计到2040年,美国人口中有十分之一会有亚洲血统,到时候张、古普塔(Gupta,印度姓氏)等等类似的姓会变得越来越普遍。 {$ L0 i6 @7 J0 p" s
( D: m& v4 O) l, R$ p$ f5 C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人再取笑我的姓,但是有时候还是免不了费一番口舌向他们解释到底该如何正确发音。华姓在中文里代表着中国人的意思,但是对我来说,这个姓氏同样意味着我的美国人身份。' I, w% C4 U% h8 z% S
9 L# F! x6 G& E W; S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