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争取权益! 美国华人应先改变自私自利的形象!
今天下午去女儿的学校参加一个集会,主题是呼吁州政府不要冻结一个税收分配项目,否则我们县的公立教育系统每年经费会削减4100万美元,这就意味着本来已经遭遇经济衰退打击,经费缩减的公立学校要进一步裁员,课余项目要进一步减少,班级规模要进一步扩大,受影响的终归还是孩子们。
女儿的学校号称我们这个地区最好的公立学校之一,通常这种学校亚裔和华人总是争先恐后地挤进去。我居住的地区亚裔人口大概占10%,但这个学校亚裔学生占20%,因为它有天才班项目(GT)。我女儿所在的GT班,30个孩子,亚裔竟然占了18个!华人孩子也有5、6个。
按理,像这样为自己孩子争取权益的活动,亚裔和华人应当积极参与吧?错了。当天(周日)来到现场的有大约200位家长,我仔细观察了一下,亚裔面孔只有10个人左右,而华人父母只有4、5个人。真是令人失望,自己的权益都不争取,还能指望他们为别人争取权益吗?
(奥巴马就职典礼,亚裔和华人参与的不多)
亚裔和华人在美国经常被人看作是自私自利的族裔。不要怪人家戴着有色眼镜,从大到小的各个方面都可以证明,亚裔和华人似乎习惯于只扫各自门前雪,岂管人家瓦上霜。
亚裔和华人一向淡漠于参与选举政治,每次大选的投票率,亚裔总是最低的,也难怪亚裔人口占美国人口的5%,但现在美国国会400多名众议员,亚裔议员只有7个,参议员100位,亚裔一个没有。以这种状况,居然有人在去年奥巴马当选后幻想有朝一日美国能选出亚裔总统。
亚裔家庭的中位年收入58000美元,在美国各个族裔中名列第一,超过白人家庭1万美元,但亚裔公益捐献的数额却是各个族裔中最低的。美国的《慈善纪事报》2003年曾做过报道,2000年,亚裔人均可支配收入11148美元,但在公益捐献方面,非洲裔将可支配所得的8.6%用于公益捐献上,为四大族裔之首,亚裔为3.9%,居各族裔之末。难怪有人说,亚裔赚钱最多却最抠门。
亲耳听到的一个故事:我们这里的华人社区有一年组织了一个大型活动,大约有两千人参加,组织者呼吁参加者每人捐出1美元,资助灾区,结果活动结束后,组织者只募捐到不到1千美元。
当然,前年的四川地震是个例外,当时大华盛顿地区的捐款相当踊跃,有近4000名学生的希望中文学校两天就募捐到15万美元。只是,这样的例子太少见了。
亚裔和华人淡漠于社区活动和建设。在美国生活这些年的切身体会是,带有维护权益色彩的游行和活动,亚裔的面孔总是少见。像移民改革游行,当拉丁裔在那里狂呼呐喊时,亚裔似乎事不关己、袖手旁观,其实移民改革与亚裔的利益息息相关。
社区的义务活动和没有什么实惠的活动,通常鲜见亚裔身影,而每年感恩节后“黑色星期五”购物队伍长龙里,亚裔的身影却非常活跃。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去年的1月20日,奥巴马就职当天,在国会山前的上百万人涌动的人海里,我想采访一个华人,甚至是一个亚裔,何其困难,而采访结束后回家路上,路过一个MALL,进去买点东西,正碰上商店免费派发化妆品,门口排队的长龙里,居然有将近一半的亚裔面孔!
美国亚裔的教育程度很高,有将近一半的人有大学学士以上学位,在各个族裔中最高,华人受教育程度在亚裔中又是最高的。重视教育一直被美国主流社会看作是亚裔的优点,但优点背后也存在亚裔的急功近利色彩。亚裔和华人父母,总是想方设法让孩子出人头地,这本身情有可原,对于新移民来说,没有人脉关系,没有祖上留下的资源,只有靠自己努力。
问题在于,有时候这种努力在美国人看来,有投机取巧之嫌。比如一些华人学生,平时根本不做义工,不为社区服务,到了高年级,要报考大学了,需要在简历里有光辉的一笔,就会在父母的安排下,去图书馆做两三个月的义工。为了显示自己子女有特长,一些父母会挖空心思,寻找冷门偏门,争取在美国人不太参与的项目里拿个地区或者全国性的奖项,这样子女进哈佛或者耶鲁希望就大大增加。有人教我们,千万不要让你女儿学钢琴,学校乐队只有一个钢琴手,你竞争不过人家的,小提琴的席位比较多,大提琴、单簧管也许更有希望占得一席之地,搞得我们都不知道该让女儿学点什么?
华人父母让自己子女出人头地如此用心,但参与学校建设方面却不那么热情。学校的家长委员会组织者,基本看不到亚裔和华人,这本身可以理解,因为新移民语言能力有限,很难在一帮白人家长里振臂一呼,群起响应,但学校的义工和诸如本文开篇那样的活动,同样少有亚裔和华人参与,就让人费解了:难道亚裔和华人真的只是忙于赚钱吗?
来源 美国客的BLO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