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k, A$ R3 S: f& P
2015财年的一共8.5万个H1b工作签证名额吸引了18.25万个申请者,曾在日前引起热议。议论的热潮渐渐退却,申请者们却还在为抽签概率到底多大、自己有没有被抽中、抽不中怎么办等问题忧心忡忡;而H1b项目怎样向更合理的改革引起众多人“献计献策”,但他们所献的“计”因为思考角度不同也不尽相同。
0 `$ n* f5 [4 N9 X
4 b3 @+ \8 n. F8 B注定有近10万左右工作签证的申请者今年被“抽签”项目淘汰,这令留学生们感到很“窝囊”。“找到工作已经很不容易,却要因为运气不能决定自己的去留;而且全面移民改革说不定明年就会通过,H1b工作签证数量就会大大增加,我们这一年不是白白牺牲掉了吗?”乔治华盛顿大学毕业的一名留学生这样告诉记者。因此,一些申请者们开始寄希望于更为合理的新政策。目前白宫请愿网站“我们人民”(We the People)上的请愿中有两个是关于H1b工作签证项目的,都创建于4月14日,但诉求不同。一则是请求为“抽签未中”但资质合格的申请者颁发临时工作许可,过渡到全面移民改革进行,缓解工作签证的“供不应求”,这一请求已经获得9000多签名;另一请求是提高H1b的名额数量,这条请求目前只有不足500个签名。9 J1 a( r w5 n1 Q9 I0 ]& ^5 y4 ~) W
9 R2 h: g& D" N9 t/ }3 V# W3 W" R# A比较而言,“增加名额”似乎是更为根本性的改变,也是去年参议院通过但目前停滞的“全面移民改革法案”中的重要内容。改革法案中,每一财年的工作签证名额被提高到11万,根据情况发展变化最多可以增加到18万之多。根据今年超过18万的申请数量,随着经济复苏,似乎这一法案通过也不能完全解决工作签证“不够”的困境。但是,因为法案中增加了STEM理工类硕博士申请绿卡的名额,简化了他们申请绿卡的手续,会有相当一部分符合要求的人直接申请绿卡,退出H1b工作签证的竞争。但政策的改变并不容易,全面移民改革经过奥巴马总统的信誓旦旦和大力促进,最终还是因为两党意见分歧而不知道时间表。即使是政策上的小调整也需要时间。比如,2013年白宫请愿网站上也曾出现一个有关H1b的请愿,这则呼吁“将H1B签证的签发改在美国境内执行”的请愿最后共获得26500多个联署签名,获得白宫的书面回应“让我们将H1B签证政策修改得更好,但不要让我们止步于此”。但目前这方面并没有任何改进。因此,期待政策改变可能需要足够的等待期。
2 @: r8 f. l. T9 p" ]) r( r- P4 W. ^. I' y3 }( S, v1 S; m
在华人聚集的BBS上,一些申请者们在紧张地计算着被抽中的“概率”,比如,如果18.25万申请者中有4万硕士以上学历者,则高学历者的被抽中率为71%左右,等等。但最终结果如何,还是要等到移民局4月28日开始审理以后慢慢揭晓。" f1 \6 `! i2 ? I0 d+ y- y
! t* E; U1 o: S1 `! V4 [0 H9 C. W
论坛上还有一些关心此事的华人在讨论H1b的名额。现在的H1b申请中,有太多的所谓ICC外包公司占据了过多名额。这类ICC在美国并不是一个实体公司,其本身不能提供任何工作,但是它的“生存之道”就是帮助申请人拿到H1b,然后将申请人送至大公司做合同工,再从申请者的薪水中抽取一定比例。虽然美国越来越严格的工作签证申请程序打击了它们,ICC递交的申请依然占有很大比例。2013年的12.4万申请者中,ICC递交的申请就达到了数万份。通过ICC提交申请的以印度人为主,有些没有更好选择的中国留学生也会选择它们先申请到工作签证再说。在讨论中,许多华人认为应当打击这类公司的人海战术,有人还给出了不满这类公司行径的反对者联系方式。# T @% \# e6 q1 `
7 A, r2 ~* T" X! q2 o9 u' O记者联系到这位“反对者”。这位名叫多娜·康罗伊(Donna Conroy)的女士是议员游说组织“光明未来工作”(Bright Future Jobs)的行政主管。她表示反对ICC类公司的主要原因是“阻隔了美国人参与IT类高科技工作的机会”。她明确表示不该增加H1b数量,因为这样可能会使更多的公司优先雇用外国人而非美国人。“今年有8.7万人因为申请不到工作签证而空出一些职位,这些公司现在只能雇用美国人填补职位,那么他们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雇用美国人,提高美国公民的就业呢?”多娜说。到底用什么方法解决工作签证“不够用”的问题依然争论不休,而另外还有一些人正在考虑的是应否解决这个“不够用”的问题。: u0 X! B: p7 Z% h% s; h
) e( `% P# V5 ?) x
【侨报记者徐一凡华盛顿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