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民感慨:在美国不搞体育根本混不下去
7 c8 ]: `9 K# F- K( d7 b0 w* ?# z% ~/ q- y2 g! f
近日和一位读者朋友在微信上聊天,她说最近天气渐凉,儿子上的游泳班不少同学开始缺课,但她始终坚持带儿子上完每一节课,因为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空心”的。这个比喻很形象,也很深刻。正好上周我们陪逃逃去看了场中学橄榄球赛,场上那种紧张和热闹,触发了我想聊聊关于美国孩子体育的话题。
5 r$ [; N# [! |8 [+ u5 f# \1 J! a6 s9 V5 ?+ A$ ?" u2 h1 | `% |
美国家长最重视孩子什么?文化学科?显然不是,逃逃每周的作业加起来二十分钟就能做完了。创造力培养?其实也不是,尽管这会渗透在他们的很多教学方式中,但却不是美国家长最重视的。在逃逃所在的培养创造思维的“天才计划”里(回复“90”查看“低调的‘天才计划’,探秘美国小学尖子班”了解“天才计划”详情),一眼望去,几乎是清一色的亚裔,难道真的是亚洲人聪明些?当然不是,只是很多美国家长不那么care而已。那么,美国家长究竟最在乎什么?答案是体育!他们对孩子体育运动的培养,是绝对肯花大把时间和银子的。
$ L/ G" s9 k, D) C$ f0 G: p. U* c | f( x! h
我曾调侃一些美国朋友的生活习惯,他们的答案让我哭笑不得。例如为什么不啃骨头?那是因为看牙医实在太贵;为什么不吃带刺的鱼?因为鱼刺一旦卡到喉咙,看急诊的钱是这条鱼的几千倍;为什么天天跑健身房?因为要减少和医生打交道的机会。
7 L. o* Z( f3 j
; ?, V9 i) \3 ]2 Z8 o9 L当然,抛开这个市场经济的“调控”因素,美国家长很清楚,孩子们的较量,最终是综合能力的较量,而一个强壮的体魄,是所有的基础。另外,孩子体育好,考大学时是有直接优势的,如果你高中时就是校队的明星球员,那只要成绩还过得去,上大学就不用愁了,如果成绩还不错,那名校和奖学金也不在话下。简直是有体格就有未来的节奏!
3 u" A. ^; M. m/ u
4 i! U1 @* M) H8 q o而深入一想,体育好的孩子在申请大学时有优势,究竟是大学这根指挥棒让孩子们更爱体育,还是大学喜欢爱体育的孩子本身呢?
- y/ t6 t2 e# ?( @
2 a/ i6 Y6 v0 T; ]* ~! E先说说我周围的美国朋友,凡是有孩子的家庭,周末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一家人陪孩子练垒球、游泳、篮球、橄榄球……而在各项运动方面,美国父母更注重Teamsport(团队类的体育),因为他们认为团队类的项目能让孩子学习如何与人合作,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所以美国父母不单把体育看成强健孩子体魄的方式,还是对孩子意志品质的训练,是对孩子教育的重要部分。
. `- i: J/ p" R0 ~: P: G6 @& e
0 L) @! _! f6 D( [6 g: o1 @( f* F再来说美国的运动设施,那真心不是盖的。就说网球场吧,每个初中、高中都有,课外时间对公众免费开放。学校很密集,人均资源很丰富,所以只要开车出去几分钟把家附近的学校转一圈,肯定能找到空场子,先到先得,很公平。逃逃的网球老师是李芳(挺有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一下,李娜之前的亚洲一姐),应该也算是网球界有头有脸的人物了,同样得遵循这个规则,所以每周的网球课地点并不完全固定,都是老师提前半天左右通知的。9 R% y3 j+ C: g! H& Q
3 F& X; F2 Q: l1 G9 L0 {9 ~3 F8 E记得大家经常喜欢开的一个玩笑,说中国人为什么乒乓球、羽毛球那么好?主要是因为这两项运动不怎么挑设施,不管在哪,只要有两副拍子就可以开打。也记得上次回国,各种高架桥、商场修得气派之极,而为孩子们提供的运动场地却很难找到,就算找到,也价格不菲。不过条件不足绝不是当宅男宅女的借口,即使没有合适的运动场地,带孩子去周边爬山登高也是不错的选择。8 @' ]9 ]+ H0 P$ }
" p; {/ A2 _6 M* h1 v) y, |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家长实实在在的投入。我看到不少的美国全职爸爸,平时工作非常忙,但是一到周末,会陪孩子做各种各种的户外体育运动,有些还是球队的教练。我们家邻居爸爸每周都会在自家后院陪孩子练足球,一丝不苟的全身运动装备,胸前还挂个哨子,说实话,我很喜欢这种画面,尤其是爸爸和儿子一起在运动场上对各种动作、战术的研究的时候,真有点上阵父子兵的感觉。
+ K" t$ R* T5 Z
1 F; Z, X1 w0 p7 h$ p当然,陪练是个很辛苦的差事,但老美家长们把这当成头等大事,为此甘愿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这种对体育的无限量支持就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 }* I9 z1 z% N0 F! \' a+ ^7 R
/ S/ ^: V6 X1 K这方面我们家是要加强的,我和逃爸都缺乏运动细胞,但这并不阻碍我们努力培养逃逃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尽管从他的性格,身体条件来讲,在体育方面很难有什么突破,但我只希望逃逃能爱上运动,爱上拼搏、出汗的感觉。另外,给孩子选择运动项目其实是有讲究的,身体条件比较好的孩子,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老师的建议选择最擅长、最适合的。而像逃逃这种,本来就不怎么好动,也没有明显身体优势的,那就主要培养兴趣。记得一位朋友(我曾经采访过这位朋友,她有个非常优秀的儿子,可以回复“45”查看逃逃美学第8期,“10岁华裔学生会主席的成才之道”)的建议,给孩子选择体育运动时,可以鼓励孩子分别参加一个团队和一个个人进行的项目。团队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而个人活动,更加磨练心智,需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我们和逃逃也正在学习和尝试。
8 f4 v0 [5 c* v: X6 u0 t) ^4 W
文章来源:互联网% }# k) c- S8 \( P( L5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