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H-1B工作签证中签率再创新低 华人企业同遭殃
- U! n9 |) G1 x. u+ j1 v; o4 B- k" J
据报道,日前美国硅谷多家科技公司建立网站,并在社交网络上发起话题,呼吁民众为增加H-1B工作签证名额的请愿签名。随着美国2016财年H-1B工作签证的抽签结果逐渐揭晓,又是有人欢乐有人愁。作为在申请队伍中占较大比例的中国申请者,他们经历了一场怎样的“腥风血雨”?作为雇主的华人企业,又有怎样的无奈?
7 y, o2 ~3 ^ p5 ~1 X- H8 q
/ o# ]% ?& ^9 t2 `5 d9 `中签率或史上最低
/ _$ x9 l& q1 O+ j7 L1 k+ r# Y$ Y, o1 \' x+ W
几天前,正在旧金山一家互联网企业工作的柯乐终于等来了申请H-1B工作签证中签的好消息。而她刚刚经历的是一场极为激烈的H-1B抽签战,23.3万名申请者中只有8.5万人能被抽中,中签率不到四成。: Z" i: R: T) `
7 n4 t- S& m( t- R9 p, b
H-1B工作签证是美国国会1990年通过的,发放给美国公司雇佣的有专业技能的外国籍员工的一种工作签证,也是目前美国最主要的一种工作签证类别。
/ d3 H6 r% M' f/ _# U, j! _6 Y6 t- Z2 |: r T2 S. b" w
“2012年我申请H-1B工作签证时还不需要抽签,之前几年也都是有足够的名额,不用抢着去申请。”在美国谷歌公司工作的周运北回忆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类签证的名额始终绰绰有余,而就在这短短两三年,情况发生了大转变。
( F% v7 e) U7 P+ E( a
7 H3 X. l' C+ g' z3 Y& O近年来,随着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美国的科技公司开始雇用大量外籍员工,赴美留学的国际学生也逐年增加,并有不少选择毕业后留美工作,H-1B工作签证的需求量由此水涨船高。2014财年美国移民局收到12.5万件H-1B工作签证申请,2015财年收到17.25万件。相比之下,8.5万个名额远远供不应求。3 S9 U7 r0 p8 K& a" P
, M2 A6 M/ H% d6 V6 X2 X
今年4月1日起,美国移民局开始受理2016财政年度H-1B工作签证申请。据移民局统计,仅在开放收件后的5个工作日就收到超过23万件申请,每3人之中只有一人能被抽中的概率或将创下史上最低的纪录。
7 G2 g' f3 s7 g( Q/ o; t
8 L; p# J k0 `- z7 _" b“在H-1B工作签证申请中,中国的申请者占了很大的比例。如果抽不到签证名额,想要继续留在美国工作就会很困难。”柯乐告诉记者,这也正是许多在美中国毕业生及华人近来最担心的事。( @7 f; z! U# K$ v5 c& }5 o. R8 ~1 p& o
2 p" P( p. {$ M4 G, c2 e
华人企业同遭殃 ) v6 t" a! P0 y3 A! \; ~
! w f. F$ f% v8 }$ Q) `其实,因为H-1B工作签证的抽签结果忐忑不安的不只是那些申请者,不少华人企业也为惨不忍睹的中签率头痛不已。
+ U1 {5 M# Y4 a
. {( Q7 t! J5 }9 r- J W: a# Q由于特殊的身份,不少华人在美创办企业都与中国大陆保持着商业合作,或是与在美华人有着密切关系,因此需要不少兼通中英的雇员,刚刚毕业的中国留学生往往就成为他们主要的选择对象。) j0 V. E. Z; M! R8 N
( v7 h) b' ^8 J) L5 m$ {# S8 B“如今这样低的中签率对我们雇主来说也是很大的打击,每一次雇佣员工我们都需要花费很多精力,而且也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如果他拿不到签证就意味着过了毕业后的一段合法工作时间就只能离开美国。我们企业是辞还是留?又该怎么留?这样的处境很尴尬。”位于美国硅谷的幼发拉底孵化器创始人沈赐恩向记者无奈地表示,由于H-1B工作签证主要面向技术型人才,因此像他们这样聘用不少中国工程师的科技创新类企业就受到尤为明显的影响。4 O/ R E5 C( L& L/ S2 y% H6 {
& M/ W! @0 a% B; T& m8 P# F% \; X
在此次2016财政年度H-1B工作签证申请中,沈赐恩的企业里就有3位中国雇员正在等待抽签结果,他们中的一些人已在企业工作一段时间,甚至已经成为团队的核心。如果他们没能中签,不得不离开美国,这对于企业来说显然是一个棘手的难题。“这也影响了我们雇佣这类雇员的信心,之后我们可能就不再考虑招这样需要申请H-1B工作签证的国际员工了。”沈赐恩说。; W6 N" }& E e; U: f; }3 f$ H% d& a
4 _6 q' d7 A, D: e. t+ K而对于那些蓬勃兴起的华人创业团队而言,微小的中签率更可能带来致命的冲击。
/ Z! P$ u, C2 }
" A/ R2 ^; l! I* N, _“有一些创业团队连创始人能否留在美国合法工作都是未知,这会直接影响这个团队能否在美国持久的发展。”柯乐告诉记者,她的一位朋友就因为没有抽中H-1B工作签证而只能考虑将创业团队迁回中国。“这对于一些比较年轻的华人创业团队的发展是有阻碍的。”柯乐说。% Y% w9 o# u1 ]; w% f
0 K' z0 n5 ?9 P. O期待政策更合理 - I: C0 ]( G. i- ?6 a5 G3 L( D
8 ^: }* } {1 a* A8 v. u面对惨淡的抽签结果,华人申请者们只能见招拆招,另辟蹊径。一些人选择进入与学校挂钩的研究机构或非营利组织工作,因为这些机构的人员申请H-1B工作签证可以不受名额限制;一些人选择挂靠一所学校转成学生签证,利用学校提供的课程实习继续工作,并等待下一财年的申请;还有一些人则选择办理商务签证,开始往返中美两地的奔波生活。
' p* E* H9 E$ H5 v4 Y' p- m; a" a) l0 g; T
而为了留住心仪的雇员,一些在美华人企业也在尝试各种办法。“如果我们的同事今年无法抽中H-1B工作签证,我们可能会考虑将他们派回中国分公司工作1年,再申请另一种L1签证,将他们调回美国。”沈赐恩说。当然,这也并不就是万全之计。这种L1签证只适用于跨国企业,同时要求申请者至少在海外工作1年,而且还存在一定的拒签风险。: |) o8 V9 B* V" ]
1 O$ K$ j* I4 A1 o5 I# Y$ q0 K
事实上,无论是申请者还是华人企业,“曲线就业”都只能是一时之策,他们更为期待的是美国政府能够对相关政策做出适当的调整。
- t9 B' F* y. X! M2 X' `8 Z
: S- {' m4 t3 Y, \# ?" l1 J5 n“如果美国政府真的想留住人才,一方面应该放开签证的名额限制,另一方面也应该在对待签证申请时有所鉴别。目前这种抽签的方式看似公平,但事实上每个抽签者所能做出的技术贡献是不一样的,还有一些国家的申请者通过多个公司的名义进行申请以增加抽中概率,这就需要美国政府更加透明、合理地执行政策。”沈赐恩说。- h: t! ]9 g, S9 }2 \
6 |8 K/ [- |5 Z7 ]$ R' z( C% V2 ?;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