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生压力大不大?
1 ]- W' i5 v( c* z, Y1 P, b4 S$ l& x) K9 s/ F8 Q' S/ \" P4 q
% W, u( A4 w2 P6 ^7 @/ ^% i" s
) V1 N5 U* E; e6 l
1 Y4 ]! L6 K% y6 ]" k! ?! L% L
8 t. T' D( }! O2 A: n# ~2 ^: c0 h在很多国人眼里,美国教育就是天堂,压力小、教了好,说实话,我在出国之前也是这么想的,可是在美国生活了两年多后,有些想法也在逐渐改变,原来美国教育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个样子的!6 M9 X1 x! U/ N) x+ j2 x6 J- u7 u4 C* ^
% D* |* D: D' M; J# q! p7 [* X今天我们就谈谈美国学生的压力!之前我有发过一篇憨憨学校的课余兴趣班的课程资料(参见“课外兴趣班,美国有不有?”),从幼儿园起,各式各样的兴趣班就会伴随着宝宝的左右,而美国的家长,特别是亚裔家长(包括中、日、韩、印度)也是挤破头将宝宝往好的学区送、往好的辅导班送,这点是不是和咱国内一样呢?:). T \: W n8 V) X
* ?2 E( `& x z! T* d! P3 d( R* u7 U家长的高期许无形中就会给宝宝带来很大的压力!最近刚听到一则令人悲伤的新闻(以下文字来源于网上,点击查看原文可以看到原文链接),希望父母们引以为戒!7 D; P5 b: [ k' a R& s: @
/ @2 a {, h* J, z: O& G |( k7 c/ q% `5 Q) O3 J
- k3 E. S" s( a |% f$ O8 i11月4日凌晨1点,美国加州Palo Alto 16岁的华裔少年卡梅伦•李(Cameron Lee)卧轨自杀身亡。此前,10月23日,来自同一所高中(Gunn High School)19岁的2014届毕业生奎•恩基斯(Quinn Gens)也以同样的方式结束生命。仅2009年,该校就有4起学生自杀事件。Gunn High是北加州顶尖公立高中之一,学生多数入读斯坦福大学,再进入硅谷IT公司就职,同时也以学生压力巨大而闻名。; p [; h; U; q& L5 x+ M- S. r
f, d0 z. O+ O5 [, m* b; q9月24日,北加州的一对父子,在家因煤气中毒身亡。17岁的儿子学业优秀,SAT获满分2400,申请多所名校被拒。自杀动机还在调查中。有人认为:男孩因为被名校拒绝,心有不甘,用煤气自杀,当时也在公寓内的父亲一同身亡。也有人说录取通知已发下半年,应该另有原因。( c+ ?: C/ T; a9 i' U2 n2 N! d% H
# T( f3 y6 B+ C) S, N青少年的自杀事件,使整个社区笼罩在哀痛之中,网上线下也引发了热烈讨论。是家长对名校过多的期待?是顶级学区同学压力过高?自杀能否避免?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9 a/ |' i! M1 L9 [0 q& i0 X8 t& a
6 q3 L: L) O8 e& o, b" h' U/ M首先,自杀是可以避免的。2009年6月6日,也是Gunn High的白人男孩,要卧轨自杀。他妈妈感到孩子行为有异,尾随其后,在铁轨上与路人一起将孩子救下。
/ d* T8 W G4 c+ G
I' p8 Z2 L* F( E“普林斯顿不够好,必须上哈佛或耶鲁”
' Y# u: ]/ p9 n5 w6 i w( t _; H$ E
这些自杀的孩子曾生活在世界精英云集之地,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校内,常春藤录取通知书满天飞,每年不上几个高级班就意味着你不打算上大学了。在校外,同学的父母不是硅谷公司高管就是斯坦福教授,成为超越父母的成功人士,也是孩子的紧箍咒。“普林斯顿不够好,必须上哈佛或耶鲁”是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爱”的压力使部分孩子难以招架。上好大学只是人生的一站,上了名牌大学也不意味着一定成功。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降低些,孩子会更幸福。, J3 ]8 X Y& e2 P/ Q
8 H7 }- e, D3 ?; k有关青少年自杀的事实 f. l( ^. ?1 o. d4 `: \8 m
6 s3 Q' K& V+ p+ J: S% @
美国疾病防治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的数据显示,除了“意外”和“他杀”,“自杀”是造成15-24岁年轻人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四分之一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最终付诸行动,结束了生命。在美国每年约有4,600名青少年死于自杀。中国疾病防治中心的数据显示,在中国每年有25万青少年死于自杀。
0 Y+ b4 V3 k( b# g' }0 G, X; B# X5 A& u. k% Q, P' c
当青少年能够得到武器,其自杀的几率会大大攀升,60%的美国青少年自杀事件都与枪支有关。所以,保管好枪支能有效减少这个几率。使用药物自杀也是常见的一种方式。男孩和女孩的自杀行为有所不同。女孩想要自杀的念头是男孩的2倍,但男孩死于自杀的人数是女孩的4倍。这是因为男孩倾向于选择致命的自杀方式,比如饮弹自尽、上吊或跳楼等。0 ?( Z6 G0 |1 p9 p
, z1 ~# {, A9 P& ]2 a4 n教孩子面对挫折
0 r4 U/ b: H1 H$ v- }5 o* b$ C
& r" z' B y; H. U5 d9 r9 h家长要有意和孩子分享自己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世界上存在着不公,父辈们上学时,高考五百多分,在北京可以上北大,在有些省份却连重点大学都上不了。一样的挫折可能击垮一些人,却使另一些人越战越勇。升学压力只是生活的片断,孩子毕业工作后,还会遇到其它困难和挫折,该如何应对?每个事物都有它的阴阳两面,如同绘画一样,没有了光明和阴暗两面,一个物体就消失于无形。让孩子学会聚焦光明、乐观的一面,生活会十分的不同。让孩子多接触和帮助不同阶层的人,他的心胸会更宽广。如果只纠结于自我的那点伤痛,路必然会越走越窄、荆棘丛生。面对社会的不公,在短期内又无法解决,作为社会的个体,孩子该如何面对?与其向外找种种客观原因,不如使自己的内心强大、宽仁,才能拥有长久的幸福感。- V0 `( V# d& _
/ q8 m+ f/ U( O V0 S父母怎样做
# W9 ~0 B2 m7 o- i2 z
- K/ R: f0 g2 Z5 @( T* j5 w对有抑郁的孩子给予密切关注,他们非常需要理解。抑郁症不一定象我们通常认为的,长期处于郁郁寡欢、悲伤落泪的状态,很多时候,孩子看上去乐观开朗,因为他把抑郁情绪压抑住,或只和朋友倾诉。
- l) h6 K6 X, d- M* H/ X* K) Q( U6 x1 N/ b! E6 k9 V6 R P
保持沟通非常重要,及时表达你的关心、支持和爱。当孩子倾诉时,给予足够的关注。也许在你看来,和朋友吵架了,没什么大不了,但对于十几岁的少年可能象天塌了一样。轻视孩子正在经历困难,则会增加他无助绝望的感觉。如果他不愿意和你说,可以找与他谈得来的亲友、教练、学校辅导员或医生。如果确定孩子有自杀的倾向,一定要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4 G0 \7 P& x9 L- h
; h! V9 {+ y# X! F8 r希望这篇文章能转给更多的父母们看到,让我们用宽容的心态去关爱宝宝的成长,让他们少一份压力,多一份快乐!
; B( |9 G* [5 X/ O
; T" p( d7 S9 \+ r' g9 H! ]9 u( ` j- A% l
来源 憨爸在美国博客% J: g4 m# |& F% s$ a
|